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决定天下未来走势的大战仍在继续,只不过猎人与猎物的身份悄然完成了转换。
赵国从秦国劫掠的辎重繁多,但胜在骑兵的优势开始显现。
在不影响马匹状态的情况下,一人带一点分摊下来,也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
不过整体速度还是赵国略输一筹。
就在双方上演你追我赶的这场大戏时,函谷关一战造成的轰动开始浮现。
此时的秦国颇似神圣光环未被打破的周朝。
在世人心中是不可战胜的,是新一代天命所在。
函谷关一役,无疑是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伴随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抖露出来,整个天下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
赵国连下秦国五城!
秦军伤亡高达十几万!
正面攻克秦国门户函谷关!
正面击败仙神垂目的文正侯!
赵军蝗虫过境,屠刀席卷秦国数十城!
以上所有消息,随便拿一个出来便足以震动天下,可现在却是接踵而至,让人眼花缭乱。
莫说一心种地求生的老百姓,哪怕是权贵阶级,依旧被这一连串的消息惊得说不出话来。
原齐国国都临淄,稷下学宫内。
一众文人骚客齐聚一堂,目光紧紧盯在案板的书信上,上边的内容不是其他,正是赵秦两国交战的详细内容细节。
祭酒荀子眉头轻蹙,面带不忍道:“这赵人好生残暴,挖坟鞭尸、三日不封刀……何等血仇至此?”
邹衍也是吭声道:“五行相生相克,善恶终有主,赵国日后必有一大劫啊……”
邹衍奉行五行相生相克,以朝代更替依五行循环为政治主张,荀子则是儒家出身,虽主张人性本恶,但多多少少会受到儒家风气影响。
所以两人对赵国做法略有微词倒也能理解。
当然,理解归理解,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认可这套理论。
两人话语刚落,便有兵家子弟站出来反驳道:“孙子有曰:兵者诡道也,不可否认,赵国打了个大胜仗,碾碎了秦国的不败神话。”
这话很快便得到很多人认可。
“是极是极,在下本想在此了却残生,可赵国却是让在下重新燃起斗志,彼之今日便是吾之明日!”
“暴秦毁我家园,屠我妇女,昔我大魏如丧家之犬,此仇不报焉能以大丈夫自居?”
中原列国基本上都被秦国揍过,不少有志之士都以此为耻辱,心里憋着一股气。
只是碍于秦国势大,商鞅变法后又无一败绩,这才偃旗息鼓逐渐绝望,赵国的这场胜仗无异于大大振奋了人心,使他们重燃希望,叫嚣着为国捐躯。
见群雄激昂,威望仅在荀子下的王德昌轻咳两声,拉回话题:“诸君偏题了。”
“今日的论题是,秦赵此战可汲取的优点与战术,还请不要讨论论题外的话题。”
敲打声响起,学堂随之一静,众人纷纷思索起来。
荀子轻抚美髯,目光转移到一旁借酒消愁的男子身上,轻声道:“田单将军,在场众人唯你一人有过领兵经验。”
“不如便由你来为吾等解惑?”
田单愣了愣,旋即苦笑道:“在下不过一败军之将,何来解惑一说,还是不误人子弟的好。”
说着,田单又猛灌一口黄酒,眼神里尽显迷茫与彷徨。
时至今日,他仍旧不敢相信……称霸东方的齐国就这样没了?
没的太快,没的让人胆寒!
荀子摇摇头:“将军何必妄自菲薄?”
“此乃天下文人士子圣地,哪怕他燕王亲至也得以礼相待,还望将军切勿顾虑,畅所欲言便可。”
这话可不是荀子乱说,稷下学宫之名人尽皆知,是许多诸子百家的发源地。
就连死间的苏秦,亦在此等大放光芒过,姬职敢动稷下学宫,便是与诸子百家为敌。
见荀子再三邀请,田单这才长吐口气,缓缓起身作揖:“在下有一二拙见,诸君不要见笑。”
谈论起家国大事,田单眼里的迷茫彷徨骤散,转而浮现出一抹荧光,语气坚定而自信:
“秦赵此战的胜负手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莫过于赵国蔡述真提议的挖坟鞭尸!”
“此人虽是一介女流,却完美洞悉了秦将魏冉冲动易怒特点,一经舍弃坚城与赵军搏斗,文正侯安排的十万秦军随之死之七八,导致局势彻底崩盘,不可谓不狠毒。”
“若非如此,固若金汤的函谷关又岂会被赵军攻克,说到底还是那位蔡述真太毒,太不要脸面,吾不及也。”
“至于惨烈的函谷关战役,我还不配去评价,因为双方都是天下一顶一的士卒与统帅,我田单不过一败军之将,何德何能去质疑赵主父与文正侯?”
念头至此,田单眼中闪过心悸,继续道:“至于那场骇人听闻的屠杀,不过是在为后续的大战作铺垫罢了。”
“依某之见,秦赵双方还有一场大战,其战场估摸在韩地天门以北的长平之地!”
说着,田单阴翳的目光停留在楚人身上,冷声道:“你们这群被人当枪使的家伙,可以回去告诉你们王上了,能不能夺回郢都就在此一举!”
“如果连王翦这个毛头小子都过不了,那就活该丢城弃地。”
田单毫不留情的话语让楚人面色一阵青一阵白,当即厉声反驳道:“我楚国再怎么丢城弃地,那也是败在了杀神白起的二十万秦锐士上。”
“你家齐王倒好,被乐毅一个无名之辈杀得国土沦丧,望风而降,足足七十余城啊!你就是七十头猪也得打个一年半载吧?”
“你!”田单面红耳赤,显然被呛得不轻,但又无力反驳。
因为这是事实。
乐毅不杀降,每每攻克一城便约法三章,对齐人一视同仁,所以当国都临淄沦陷后,齐地众城池望风而降。
其实就以当时楚军退军,秦赵两国互起战事的局势来看,齐国并非没有反抗能力。
甚至可以说,失去外力帮助的情况下,齐国分分钟就能把燕国按在地上摩擦,奈何……投降太快。
害怕秋后算账的齐国将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和燕国同流合污刀锋向内。
好在一名火急火燎学子的突然闯入,打断了持续输出的楚人,也让无限逼临破防的田单缓了口大气。
这位学子也没有卖关子,开门见山道:
“诸君……战事再起!”
“燕王姬职发兵十万,由上将军乐毅率领和赵军会师魏地天门,兵力直逼三十万!”
“秦军甘茂、蒙氏父子、李瑶等部兵集一处,共计二十万大军穷追不舍,后在高平与北上合围的杀神白起会师,兵力达到骇人听闻的四十万之巨!”
“七十万大军对峙,简直震古烁今!”
轰!
此话一出,满堂静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双眼,大脑高速运转,接收这宛若洪水猛兽般的信息量。
“夺,夺少?”
“七十万???!”
田单拍案而起,惊呼出声!
至于秦赵决战,为什么地方在魏地的天门,则是无人在乎,或者说见怪不怪了。
魏国那不就是路边的狗,谁都能上去踹两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