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神凰二十七年冬月,新君临朝启长宁

神凰二十七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漫长。大行皇帝秦珪驾崩的哀恸尚未在朝野散尽,渤海秦王府的缟素还未换下,神都长安已迎来了新的主人——年仅十二岁的皇四子秦武。这位安澜皇后嫡出的幼子,在三位平庸兄长的衬托下,以“聪慧早慧、明达理政”被群臣拥立,于冬十二月,在太极殿举行登基大典,改元“长宁”,取“长久安宁”之意,为风雨飘摇的大唐,注入了一丝新的希望。

登基大典:稚子临朝承大统

太极殿的金砖地,被无数双朝靴踏过,却从未像今日这般,承载着如此沉重的期待与忐忑。十二岁的秦武,穿着与他身形略显不符的十二章纹龙袍,头戴垂珠冕旒,一步步走上丹陛。珠串晃动,遮挡了他稚嫩的面容,却挡不住他眼中那份超乎年龄的镇定。

安澜皇后——如今的安澜太后,站在侧殿的帷幕后,看着儿子走向那张象征天下至尊权柄的龙椅,指尖深深掐进掌心。她一生育有四子,长子耽于享乐,次子怯懦寡断,三子沉迷书画,唯有这最小的秦武,自幼便爱读史书,常对朝堂之事有独到见解。大行皇帝在世时,便常说“此子有太宗之风”。如今,这“太宗之风”的幼子,要扛起整个大唐的江山了。

“请新皇登基!” 礼部尚书的唱喏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秦武转过身,面对阶下黑压压的文武百官,深深一揖。他的动作略显生涩,却透着真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秦武走到龙椅前,在侍臣的搀扶下坐下。龙椅太大,衬得他愈发瘦小,但当他抬起头,透过垂珠望向群臣时,眼神中的坚定,却让不少老臣暗暗点头——这孩子,有股子劲儿。

登基大典的流程繁琐而庄重:接受传国玉玺、宣读即位诏书、分封太后与宗室、赏赐百官……每一项,秦武都做得有条不紊,声音虽稚嫩,却字字清晰。当读到“改元长宁,愿四海升平,百姓安乐”时,他的目光扫过阶下的老臣,最终落在了一个空着的位置上——那是属于渤海秦王龙天策的位置。

他知道,那位镇守东南的王叔,此刻正在千里之外的渤海,为父皇守丧,也为他这个新君,守护着大唐的海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握紧了手中的玉玺,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传承。

尊封太后:两宫垂帘定朝局

登基大典后,第一道诏书便是尊封太后。

95岁的圣母皇太后杨氏,被尊为“圣母太皇太后”,移居更为清静的百福宫,不必再参与朝政,只安享天年。这位历经四朝的老人,在听闻新君尊封后,只是淡淡一笑,对身边的宫女说:“好孩子,有心了。” 她早已看透了权力更迭,只盼着这个孙子,能守住江山,让百姓安宁。

76岁的费太后(大行皇帝生母),被尊

为太皇太后”,与新君生母安澜皇后(尊为“皇太后”)共同居住在长乐宫。

按照祖制,新君年幼,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处理国事。

垂帘听政的第一场朝会,便充满了凝重。安澜太后坐在东侧的帘后,一身素服,妆容淡雅,却眼神锐利;费太皇太后坐在西侧,虽面带哀戚,却也透着主母的威严。十二岁的秦武,坐在中间的御座上,认真听着大臣们奏事,偶尔会低声询问两位太后的意见。

“户部奏请,为大行皇帝修建皇陵,需征调民夫三万,耗银五百万两。”

“不可。” 安澜太后的声音,透过帘子传来,清晰而坚定,“大行皇帝生前最体恤百姓,若知因修陵而劳民伤财,定不心安。皇陵从简,民夫减半,银两压缩至三百万两,优先用内库而非国库。”

“兵部奏请,加强北方边防,以防突厥趁国丧之际南下。”

费太皇太后缓缓开口:“准。让幽州节度使加派巡逻,再传旨给渤海秦王,令其调一支水师,从海路策应,确保万无一失。” 她虽久居后宫,却也深知龙天策的军事才能,关键时刻,还是信得过这位老臣。

秦武在御座上,默默记下两位太后的决断,心中暗道:原来母后与皇祖母,不仅会后宫的琴棋书画,更懂朝堂的权衡利弊。

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并非专权,而是在为年幼的新君“扶上马,送一程”。她们会让秦武先发表意见,再加以引导;会将奏折先让秦武批阅,再逐字逐句讲解;会在退朝后,带着秦武去御书房,讲解太宗皇帝的《贞观政要》,告诉他“做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权力,是责任”。

朝堂在两宫太后的稳定下,渐渐从国丧的哀恸中走出来,各项政务步入正轨。百姓们私下议论:“新君虽小,但有两位太后辅佐,还有秦王在外镇守,长宁年间,定会安宁。”

追封明宗:孝文谥号寄哀思

神凰二十七年腊月,礼部呈上了为大行皇帝拟定的庙号与谥号——庙号“明宗”,谥号“孝文”。

“明宗”,取“明达睿智,光耀祖宗”之意;“孝文”,取“孝待亲长,文治天下”之涵。这两个字,精准地概括了秦珪五十载的人生:对圣母太皇太后孝顺有加,对百姓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文治之功远胜于武功。

秦武在御书房,亲手写下这两个字,泪水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了墨迹。他想起父皇临终前,躺在病榻上,拉着他的手说:“武儿,做皇帝,不一定非要开疆拓土,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大功。” 父皇做到了,所以他配得上“孝文”二字。

追封诏书颁布的那天,长安的百姓自发地聚集在朱雀大街上,听着内侍宣读诏书。当听到“明宗孝文皇帝”时,不少经历过秦珪朝的老人,都抹起了眼泪。

“孝文皇帝,是个好皇帝啊……” 一个卖豆腐脑的老汉,哽咽着说,“那年关中大旱,是他下令开仓放粮,还减免了三年赋税,我家才没饿死……”

“他还修了那么多学堂,我家娃,就是在他修的学堂里识的字!” 一个农妇抱着孩子,对着皇宫的方向深深一拜。

百姓的哀思,比任何溢美之词都更能证明“孝文”二字的分量。这份哀思,也化作了对新君的期待——期待长宁年间,能延续孝文皇帝的仁政,让好日子,长久安宁。

太庙祭祖:稚子持礼承祖训

神凰二十八年正月初一,新君秦武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太庙祭祖,告知列祖列宗,新朝已立,国祚延续。

太庙肃穆,檀香缭绕。从太祖高皇帝秦正邦(开国之君),到高祖武皇帝秦世光(开疆拓土),再到太宗文皇帝秦正阳(开创盛世),最后到刚刚入祀的明宗孝文皇帝秦珪,四位先帝的牌位,在供桌上一字排开,庄严肃穆。

秦武穿着祭天的礼服,手持玉圭,按照礼仪,一步步走向供桌。他的步伐虽小,却走得沉稳,每一步都踩在礼官唱喏的节拍上。安澜太后与费太皇太后站在他身后,眼中满是欣慰。

“孙儿秦武,谨告于太祖高皇帝、高祖武皇帝、太宗文皇帝、明宗孝文皇帝灵前。” 秦武对着牌位,深深一拜,声音在空旷的太庙中回荡,“父皇宾天,孙儿承继大统,改元长宁。愿继祖宗之志,承先帝之德,以仁治国,以孝治家,守好大唐江山,不负百姓所托……”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十二岁少年独有的清亮,穿透了檀香的雾气,仿佛真的能传到列祖列宗的耳中。

祭文宣读完毕,秦武亲手为四位先帝的牌位,献上祭品——那是他亲手种植的稻穗(太祖以农立国)、亲手绘制的疆域图(高祖开疆拓土)、亲手抄写的《贞观政要》(太宗文治)、亲手缝制的百姓常服(明宗爱民)。每一份祭品,都承载着一个年幼君主对祖宗的敬畏,对江山的承诺。

当他将最后一份祭品放在明宗孝文皇帝的牌位前时,忽然对着牌位,低声说了一句:“父皇,儿臣会记住您的话,让百姓……过好日子。”

话音落下,仿佛有微风从太庙的窗棂吹入,拂动了供桌上的祭文,像是先帝们的回应。

祭祖仪式结束后,秦武走出太庙,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正月的阳光洒在他稚嫩的脸上,却让他眼中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他知道,祭祖不仅仅是仪式,更是一份传承——传承太祖的坚韧,高祖的开拓,太宗的智慧,明宗的仁厚。

这份传承,将是他续写“长宁”新篇章的根基。

尾声:长宁启岁待新篇

太庙的钟声,在长安的上空回荡,宣告着长宁元年的正式开启。

渤海的秦王府,龙天策站在观海台上,听着内侍宣读长安传来的消息——新君登基、两宫垂帘、追封明宗、太庙祭祖……每一项都井然有序,透着安定的气息。他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对着长安的方向,深深一揖。

“陛下,安息吧。” 他低声道,“长宁的新篇,我们会一起,好好续写。”

玉倾城走到他身边,看着海面上渐渐升起的朝阳,轻声道:“长宁,长久安宁。这名字,真好。”

是啊,真好。龙天策望着朝阳,心中一片澄澈。孝文皇帝的时代,已随冬雪消融;长宁皇帝的时代,正伴春阳而来。属于大唐的新篇章,在稚子登基的庄重中,在两宫垂帘的沉稳中,在百姓期待的目光中,终于翻开了第一页。而这一页的标题,正如新年号所言——长久安宁。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