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徐剑飞的要求,王劲哉表情严肃,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我明白,你就放心吧,就算丢了我这条老命,我也绝对不会丢掉这个防线的。
其实,我最近得到了一批枪械弹药的补充,有了这些装备,守住这道防线,我还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王劲哉的语气坚定,让人不禁对他多了几分信任。
徐剑飞听到他这么说,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他知道,只要王劲哉说有信心,那就一定是有信心的。
于是,他也放下心来,说道:“王叔叔,我要去接防南瓜店了,张将军的兵力太单薄了,我现在必须立刻赶过去支援他。”
“是啊,总司令身边的兵力确实太少了,而且那一带又没有天险可以据守,情况非常危急。
你赶快去吧,这里的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会处理好的。”王劲哉关切地说道。
与王劲哉匆匆告别后,徐剑飞没有丝毫耽搁,继续马不停蹄地朝着南瓜店的方向飞奔而去。
他心急如焚,希望能够尽快赶到那里,为张将军提供支援。
在奔跑的过程中,马歇尔也注意到了徐剑飞身上背着的火箭筒,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问道:“我的徐,这种武器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徐剑飞得意地笑了笑,然后将自己如何获得第一桶金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马歇尔听完后,笑着评价道:“助纣为虐啊。”
那时候二战还没有爆发呢,世界局势尚不明朗。再说了,当年你们美国不还称小胡子是你们伟大的朋友,还给他们提供巨额源源不断的贷款吗?“”
马歇尔就老脸一红。
他红脸,可比爱丽丝难看对了,就是白皮猴子的腚一样,徐剑飞这样的腹诽。
“而且,对我来说,助纣为虐并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损失,我卖的是专利,我管他用到哪里?我不想管,也管不了。所以我为什么不选择出售呢?毕竟,赚钱才是最重要的,这有什么可惨的呢?
“那你能不能把这种武器的图纸,悄悄地给我们呢?”马歇尔探性地问道。
“那可不行,这可是涉及到专利费的问题。”徐剑飞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可是,你不是已经把专利卖给德国人了吗?你都已经收到钱了啊!我们只是可耻地仿制而已,这跟你可没有一毛钱都关系哦?”马歇尔有些不甘心。
“不不不,当那个小胡子横扫欧洲的时候,我在心里就已经主动收回了专利了。现在他还在生产这种武器,那就是侵权仿制,我完全有理由去投诉他。”徐剑飞振振有词地解释道。
“你要去哪里投诉呢?”,马歇尔显然对徐剑飞的说法感到疑惑。
“我已经在我自己的法院起诉他了,而且还胜诉了呢!
所以,现在这个专利已经完全属于我了。如果你们美国想要制造这种武器,那就得乖乖地给我交专利费。
不然的话,我可就要去美国告你们侵犯我的知识产权啦!”徐剑飞得意洋洋地说道。
马歇尔听了我的话,无奈地摇摇头,说道:“我看你可真是个无赖啊!”
“赚钱嘛,当然得不择手段啦!”徐剑飞哈哈大笑,不以为然地回答道。
“那专利费多少?”
“三百万美金。”
“买断?”
“不,分成。”
“一块。”
“十块。”
“三块。”
“九块。”
于是两人一边奔跑,一边讨价还价。
而这时候,张志忠这里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了。
田中静一得知张志忠在这支部队中,如临大敌,认为他抓到了破局的关键。
他立刻调集了二十多架飞机和二十多门大炮,以及剩下的十辆坦克,对南瓜店阵地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轮番轰炸。
一时间,整个南瓜店阵地,都被爆炸的火光和浓烟所笼罩,变成了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
张志忠望着眼前这惨烈的一幕,心中明白,他的这支部队,恐怕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
身边的军官们纷纷焦急地劝他赶紧撤离此地,以免遭受更大的危险。
然而,特战队的王小飞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劝说张志忠。他深知自己的任务,就是紧紧跟随张志忠将军,无论何时何地,都绝不离开他的身边。
即便张志忠将军现在身陷重围,王小飞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守护在他身旁。
谁要是想伤害张将军,那就必须先从自己的尸体上踏过去。
这不仅是他的责任,更是他接到的军令,绝不能有丝毫退缩。
面对众人的劝说,张志忠却显得异常冷静,他默默地将总部人员、手枪营和马贯一师的主要军官们召集起来,然后用沉稳而坚定的声音对大家说道:“我们已经陷入了敌人的重点进攻之中,局势相当危急啊!但是,只要我还在部队里,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我张志忠会一直和大家在一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绝对不会离开队伍!”
此时此刻,虽然并不是历史上枣宜会战的第二阶段,但仅仅是第一阶段,国府军的处境也已经非常艰难了。
不过幸运的是,由于情况与历史上有所不同,他们并没有遭受像历史上第一阶段那样,仓促应战所带来的巨大损耗和重创。
因此,张自忠手中仍然掌握着两千五百多名有效兵力。
然而,与他们对峙的日军却增加了不少,竟然变成了39师团的主力,足足有一万五千人之多!
这样悬殊的兵力对比,使得局势的严峻程度不言而喻。
夜幕降临,张志忠心急如焚。
他深知仅凭现有的兵力,要抵挡住如此强大的日军进攻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果断地电令黄维纲率领第三十八师,从新街赶来增援。
然而,第三十八师距离此地颇远,而且还被日军死死纠缠着,能否及时赶到,实在是难以预料。
在焦急等待增援的同时,张志忠并没有坐以待毙。
他又迅速向樊城的黄琪翔第十一集团军发出了增援请求,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援。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他的请求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张志忠已经孤军奋战,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