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动不动就灭国的时候,一座天下最大的学宫的出现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李平安想让秦王做这学宫的祭酒,最后这座学宫里的学生天然的就占着一份秦王名义下的学子之名。可是最后秦王却以灭国之仇未消,把这个天下第一的大秦学宫的祭酒之位安在了李平安的身上。
这让原本只想出点主意,改变一下秦灭六国之后的人才问题的李平安,却是给自己搞成这座大秦学宫里的牛马。看着身后那空荡荡的近似一座小城,挂着太学之名的学宫,李平安苦笑道:“我真是自找苦吃呀,这一下子有得忙了。”
“你是没有想过,秦王会如此信任于你吧?”跟着来的焱妃接着李平安的说话说道。
“是呀,天下还未定呢,这种为将来灭了六国所要培养大秦官员的地方他竟然不抓在自己手上。秦王的胸怀也确实让人佩服。”李平安对这个能一灭了六国一统华夏的秦王也是由衷的佩服。
接手了一座空空的太学,招生之前就得先去找这个世界的老师:夫子。
李平安这边夫子还没有找到,秦王就把自家大儿子扶苏安排进太学了。
“国师,寡人来给你送太学的第一个学子了。以后扶苏就有劳国师了。”牵着扶苏的手,秦王向李平安开口道。
“大王,我这夫子还没有找呢。你就这样子的把大秦的大公子送来了,这适合吗?”李平安看着眼前的父子俩,苦笑道。
“国师你可是这太学的祭酒呀,寡人的儿子难道入不了你这太学祭酒的眼?”秦王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平安,那意思再明显不过,秦王的长公子要拜你李平安为师你还在这里挑开了。
“行,行,那秦王记得大秦的藏书都让人抄录一份送过来。至于公子就从兵家开始学吧,以后就住在这太学之中。除了大节之日,公子三个月可回王宫三日 。”虽说李平安不愿承认,可是在这秦国秦王就是大老板。大老板把自家儿子送过来了,李平安要是真的不收下那绝对会给二人的信任之中划出口子。
“兵家,好,好,好,从兵家开始。没想到国师还修了兵学,国师这大秦的太学真的是让寡人越来越期待了。”一听让扶苏先学兵,秦王沉默了几息之后大喊了三个好字。
“只是这医学,还得秦王把那位夏无且送到太学来。余下的诸子百家,农家,兵家,法家这些也得要秦王出手安排上几位有真本事能种好地的夫子。”收了你的儿子,那总得找你要一些夫子才是。大秦最不缺的是兵家,法家和会种地之人。正好这一次让秦王把人给安排到位了,省得自己一家,一家的去寻找。
“好,寡人回宫之后就下令,夏医来太学报到。只是这兵家和法家之人,你这位祭酒可有人选?”李平安找自己要人,秦王很乐意如此。马上就答应了下来不说,对于兵家和法家之人还让李平安自己在秦国之能挑选了起来。
“兵家,尉缭为主祭,余下的秦王可以让大秦在咸阳未出征的将领,轮流来太学主讲。必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个人有个人的长处,集众家之长为大秦所用才是最重要的。”王上让挑人,李平安也不客气的直接打主意打到了朝堂上那些以经有战功,成就的大秦名将们了。
“祭酒倒是打的好主意呀。行,这事寡人回去了和他们说。只是祭酒如此的话,那法家寡人是不是要让李斯过来做太学主祭?”虽说李平安要的有些过分了,可是对于整个秦国来说却也是好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做为秦国的王他没有必要不满足李平安的要求。还拿李斯,这个现在秦国朝堂之上最忙的李斯来堵住李平安的嘴,让他别总是要那些朝堂之上重要的人。
“知道了,知道了。李斯就让他在朝堂之上吧,但是王上不但要把大秦律,抄录一份送到太学来,还要把能找到的余下六国的律法都抄录一份的适合。有了对比,才能发现优劣。”李平安哪能听不明白秦王的意思,马上否决了要李斯的想法。
“这些事让扶苏,协助祭酒完成就行。”作为秦王,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直接把这些都推到扶苏身上,这样一可以让扶苏有理由出现在秦国的朝堂之上,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扶苏的能力。
“扶苏,太学里可没有什么大秦公子。以后每天卯时正刻起床,洗漱之后围着这个广场跑十里地再食早饭。上午先读兵书,下午学弓箭,骑术。食完晚饭之后,休息一刻之后再围着这里跑十里,巳时入睡。”秦王走了,留下扶苏这位大秦长公子,李平安也没有客气的就给他安排上了。
“诺。“扶苏带着他身为大秦长公子的骄傲大声的回道。
安排好了扶苏,李平安就去找公输一族了。
现在墨家和秦国的关系以达到冰点,要找能教手艺之人把理论变成实物最后的选择就是鲁班的后人,公输一族了。而正好公输一族一直都生活在秦国。公输仇更是在秦国弄出一个,霸道机关术。
有着国师的身份,借着墨家和公输一族对立关系。李平安很容易的说服了公输仇,让公输家出了一位太学的格物的主祭。
找好了夫子,就是要招收学子。
李平安直接找上秦王,让他下令,秦国所有的郡县都被强制行要送十名学子入学不说,咸阳城内的秦国权贵之家都必需要有子弟入学。
荀子看着太学所有的夫子和所招的学子名单时,内心开始有些不安起来。
“伏念,对于这大秦太学,你有何感想?”
“师叔,我看就是那李平安在学那吕不韦想要再开创一家而已。”伏念对于李平安的敌视,让他在看到祭酒是李平安的时候就把一切都向着名利的方面猜想而去了。荀子一问,伏念张口就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