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爱读书屋 >  夏天快来啦 >   第718章

处暑的热风穿过老宅的雕花窗棂,砚秋正在清扫西厢房的旧书架。墙角的蛛网在日光里闪着细碎的光,像谁织就的时光滤网,试图筛出那些被遗忘的片段。书架底层的暗格里,一方古砚蒙着层薄尘,端石的质地在幽暗中泛着温润的青辉,砚池边缘刻着的“砚”字,笔画苍劲,像被岁月的刻刀反复雕琢过。

“这是你曾外祖的砚台。”母亲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手里捧着一叠泛黄的宣纸,“他是清末的秀才,以一手好字闻名乡里。”

砚秋轻轻摩挲着砚台的纹理,那细腻的触感里,似乎藏着旧时光的温度。砚台的一侧有处浅浅的凹槽,形状恰似一弯新月,与之前发现的银书签、钢笔笔帽上的月牙纹如出一辙。她忽然想起,在顾先生的某封书信里,曾提到过一方“伴月砚”,说是祖辈传下的珍宝。

秋分过后,老宅的天井里落满了银杏叶。砚秋在清理落叶时,发现砚台底部粘着半张宣纸,展开后,上面是一幅未完成的墨竹图,竹叶的笔触间,隐隐透出股刚劲又略带忧伤的气息。画纸的边缘,有行极小的落款:“庚子年秋,为砚之试笔。”

“曾外祖和顾先生也有交集?”砚秋拿着画纸,眼中满是疑惑。母亲正将晒好的陈皮收进陶罐,听到这话,手微微一颤,陶罐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曾外祖教过顾先生书法。”母亲的声音有些沙哑,“民国二十六年,日军侵华,局势动荡,他们曾一起商量着为乡里做些事。”

砚秋注意到母亲又避开了关键的细节。就像之前那些被隐藏的名字、被省略的过往,这个家族的历史,仿佛一本被虫蛀过的旧书,每一页都有着难以填补的空缺。

某个起风的黄昏,砚秋在书房的旧箱子里找到本字帖。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枚银杏叶书签,叶脉上的纹路与砚台边缘的刻痕惊人地相似。字帖的扉页,用瘦金体写着:“赠砚秋贤侄,愿墨香伴月,笔绘山河。”落款是曾外祖的名字。

她忽然想起,外婆的《枕月记》里,有几页的字迹与这字帖上的笔法极为相近,尤其是在描写月色的段落,那灵动又饱含深情的笔触,似乎在诉说着同一种眷恋。

霜降的霜花悄然爬上老宅的瓦檐,砚秋在擦拭砚台时,发现砚池底部有个极小的暗格。用簪子挑开后,里面藏着封信笺,宣纸已经脆得几乎一碰就碎,上面的字迹却依然可辨:“砚之吾侄,时局日紧,吾已将那物托付于沈氏,望你妥善保管,待山河安定,再取出来。”

信末没有落款,但砚秋认得,这正是曾外祖的笔迹。她的心跳陡然加快,那被托付的“物”究竟是什么?为何会与沈氏,也就是她的太外婆一家有关?

立冬的第一场雪飘落时,砚秋在老宅的杂物间里翻出个旧木箱。打开后,里面装满了旧信件和泛黄的诗稿,其中有一封的信封上,写着“顾砚之亲启”,落款是曾外祖。信里提到了一个计划,一个在战乱中保护乡里文脉的计划,而计划的核心,似乎与那方古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母亲在厨房煮腊八粥时,铜锅里的香气弥漫在整个老宅。砚秋拿着信件走进厨房,鼓起勇气问道:“妈,这信里说的事,您知道多少?”

母亲停下搅动的勺子,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当年,你曾外祖和顾先生打算将家族里的珍贵古籍、字画,还有那方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古砚,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沈氏,也就是你的太外婆,她帮忙联系了水路,准备用乌篷船将这些东西运往江北。”

砚秋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铜镜夹层里丝绢上的画面——月下桂树,女子递襁褓,远处挂着“顾”字灯笼的乌篷船。难道,那次运送,还隐藏着更重要的秘密?

腊八过后,砚秋在老宅的地窖里找到个油纸包。打开后,里面是一幅泛黄的地图,标记着当年运送物品的路线,以及几个关键的地点。地图的背面,用极小的字写着:“若有变故,可在这些地方寻得线索。”

她忽然想起,在整理医案柜时,曾看到一本日记,里面有几页被人小心地撕下,而日记的主人,正是周明远医生,那个同时继承了沈顾两家血脉的男子。难道,他也参与了这个计划,并且知晓其中的隐情?

除夕的鞭炮声在老宅外此起彼伏,砚秋在曾外祖的书房里,再次端详那方古砚。砚池里的残墨在烛光下闪着微光,她仿佛看到曾外祖在这方砚台前挥毫泼墨,写下对家国的期许;看到顾先生捧着书卷,与曾外祖探讨学问;看到外婆在桂树下,用这方砚台研墨,写下那些缠绵悱恻的诗句。

母亲走进书房,手里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茶。她走到砚台前,轻轻抚摸着那熟悉的纹路,眼中满是感慨:“这方砚台,见证了我们家族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当年的计划,因为战乱没能完全实现,但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那些失落的线索,希望有一天,能将家族的记忆完整地拼凑起来。”

砚秋望着母亲,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忽然明白,自己这些年对老宅秘密的探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在追寻家族的根脉,在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物件和故事里,寻找自己的来处。

大年初一的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古砚上。砚秋将古砚、信件、地图等物件小心地整理好,放进一个木盒里。她知道,这只是家族历史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她去揭开。但此刻,她手中握着的,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记忆,是那些在岁月长河中从未熄灭的希望。

老宅的天井里,那株百年桂树在春风中微微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新的故事。砚秋和母亲并肩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阳光,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在这方古砚上,岁月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辙印,而她们,正沿着这些辙印,走向家族历史的深处,去探寻那些被隐藏的真相,续写属于她们的篇章。

作家的话

处暑的热风穿过老宅的雕花窗棂,砚秋正在清扫西厢房的旧书架。墙角的蛛网在日光里闪着细碎的光,像谁织就的时光滤网,试图筛出那些被遗忘的片段。书架底层的暗格里,一方古砚蒙着层薄尘,端石的质地在幽暗中泛着温润的青辉,砚池边缘刻着的“砚”字,笔画苍劲,像被岁月的刻刀反复雕琢过。

“这是你曾外祖的砚台。”母亲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手里捧着一叠泛黄的宣纸,“他是清末的秀才,以一手好字闻名乡里。”

砚秋轻轻摩挲着砚台的纹理,那细腻的触感里,似乎藏着旧时光的温度。砚台的一侧有处浅浅的凹槽,形状恰似一弯新月,与之前发现的银书签、钢笔笔帽上的月牙纹如出一辙。她忽然想起,在顾先生的某封书信里,曾提到过一方“伴月砚”,说是祖辈传下的珍宝。

秋分过后,老宅的天井里落满了银杏叶。砚秋在清理落叶时,发现砚台底部粘着半张宣纸,展开后,上面是一幅未完成的墨竹图,竹叶的笔触间,隐隐透出股刚劲又略带忧伤的气息。画纸的边缘,有行极小的落款:“庚子年秋,为砚之试笔。”

“曾外祖和顾先生也有交集?”砚秋拿着画纸,眼中满是疑惑。母亲正将晒好的陈皮收进陶罐,听到这话,手微微一颤,陶罐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曾外祖教过顾先生书法。”母亲的声音有些沙哑,“民国二十六年,日军侵华,局势动荡,他们曾一起商量着为乡里做些事。”

砚秋注意到母亲又避开了关键的细节。就像之前那些被隐藏的名字、被省略的过往,这个家族的历史,仿佛一本被虫蛀过的旧书,每一页都有着难以填补的空缺。

某个起风的黄昏,砚秋在书房的旧箱子里找到本字帖。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枚银杏叶书签,叶脉上的纹路与砚台边缘的刻痕惊人地相似。字帖的扉页,用瘦金体写着:“赠砚秋贤侄,愿墨香伴月,笔绘山河。”落款是曾外祖的名字。

她忽然想起,外婆的《枕月记》里,有几页的字迹与这字帖上的笔法极为相近,尤其是在描写月色的段落,那灵动又饱含深情的笔触,似乎在诉说着同一种眷恋。

霜降的霜花悄然爬上老宅的瓦檐,砚秋在擦拭砚台时,发现砚池底部有个极小的暗格。用簪子挑开后,里面藏着封信笺,宣纸已经脆得几乎一碰就碎,上面的字迹却依然可辨:“砚之吾侄,时局日紧,吾已将那物托付于沈氏,望你妥善保管,待山河安定,再取出来。”

信末没有落款,但砚秋认得,这正是曾外祖的笔迹。她的心跳陡然加快,那被托付的“物”究竟是什么?为何会与沈氏,也就是她的太外婆一家有关?

立冬的第一场雪飘落时,砚秋在老宅的杂物间里翻出个旧木箱。打开后,里面装满了旧信件和泛黄的诗稿,其中有一封的信封上,写着“顾砚之亲启”,落款是曾外祖。信里提到了一个计划,一个在战乱中保护乡里文脉的计划,而计划的核心,似乎与那方古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母亲在厨房煮腊八粥时,铜锅里的香气弥漫在整个老宅。砚秋拿着信件走进厨房,鼓起勇气问道:“妈,这信里说的事,您知道多少?”

母亲停下搅动的勺子,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当年,你曾外祖和顾先生打算将家族里的珍贵古籍、字画,还有那方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古砚,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沈氏,也就是你的太外婆,她帮忙联系了水路,准备用乌篷船将这些东西运往江北。”

砚秋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铜镜夹层里丝绢上的画面——月下桂树,女子递襁褓,远处挂着“顾”字灯笼的乌篷船。难道,那次运送,还隐藏着更重要的秘密?

腊八过后,砚秋在老宅的地窖里找到个油纸包。打开后,里面是一幅泛黄的地图,标记着当年运送物品的路线,以及几个关键的地点。地图的背面,用极小的字写着:“若有变故,可在这些地方寻得线索。”

她忽然想起,在整理医案柜时,曾看到一本日记,里面有几页被人小心地撕下,而日记的主人,正是周明远医生,那个同时继承了沈顾两家血脉的男子。难道,他也参与了这个计划,并且知晓其中的隐情?

除夕的鞭炮声在老宅外此起彼伏,砚秋在曾外祖的书房里,再次端详那方古砚。砚池里的残墨在烛光下闪着微光,她仿佛看到曾外祖在这方砚台前挥毫泼墨,写下对家国的期许;看到顾先生捧着书卷,与曾外祖探讨学问;看到外婆在桂树下,用这方砚台研墨,写下那些缠绵悱恻的诗句。

母亲走进书房,手里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茶。她走到砚台前,轻轻抚摸着那熟悉的纹路,眼中满是感慨:“这方砚台,见证了我们家族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当年的计划,因为战乱没能完全实现,但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那些失落的线索,希望有一天,能将家族的记忆完整地拼凑起来。”

砚秋望着母亲,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忽然明白,自己这些年对老宅秘密的探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在追寻家族的根脉,在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物件和故事里,寻找自己的来处。

大年初一的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古砚上。砚秋将古砚、信件、地图等物件小心地整理好,放进一个木盒里。她知道,这只是家族历史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她去揭开。但此刻,她手中握着的,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记忆,是那些在岁月长河中从未熄灭的希望。

老宅的天井里,那株百年桂树在春风中微微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新的故事。砚秋和母亲并肩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阳光,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在这方古砚上,岁月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辙印,而她们,正沿着这些辙印,走向家族历史的深处,去探寻那些被隐藏的真相,续写属于她们的篇章。

作家的话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土中云中她的裙中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八零甜宠:学霸娇妻要翻身混沌第一仙狩魔大宗师总是从头来过的修仙星际修仙:我是紫薇大帝我有五个大佬师兄吞噬百万神魔,我直接打爆天道!落魄神族老祖,率家族重返神界乾坤生死轮回录道途仙踪重生之狂傲仙医赋光阴以长空天道家族:李云的崛起我有一个修真系统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红莲焚天初夏若雨等花开僵祖临世我,从洪荒苟到西游灵气复苏:我即是天灾!时空逆行之拯救魔法世界我欲九天揽月万古星主八荒斗神帝世无双山村狂野医仙万古最强病公子你掳我至亲,我从你后宫开始复仇神农仙医第一法师绝世天赋,我以刻苦无敌世间开局鸿蒙不灭体,碾压亿万天骄至尊灵皇苗疆蛊术杂谈我能把你变成NPC邪神传说手握三寸银针镇世龙尊九叔之僵尸世界八荒圣祖丹道第一圣无上炼体龙昴大陆重生之战神复仇路绝世醒龙混沌逍遥天帝斗破诸天:吾乃萧玄开局成野神,我靠香火证道正神
爱读书屋搜藏榜:楚天孤心剑凌九重天下妖界我为王(快穿)半身妖妃魔妃大逆转我真没想折磨诡异啊最强盛宠!神秘魅少不好惹霍格沃茨之上古之血贫僧不是和尚混沌初际全网黑后,她回乡下养老了大天造化经重生无敌升级浴火焚神血圣霍尔拉斯超能系统大佬的小蛮妻我GSD,一剑爆星混沌第一仙妖妃太逆天:殿下,滚下榻!金牌销售经理洪荒:开局虐哭女娲,原来我是神话大罗吃出来个帝尊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此刻,我为原始人之王我的江湖生涯有问题长生从每天一签开始覆夜盛宴混沌之剑神印王座诡异玄幻:我随身携带着盖世毒魔无限抽奖从农民到成神穿成最后一只九尾狐通灵萌妻:腹黑大佬求放手我来自上界帝族,把天骄当狗杀很合理吧?终末之开局人类全灭我强追女武神西厂厂花,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良好市民就该锤爆邪神!诸天:开局举报穿越者全家穿越去种田灵幻之域:星耀苍穹弹丸里的宇智波诸天复制从斗破开始许你一世倾城凤九儿战倾城末日终结时亿万协议:溺宠甜妻一拖二从狐妖开始的诸天之旅超级牧场:是兄弟就来非洲种地斗神苍穹怒开局50灵石和师姐做2小时道侣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枪道大帝:我有一枪一塔合欢宗炉鼎:开局返还百万阳气!开局休妻,反手绑定霸主系统穿越成弃子:女帝逼我当帝夫戒噬仇无系统我屠神魔我在异世界卖灵珠开局忽悠凤族公主,生娃就无敌开局抢女主金手指后被全员抱大腿综影视清醒女配女尊:亡国皇子今天也在当魅魔性转修仙,斗姆驾到顿悟一秒抵千年,出关既无敌封神之后,世界被分成了两半修仙太衰,我能编辑气运兽王?我开局解锁对地导弹谁说送外卖的不能降妖除魔天衍城:星轨织忆录从发现木薯后成为神农偷窥系统?我观想万仙!证道成尊清冷小师叔走下神坛宗门爆改成氪游,道祖求我收徒!顿悟快乐,无限顿悟更快乐我在修仙界竟然苟成大佬丹神传人:从废柴到大陆至尊战武星空:兵王的异界称雄路杂役百年:开局被女帝灌顶十八年人族第一盾!我扛出个太平盛世九霄帝尊帝尊归来噬主:我的修为能返还转生貔貅,开局被重生女帝契约救世超脱之路我带着两帝一神来闯斗破人道执剑人机械飞升:我在修仙界搞科技三国:孙策托孤,我截胡孙权基业乞讨百倍返,苟成万界神重生之剑破云霄符心护剑,重建三十三重天苍生碑永恒魔都崛起录废柴觉醒:修仙界苟道指南逆世仙途之青铜豆传奇末世霸主:我的游戏军团洪荒包租公:我靠骗人成就轮回时墟记重返未来:凡尘交响曲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圣体逆袭:废材秒变修仙神从秃灵开始登龙攀天我要超脱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