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城郊结合部的晨光刚漫过“岐仁堂”那块乌木牌匾,门环上的铜铃就被人慌慌张张撞得叮当作响。刘婶的声音带着哭腔穿透门板:“岐大夫!岐大夫您快醒醒!我家老王……他不行了!”

里间诊室的灯“啪”地亮了,岐大夫披着藏蓝色的对襟褂子快步出来。他年近五十,眼角刻着几道温和的细纹,手里还攥着没看完的《金匮要略》。见刘婶头发凌乱,裤脚沾着泥点,身后跟着的儿子小王脸都白了,手里紧紧攥着手机,屏幕还停留在拨打120的界面,岐大夫心里咯噔一下,沉声问:“别急,慢慢说,王伯怎么了?”

“就刚才,他去院里茅厕解手,我听见‘咚’一声,跑过去一看——”刘婶话没说完就哽咽了,手捂着胸口直喘气,“人直挺挺地歪在地上,两手撒开,眼睛睁着可没神,尿也流出来了,浑身的汗跟下雨似的,喉咙里‘呼哧呼哧’像拉锯,气儿都快没了!”

岐大夫没再多问,抓起案头的药箱就往外走。药箱里常年备着艾柱、银针和应急的丸药,这是他在城郊行医二十年的习惯——这边老住户多,谁家有个急病,早一分钟赶到就多一分希望。

小王的面包车就停在门口,车座上还堆着没卸的水果箱。王伯两口子退休前在国营水果店上班,后来自己开了个小水果店,日子过得殷实。岐大夫记得王伯今年五十八岁,每次来店里抓药,总说自己“奉养得好”,早餐要喝两碗燕窝粥,中午顿顿有红烧肉,晚上还得炖只老母鸡补补。前阵子天热,王伯来买过藿香正气水,说自己拉了几天肚子,岐大夫当时就劝他:“您这体质,痰湿重,油腻的得少吃点,腹泻伤脾,脾不益气,身子骨就虚了。”可王伯笑着摆了摆手:“岐大夫您放心,我这身子骨结实着呢,拉两天没事。”

此刻车窗外的白杨树飞快后退,岐大夫心里已经有了几分谱。仲夏时节本就湿热,王伯久泻伤脾,脾主运化,脾虚则痰湿更盛;再加上他素来“奉养膏粱”,膏粱厚味易生痰湿,痰湿困脾又耗气,本就气虚的底子,再遇上什么诱因,怕是要出大问题。

到了王家院门口,就听见院里传来邻居们的议论声。几个老街坊围着茅厕门口,不敢上前又着急。见岐大夫来了,都自动让出一条路。岐大夫快步走到茅厕边,蹲下身扶住王伯的手腕。

指尖触及皮肤时,只觉得一片冰凉,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他凝神搭脉,眉头越皱越紧——王伯的脉跳得又大又乱,没个章法,这是《难经》里说的“脉大而无伦次”,是阳气暴脱之象啊!

他再看王伯的眼睛,瞳孔散大,眼神空洞,确实是刘婶说的“睁着没神”;伸手探了探鼻息,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喉咙里的痰声呼噜作响,像有团棉絮堵着。岐大夫心里明镜似的:王伯这是中风了,而且是气虚暴脱型的。

“都让让,保持空气流通。”岐大夫沉声吩咐,一边让刘婶赶紧把家里的躺椅搬到院里阴凉处,一边让小王去厨房烧开水,“再找个砂锅来,要大的,干净的!”

刘婶手脚麻利,很快就把躺椅搬了过来。岐大夫小心翼翼地把王伯挪到躺椅上,让他平躺,头偏向一侧,避免痰堵住气管。“岐大夫,要不要打120?”小王拿着手机跑过来,声音发颤。

岐大夫没抬头,正解开王伯的衣襟,露出胸口的气海穴——那是肚脐眼下两寸的地方,《难经》里说“气海者,元气之海也”,是补气固脱的关键穴位。他从药箱里拿出艾柱,是那种小指头粗细的陈年艾绒做的,黑褐色,带着淡淡的艾香。“现在送医院来不及,路上颠簸,阳气再散点,就回天乏术了。”岐大夫的声音很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听我的,先熬人参膏,我用艾灸稳住他的阳气。”

小王虽然着急,却也知道岐大夫的本事——前几年邻居张大爷心梗,也是岐大夫用针灸救过来的。他赶紧跑到厨房,找出自家过年时舍不得吃的长白山野山参,那是儿子从东北带回来的,说是要给王伯补身体的。岐大夫瞥见那参,点了点头:“就用这个,切成薄片,放进砂锅里,加三碗清水,慢火熬,熬到只剩一碗膏状就行,记住,火不能大,要慢慢炖。”

这边小王在厨房忙活,岐大夫已经在王伯的气海穴上做了标记。他没有用现在常见的悬灸,而是取出一小块生姜,切成薄片贴在气海穴上,再把艾柱放在姜片上,用火柴点燃。这种灸法叫瘢痕灸,是老辈中医传下来的法子,艾火直接隔着姜片灼烧皮肤,虽然会留下小小的瘢痕,却能让艾气直达经络,补气固脱的效果比悬灸强上数倍。

“这……这烧皮肤没事吧?”刘婶看着艾柱上的火苗,心里直打鼓,伸手想去挡。

岐大夫按住她的手,轻声说:“刘婶,您信我。王伯现在是阳气要跑了,气海穴是元气的根,用艾火温着,才能把阳气拽回来。这姜片能挡着点火,不会烧得太疼,等艾柱烧完,就叫一壮,烧够了,阳气就能稳住。”

刘婶看着岐大夫笃定的眼神,想起这些年他治病救人的事儿,慢慢把手缩了回去,只是紧紧攥着王伯的手,眼泪无声地往下掉。

第一壮艾柱烧完,艾灰落在姜片上,岐大夫小心地拂去,换了第二壮。院里很安静,只有厨房里传来砂锅咕嘟咕嘟的声响,还有王伯喉咙里微弱的痰声。街坊们都屏住呼吸,看着岐大夫一根接一根地换艾柱,火苗在晨光里跳动,映着他专注的侧脸。

烧到第十壮的时候,王伯的手动了一下。刘婶惊喜地叫出声:“岐大夫!他手动了!”岐大夫眼睛一亮,却没停下手里的动作,只是加快了换艾柱的速度:“接着烧,阳气刚回来点,不能松劲儿!”

第十五壮,王伯的嘴唇微微张了张,喉咙里的痰声似乎轻了些。刘婶赶紧用手帕擦了擦他嘴角的口水,声音带着哭腔:“老王,你醒醒啊,我在这儿呢。”

第十八壮艾柱烧完时,奇迹发生了——王伯的右手突然抬了一下,虽然只是微微抬起,又很快落了下去,却让在场的人都激动起来。“动了!真动了!”小王从厨房跑出来,手里端着刚熬好的人参膏,砂锅壁上挂着浓稠的膏体,散着淡淡的参香。“岐大夫,膏熬好了!”

岐大夫点点头,让刘婶扶着王伯的头,稍微抬起一点,自己则用小勺舀了一点人参膏,放在嘴边吹凉,慢慢喂到王伯嘴里。这人参膏是按《神农本草经》里的法子熬的,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熬成膏状,药效更醇厚,更容易被虚弱的身体吸收。

第一勺膏喂下去,王伯的喉咙动了动,似乎咽下去了。岐大夫又喂了第二勺、第三勺,直到喂完一盏——那是家里常用的白瓷碗,小半碗浓稠的人参膏。

“再烧三壮。”岐大夫说着,又换了艾柱。这三壮烧完,王伯的嘴唇开始轻轻哆嗦,像是想说什么。刘婶赶紧凑过去:“老王,你想说啥?别急,慢慢说。”

岐大夫让小王再盛一碗人参膏来,这次喂得慢了些。喂完第二碗,太阳已经升到头顶,院里的树荫拉长了影子。王伯的眼睛慢慢转了转,虽然还没完全清醒,却已经能聚焦了,直直地看着刘婶。

“醒了!他看着我呢!”刘婶激动得浑身发抖,紧紧握住王伯的手。岐大夫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对小王说:“把剩下的人参膏装在瓷瓶里,每隔一个时辰喂一次,一次喂一小勺。晚上我再来看看。”

那天后半夜,岐大夫又去了王家。王伯已经能睁开眼睛说话了,虽然声音很轻,却清晰地说:“我想喝粥。”刘婶赶紧熬了小米粥,王伯喝了小半碗,精神好了不少。岐大夫又给他把了脉,脉象虽然还是弱,却已经有了章法,不再是之前的“无伦次”。

“脉稳了,阳气算是拽回来了。”岐大夫对刘婶和小王说,“接下来就是慢慢补。王伯这病,根在气虚痰湿。他平时吃太多油腻的,脾运化不了,就生痰湿;痰湿困脾,脾就不能生气;再加上拉肚子耗了阴液,房劳又伤了元气,阴液亏到极点,阳气没了依托,就像树没了根,一下就倒了。”

刘婶红着脸低下头,小声说:“都怪我,没拦住他,前几天他拉肚子刚好点,就……就不听劝,夜里贪凉还折腾。”

岐大夫摆了摆手:“现在说这些没用,关键是接下来的调理。人参膏得接着吃,我再给你开个方子,用茯苓、白术、陈皮这些健脾化痰的药,跟人参膏配着吃,既能补气,又能化痰,脾好了,痰湿没了,元气才能慢慢补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小王每天按照岐大夫的嘱咐,给王伯熬人参膏、煎药。王伯吃了二斤人参膏的时候,已经能开口跟人说话了,除了声音轻点,跟平时没什么两样;吃到五斤时,大小便已经能自己控制,不用再穿纸尿裤;吃到十斤的时候,已经能扶着墙慢慢走路了。

这天上午,王伯在小王的搀扶下,慢慢走到了岐仁堂。他穿着一身浅灰色的唐装,精神头很好,只是气海穴上还留着一个小小的浅褐色瘢痕。“岐大夫,谢谢您啊!要不是您,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王伯握着岐大夫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岐大夫笑着给他们倒了杯茶:“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你现在身子骨刚好点,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吃油腻的了,得清淡点,多吃点山药、薏米这些健脾的东西。”

王伯连连点头:“知道知道,现在我早餐就喝小米粥,中午吃点青菜豆腐,晚上喝碗汤,再也不敢顿顿吃肉了。对了岐大夫,前阵子我听老街坊说,你之前给张婶治中风,用的是吐法,怎么到我这儿,就用艾灸和人参膏了?”

岐大夫拿起桌上的《金匮要略》,翻到其中一页,指着说:“你看这上面写的,‘中风之为病,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或卒然昏仆,皆因气血逆乱,痰浊阻络’。张婶那是痰湿堵在喉咙里,吐法能把痰排出来,经络通了,病就好了;可你是气虚暴脱,要是也用吐法,本来就虚的身子骨,非把元气吐没了不可。”

“哦,我明白了!”王伯拍了拍大腿,“原来中医治病,不是一个方子用到头,得看具体情况啊!”

岐大夫点点头:“对喽,这就是辨证论治。就像你开水果店,夏天得进西瓜、桃子,冬天得进苹果、橙子,不能不管季节,都进一种水果。治病也一样,得看体质、看病因、看症状,什么证用什么法,什么病用什么药,这样才能治好病。”

刘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还是岐大夫说得明白。现在街坊们都在说,岐仁堂有‘起死回生’术,用艾灸和人参膏就把你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岐大夫摆摆手,笑着说:“哪有什么起死回生术,不过是遵循老祖宗的规矩,辨证施治罢了。只要摸准了病的根儿,用对了法子,再重的病也能治好。”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岐仁堂”的牌匾上,乌木的颜色越发深沉。案头的艾柱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就像岐大夫这二十年的行医路,平淡却温暖,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着中医辨证论治的智慧,也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神级大老板重生相师:名门第一继承人神器召唤人亿万继承者萌宝来袭都市无敌,我有七个恶魔师傅邪气兵皇混花都花都异能王世界第一宠:财迷萌宝,超难哄一身神级被动,从转职开始无敌妖孽妙手小村医娱乐:开局和功夫巨星八角笼四合院:许大茂傻柱你们要老婆不生活中的一百个心理学效应妙医圣手叶皓轩非宠不可:傲娇医妻别反抗辞职之后我的贴身校花顾云初夜凌羽从小警察开始的仕途路新说钮一篇血色浪漫之我是钟跃民我是一条小青龙,开局要求上户口校园青春之混的那些年对手肖镇超穿八十年代散人联盟秦云身份能升级,开局平行世界当皇帝重生2008叛逆少年的逆袭之路最强人抗战:开局一个现代化集团军!圣光并不会保佑你圣医寻宝记1986:东北旧事光灵行传人在高武,半年成神一年统治宇宙轮回剑典我来自末法世界环保大师霸凌我,就别怪我将恐怖复活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许我向你看玄天神医重生香港娱乐圈之倾城之恋陨现之日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徒儿下山横推吧,你无敌了万能兵王一身双魂黑帝心尖宠:甜妻很呆萌
爱读书屋搜藏榜:致命赛程:二十轮的博弈阿聪和阿呆精英仙妻:总裁老公宠上天我有一座随身农场重生肥妻:首长大人,强势宠!重生九零小俏媳穿成八零福运小萌包娱乐:重生05,开创顶流时代至尊小神医流年的小船恶龙枷锁清纯校花?当真有那么清纯吗?脱下马甲就是大佬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剧本恋综里爆红,影帝这热度她不想蹭啊深海有渔歌重生,开局胁迫高冷天后我只想在未来躺平,没想成为大佬练假成真,我真不是修仙者灵气复苏:我,杀敌就变强!全民打宝:幸运爆率疯狂飙!穿书之不可能喜欢男主全球性闹鬼事件神棍俏娘子:带着皇子去种田沈先生命有桃花UZI复出后,IG和RNG同时发来了合同穿成炮灰原配后把权臣娇养了终极一班之签到系统开挂无敌战力情意绵绵汐朝高武:我的影子能弑神我能真人下副本骑士传奇,我的眼中只有古朗基医品凤途我家后院的时空来客穿书之女二要逆袭凌宠我真的很想堕落啊带着系统征服世界吧!岁月逆流重返十八每天奖励一万亿,我的钱堆积如山神豪从开滴滴拒绝美女开始神武都市农门空间:我娇养了首辅大反派玩美房东暗帝:风华绝代之世子妃从恋综开始,成为华娱全民偶像神壕系统之娱乐无极限我负责吃奶直播间十亿网友杀疯了斗兽场之风起云涌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小司机的美女总裁老婆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天崩开局:伪装神女我赢麻了鉴芳年玫瑰戟她算哪门子表姑娘婉风沉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京夜婚动与病弱兄长共梦我在板鸭很开心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野欲诱吻于他怀中轻颤净水迎帆我女朋友是学医的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她谋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非分之想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女配她过分美貌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春深囚宦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诈尸后,她成了大理寺卿的掌中娇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