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绥棱县隶属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西南麓与松嫩平原东北部交汇处,东与庆安县接壤,南与北林区相邻,西与海伦市毗连,北与北安市、五大连池市交界。全县总面积4238平方公里,下辖6镇5乡,常住人口约21万人。作为绥化北部重要的县域节点,绥棱县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林业产业基地,同时以黑陶文化、驿站文化为特色,兼具农业生产、林业开发与文化旅游多重功能,形成“山林-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的核心定位。
二、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1. 绥棱镇: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县域中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核心产业以粮食加工、黑陶制作、木材加工为主,农业种植玉米、大豆、水稻;拥有黑陶文化园、绥棱县博物馆等标志资源。交通便捷,绥北铁路、绥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设绥棱火车站与高速出入口,绥棱至海伦公路贯穿镇区,生活配套设施完善。
2. 上集镇: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地处努敏河沿岸。核心产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是绥棱县优质水稻主产区,特色产业为淡水养殖;拥有上集镇古驿站遗址、驿站文化展示馆等标志资源。绥北铁路穿境并设上集火车站,乡镇公路连接县城与周边乡镇,交通便利。
3. 四海店镇: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山林资源丰富。核心产业以林业生产、林下经济(中草药种植、林蛙养殖)为主,农业种植大豆、玉米;拥有原始森林景区、四海店镇抗联遗址等标志资源。乡镇公路连接绥棱镇与北安市,境内林区道路通达各景点,是生态旅游重点乡镇。
4. 双岔河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地处平原与丘陵过渡带。核心产业以玉米、大豆种植为主,特色产业为甜菜种植与肉牛养殖,镇内有甜菜加工厂;民间艺术资源丰富,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团队活跃。县级公路连接绥棱镇与海伦市,交通网络覆盖各村屯。
5. 阁山镇: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15公里,紧邻绥棱镇。核心产业以蔬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平菇、香菇)为主,农业种植玉米、水稻;拥有阁山镇采摘园景区等标志资源。绥北高速公路支线穿境,乡镇公路直达县城,是县城近郊休闲农业重点区域。
6. 长山乡: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20公里,地处松嫩平原边缘。核心产业以玉米、大豆种植为主,林业种植杨树、松树,特色产业为林下养殖(鸡、鸭);拥有长山林场等标志资源。县级公路连接绥棱镇与海伦市长发镇,乡内道路硬化率高,通行便利。
7. 靠山乡: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地处山地丘陵区。核心产业以大豆、玉米种植为主,特色产业为山野菜加工、野生菌类采摘,镇内有山野菜加工厂;生态资源优良,山林风光独特。乡镇公路连接四海店镇与绥棱镇,部分路段沿山修建,适合自驾游览。
8. 后头乡: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22公里,地处平原区域。核心产业以玉米、大豆、水稻种植为主,粮食产量稳定;拥有后头乡农机合作社,配备大型农机设备。县级公路连接绥棱镇与北林区双河镇,乡内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
9. 克音河乡: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8公里,克音河流经乡域。核心产业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特色产业为渔业养殖;拥有克音河乡新石器时代遗址等标志资源。乡镇公路连接上集镇与绥棱镇,沿河道路可观赏河岸风光。
10. 绥中乡: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28公里,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南麓。核心产业以大豆、玉米种植为主,林业种植落叶松、红松,特色产业为林下经济(中草药、养蜂);拥有绥中乡剪纸艺术展馆等标志资源。县级公路连接绥棱镇与北安市石泉镇,民间剪纸艺术氛围浓厚。
11. 尼尔河乡: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2公里,尼尔河流经乡域。核心产业以玉米、大豆种植为主,特色产业为马铃薯种植与加工;拥有小型水库3座,兼具灌溉与休闲功能。乡镇公路连接双岔河镇与海伦市海北镇,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
三、历史&文化脉络
(一)历史沿革
- 古代时期:人类活动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为肃慎、挹娄等少数民族渔猎之地,先后属夫余、渤海、辽、金、元、明等政权管辖,未设正式行政建制。
- 清代时期:清初属盛京将军管辖下的蒙古科尔沁部游牧区域;光绪四年(1878年)开放蒙荒,中原移民迁入垦殖,形成村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划归绥化府,设绥棱镇;宣统元年(1909年)设绥棱设治局,隶属绥化府。
- 近现代时期:民国二年(1913年)升格为绥棱县,隶属黑龙江省绥兰道;1932年被日军占领,属伪满龙江省;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立人民政府,先后属黑龙江省、嫩江省;1947年属黑嫩省;1949年复属黑龙江省;1954年黑龙江与松江省合并后仍属黑龙江省;1999年绥化市成立,划归绥化市管辖。
(二)文化特色
1. 非遗文化:以绥棱黑陶制作技艺为核心,始于清代,传承至今,作品造型简洁、纹饰精美,黑陶文化园为主要传承载体,是绥棱文化标志性符号;另有民间剪纸技艺,以农村生活、山林风光为题材,绥中乡剪纸艺术展馆为展示平台。
2. 历史文化:以清代驿站文化为代表,上集镇古驿站遗址为清代交通节点,驿站文化展示馆通过实物与场景复原,展现清代驿道交通与通讯历史;金代古城遗址印证当地古代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
3. 红色文化:以四海店镇抗联遗址为载体,记录东北抗日联军在绥棱山林开展游击战争的历史,是展现当地革命斗争历程的重要文化资源。
四、历史人物&遗址
(一)历史人物
1. 王殿元(1890-1965):绥棱县上集镇人,早期垦荒先驱。光绪末年从山东迁居绥棱,带领乡亲开垦荒地、改良土壤,推广水稻种植技术,使上集镇成为重要水稻产区;牵头创办私塾,推动地方教育发展,深受百姓敬重。
2. 李守林(1915-1988):绥棱县阁山镇人,林业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后在绥棱林业局工作,发明“高效植树法”提高树苗成活率,带领工人完成多项造林任务;1956年获黑龙江省林业劳动模范,1959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为林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 张淑珍(1930-2020):绥棱县绥棱镇人,民间黑陶艺术家。自幼学习黑陶技艺,创新制作手法,作品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免费传授技艺,培养多名传承人,推动绥棱黑陶文化延续发展。
4. 赵文举(1942- ):绥棱县克音河乡人,民间剪纸艺术家。擅长以农村、山林题材创作,作品风格细腻,多次获省市民间艺术奖项,《山林人家》《农耕图》等作品收录于《黑龙江民间艺术集》,是剪纸艺术代表性人物。
(二)历史遗址
1. 克音河乡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克音河乡境内,距今4500-5000年,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出土石斧、石刀、陶罐等文物,印证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为研究早期人类活动提供实物依据,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绥棱镇金代古城遗址:位于绥棱镇东北部,为金代遗存,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发现城墙残垣、房屋地基、古井及铁犁、铁镰等农具,反映金代农业发展水平,是研究当地金代社会经济的重要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 上集镇古驿站遗址:位于上集镇境内,为清代驿站遗存,是绥化至黑河驿道重要节点。保留驿站房屋地基、马厩遗迹,出土清代文书、马具等,展现清代交通通讯状况,现设驿站文化展示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四海店镇抗联遗址:位于四海店镇境内,含抗联密营、战壕、兵工厂遗迹。出土枪支弹药、军用锅等文物,记录抗联在绥棱山林的斗争历史,现设历史介绍牌,为红色文化教育场所。
5. 绥棱黑陶窑遗址:位于绥棱镇西南部,为清代至民国黑陶窑遗存,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发现窑址、陶片、制陶工具,印证绥棱黑陶制作历史,周边设黑陶文化展示区,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必游景点
1. 绥棱县森林公园:位于绥棱镇东北部,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以山林景观为核心。园内有落叶松、红松等树种,设徒步栈道、观景台、森林氧吧、儿童游乐区及小型湖泊;可徒步登山、森林吸氧、划船垂钓,适合亲子游、休闲养生人群,是县城近郊自然休闲首选地。
2. 四海店镇原始森林景区:位于四海店镇境内,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以原始山林为特色。保留大片原始森林,栖息野兔、山鸡等野生动物,设探险步道、露营区、观鸟台;可深入森林探险、露营观星、观察鸟类,适合户外探险、自然爱好者,体验原始山林生态。
3. 努敏河生态旅游区:沿努敏河分布,涉及绥棱镇、上集镇等乡镇,全长40公里,以河流风光与农耕体验为核心。春季赏河岸野花,夏季漂流垂钓,秋季采摘山野菜与野生菌类,冬季体验冰雪项目;适合家庭游、亲子游及农耕文化体验人群,感受自然与农耕融合之美。
4. 绥棱黑陶文化园:位于绥棱镇西南部,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黑陶文化为主题。设黑陶制作体验区、精品展示区、历史文化长廊;可欣赏黑陶艺术品,在艺人指导下制作黑陶,了解黑陶历史工艺,适合文化爱好者、亲子家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5. 阁山镇采摘园景区:位于阁山镇境内,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种植草莓、葡萄、蔬菜等,设果蔬采摘区、农事体验区、休闲凉亭;可季节性采摘果蔬,参与播种施肥等农事活动,适合家庭游、亲子游及农事体验人群,体验农耕乐趣。
6. 绥中乡剪纸艺术展馆:位于绥中乡境内,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以剪纸艺术为主题。陈列赵文举等艺术家作品,展示剪纸工具与制作过程;可参观剪纸作品,参与剪纸体验,适合文化爱好者、亲子家庭,感受民间艺术氛围。
六、宗教\/民俗场所
1. 绥棱镇慈云寺:位于绥棱镇西北部,始建于民国初年,2000年重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为传统中式寺院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等,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举办庙会,是当地佛教活动核心场所,承载信众祈福需求,也为游客提供了解佛教文化的窗口。
2. 四海店镇兴隆寺:位于四海店镇境内,始建于清代宣统年间,1988年修复、2010年扩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简洁古朴,主要有大殿、配殿、禅房,保存清代石碑1块;定期举办佛事活动,地处山林间,环境清幽,是信众礼佛与游客感受山林佛教文化的场所,体现宗教与自然的融合。
3. 绥棱镇三清观:位于绥棱镇东南部,2015年重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为传统道教风格,主要有三清殿、玉皇殿、财神殿;供奉三清尊神、玉皇大帝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三月十五举办道教法会;是当地道教活动场所,满足信众宗教需求,也展示道教文化特色。
七、民俗&美食
(一)民俗
1. 节日习俗:
-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节前扫尘、贴春联、剪窗花、蒸年糕;除夕全家吃年夜饭(含杀猪菜、小鸡炖蘑菇),守岁、放鞭炮;初一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城乡举办秧歌表演,热闹非凡。
-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县城与乡镇挂花灯、猜灯谜;部分乡镇举办舞龙灯、踩高跷活动;家家户户吃元宵,寓意团圆。
-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采摘艾蒿插门框,编五彩绳系孩童手腕;吃煮鸡蛋、粽子,郊外踏青,佩戴香囊驱蚊。
-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备月饼(含当地苏子月饼),全家赏月、吃月饼;农村举办中秋晚会,村民自发表演节目,氛围和睦。
2. 日常习俗:
- 居住习惯:农村传统住宅为土坯房或砖房,设火炕取暖;室内摆放八仙桌、衣柜等家具,炕上铺苇席或炕革,体现东北居住特色。
- 礼仪习惯:亲友见面行握手礼,长辈到访起身迎接;宴席座位分主次,长辈坐主位;待客热情,必奉茶、端水果,用特色菜招待客人,体现淳朴待客之道。
(二)美食
1. 传统东北菜:
- 杀猪菜:食材为新鲜猪肉、猪血、酸菜、粉条;猪肉与酸菜炖煮,加入粉条、冻豆腐,汤汁浓郁,咸鲜解腻,是冬季特色菜。
- 小鸡炖蘑菇:选用本地土鸡与野生榛蘑;鸡肉焯水后与蘑菇慢炖,肉质鲜嫩、蘑菇鲜香,营养丰富,为家庭聚餐常用菜。
2. 地方特色菜:
- 山野菜宴:食材为刺老芽、蕨菜、婆婆丁等山野菜;做法有凉拌、清炒、做汤,口感清爽,天然健康,春季特色美食。
- 绥棱粘豆包:以黄米面、糯米面为原料,包红豆馅;蒸熟后软糯香甜,可煎可炸,冬季传统美食,春节必备。
3. 特色小吃:
- 苏子月饼:面粉、苏子、白糖、猪油制作;外皮酥脆,内馅香甜,带苏子香味,中秋节特色食品。
- 烤玉米:选用本地嫩玉米,刷酱料炭火烤制;外焦里嫩,甜咸交织,带炭火香,夏季街头热门小吃。
八、旅游攻略
(一)最佳时间
- 春季(4-5月):气温5-15c,适合踏青、观鸟,可到通达镇湿地看候鸟,到育林乡、树人乡采摘山野菜。
- 夏季(6-8月):气温20-26c,适合避暑、森林游,可去育林乡林场徒步、永兴镇水库垂钓,夜晚露营赏星空。
- 秋季(9-10月):气温8-20c,适合赏秋、丰收体验,可到各乡镇看稻田、山林秋色,参与粮食收割,采摘野生菌类。
- 冬季(11-次年3月):气温-10至-28c,适合体验冰雪、民俗,可参与秧歌表演、庙会,体验“杀年猪”、吃杀猪菜。
(二)交通
1. 外部交通:
- 铁路:绥北铁路穿境,绥棱火车站位于绥棱镇,有往返哈尔滨、齐齐哈尔、北安等城市列车;周边可到绥化站转乘高铁(距绥棱80公里)。
- 公路:绥北高速公路设绥棱出入口,自驾可直达县城;哈尔滨、绥化、北安等城市有长途汽车往返绥棱汽车站(位于绥棱镇)。
- 航空:最近机场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距绥棱约200公里),可乘机场大巴或高铁到绥化,再转乘汽车至绥棱。
2. 内部交通:
- 县城交通:景点集中,可步行、骑行或乘坐出租车。
- 乡镇交通:绥棱汽车站有短途客车往返各乡镇;也可选择出租车、网约车,灵活便捷,适合前往偏远景区。
(三)住宿
1. 县城住宿:绥棱镇有经济型、舒适型酒店,集中在火车站、汽车站周边及中心区域;设施含免费停车、热水、无线网络,部分酒店设餐厅,方便就餐。
2. 景区住宿:四海店镇原始森林景区有森林木屋民宿,环境静谧;努敏河生态旅游区有度假村,提供住宿、餐饮、休闲服务;适合深度体验自然的游客。
3. 乡镇住宿:上集镇、阁山镇等有小型宾馆、农家乐,价格亲民,部分农家乐提供特色餐饮;适合便捷出行、体验乡村生活的游客。
(四)注意事项
1. 气候着装:冬季寒冷,需备羽绒服、雪地靴、帽子、手套;春季风大,注意防风防晒;夏季山区蚊虫多,携带驱蚊液、长袖衣物。
2. 文化尊重:参观宗教场所保持安静,不触碰神像、供品;体验民俗活动听从指导,不破坏民俗物品;参观遗址遵守规定,不随意触摸文物。
3. 出行准备:景区多为自然景观,建议穿防滑运动鞋;部分景区需提前预约(如黑陶文化园体验项目);自驾游客提前规划路线,山区道路注意安全;携带常用药品,应对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