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杞县的初夏,绿意盎然,汴河两岸的稻田,已是一片青翠。龙天策与玉倾城推行的新政,如春雨般浸润着这片土地——疏浚的水渠灌溉着农田,学堂的读书声朗朗上口,女子纺织坊的机杼声此起彼伏,连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

然而,这片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歇。郑三、王大户等地头蛇,虽对女子学六艺之事恨之入骨,却因玉倾城“凤凰公主”的身份和龙天策的铁腕,暂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以为,只要熬过这段时间,等这对夫妻的新鲜劲过去,一切总会回到“正轨”。

直到三个月后,一道新的政令,如惊雷般在杞县炸响,彻底击碎了他们的幻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实为龙天策以县令名义发布的政令,借用皇权名义增强权威性):为整饬吏治,均平税负,即日起,杞县推行‘火耗归公’之制。凡百姓缴纳赋税,所产生的火耗(碎银熔铸为整银时的损耗),一律按统一比例(每两银子加收三分)征收,由县衙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用于公务开支、赈灾救济及学堂、水利等公益事业。严禁各级官吏私自加征火耗,中饱私囊。违者,严惩不贷!”

政令一出,杞县的天空,仿佛都变了颜色。

普通百姓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火耗归公?太好了!” 一个老农激动地说,“以前缴一两银子的税,那些官老爷和劣绅,动不动就加收一钱甚至二钱的火耗,说是‘损耗’,其实都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现在统一收三分,还专款专用,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龙县令真是为民做主啊!”

“这下好了,再也不用被那些吸血鬼盘剥了!”

百姓的欢呼,却如同一把把尖刀,刺在杞县地头蛇的心上。

“火耗归公?他龙天策疯了吗?!” 郑三的绸缎铺里,他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掼在地上,上好的青瓷瞬间粉碎,茶水溅湿了他华贵的锦袍,“他这是要断我们的财路!要我们的命啊!”

火耗,看似是微不足道的“损耗”,实则是地方豪强与官吏勾结,盘剥百姓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杞县的火耗,名义上是“随收随耗”,实则由郑三等人与县衙的官吏私下议定,往往加到惊人的比例。这些额外的收入,一部分孝敬给上级官员,一部分则落入了他们自己的口袋,是他们财富和权势的重要来源。

“郑会长,这可不是小事啊!” 王大户脸色惨白,手中的算盘珠子都被他捏得变了形,“火耗归公,统一管理,专款专用……这不仅断了我们的财路,更让我们失去了控制县衙官吏的抓手!以前他们靠我们分润火耗,自然对我们言听计从,现在……”

“现在他们就会乖乖听龙天策的话!” 另一个姓刘的劣绅,接口道,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慌,“这姓龙的,一步步来,先是修水利、办学堂,断我们的地;然后是女子纺织、读书,动摇我们的根基;现在又来个‘火耗归公’,要掏空我们的钱袋子!他这是要把我们连根拔起啊!”

“不行!绝不能让他得逞!” 郑三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火耗是我们的命根子,丢了火耗,我们在杞县,就什么都不是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街上张贴的政令告示,那里围满了欢呼的百姓,心中的怒火与恐惧交织,几乎要将他吞噬。

“我们必须反击!” 郑三的声音低沉而阴狠,“单凭我们几家的力量,恐怕不够。我听说,邻近几个县的豪强,也对龙天策的新政颇有微词。我们可以暗中联络他们,一起向州府施压,就说龙天策擅改赋税制度,激起民变!”

“对!还可以散布谣言,说他‘火耗归公’是假,中饱私囊是真!说他收上去的火耗,都被他用来讨好凤凰公主,修建奢华的女子学堂了!” 王大户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还要煽动那些靠火耗分润的小吏,让他们消极怠工,给龙天策制造麻烦!” 刘劣绅补充道。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达成了共识。他们脸上的恐慌,渐渐被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厉所取代。

“事不宜迟,我这就派人去联络周边各县的豪强!” 郑三说干就干,“王大户,你负责联络县衙里的人,给他们许以重利,让他们拖后腿!刘兄,你去乡下,找那些被我们收买的里正、乡老,让他们散布谣言,蛊惑民心!”

“好!” 王大户和刘劣绅,立刻应道。

一时间,杞县的暗流,变得汹涌起来。

然而,他们低估了龙天策的准备和百姓的支持。

针对可能出现的谣言,龙天策早就让颜清将每日收取的火耗数量、用途,一一登记在册,张贴在县衙门口的公告栏上,接受百姓监督。每一笔支出,无论是用于修缮水渠,还是添置学堂的笔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们看,这里写着,昨天收的火耗,买了五十担米,救济了城西的灾民!”

“还有这里,给女子学堂买了二十匹布,做新校服呢!”

“龙县令果然没骗人!这火耗,真的用在我们身上了!”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谣言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针对小吏的消极怠工,龙天策则更加直接。他查出了三名故意拖延赋税征收、试图阻挠火耗归公的小吏,当众杖责四十,革去职务,永不录用。这一下,震慑了整个县衙,再无人敢阳奉阴违。

而郑三联络周边豪强的举动,也被龙天策安插在各地的细作(他从幽州带来的亲信)察觉,并及时汇报给了他。

“这些跳梁小丑,还真是不死心。” 龙天策看着密报,冷笑一声。

玉倾城端来一杯茶,放在他面前:“要不要……我让人去州府打点一下?”

龙天策摇了摇头:“不必。他们越是跳得欢,就越能暴露他们的贪婪和愚蠢。州府的官员,也并非都是糊涂人。”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况且,我推行‘火耗归公’,本就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为了让赋税清明,让百姓减负。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不怕他们闹。”

他看向窗外,阳光正好,稻田里的农人正在劳作,学堂的读书声隐约传来,女子纺织坊的机杼声,也依旧规律而有力。

“他们越是坐不住,就越说明我们做对了。” 龙天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杞县的‘新篇章’,既然已经翻开,就没有回头的道理。哪怕前路布满荆棘,我也要一步一步走下去。”

郑三、王大户等人,看着自己的计谋一一落空,心中的恐慌愈发加剧。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眼前的这个年轻县令,绝非他们之前遇到的那些可以随意拿捏的庸官。他不仅有魄力,有手段,更有民心。

“火耗归公”的推行,如同在杞县的池塘里,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不仅是豪强们的恐慌和反扑,更是百姓对公平、清明的渴望。

属于杞县的“新篇章”,在这场围绕“火耗”的较量中,变得更加波澜壮阔。而龙天策知道,这只是他整饬杞县的重要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也只会更加严峻。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的身后,站着的是无数期盼着好日子的百姓。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