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鸣鸿阁后,赵剑将总部定义在了长安,由侯勃坐镇。
在云州设阴馆、常山、中山三处分部,阴馆分部掌控雁门郡、北地和幽州中西部,中山分部掌控中山、钜鹿和冀州。
云州是赵剑的大本营,州内和周围的势力,他必须了如指掌,决不能后院起火。
长安总部掌控司隶地区和凉州,没有彻底掌控司隶之前,侯勃的主要精力就在此地,尤其是长安与洛阳,这两大帝都。
青州分部掌控青州、兖州和徐州,江东分部规模还小,只掌控了吴、丹阳和庐江三郡,正在向庐陵郡渗透。
豫州、荆州、益州已安插人手,正在组建中。
交州和辽东暂时不在考虑中。
尽管赵剑理想是想把大汉十四都遍插耳目,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情报网,尤其是可靠的,难于登天!
其核心难度存在三大关键壁垒。
其一是交通通信滞后。靠驿传、快马、密使传递信息,跨郡需数日至数月。
其二是基层渗透难。古代户籍管理松散,乡野、边境多“化外之地”,需海量线人、据点,且易被地方豪强、割据势力排查清除。
其三是忠诚度与隐蔽性矛盾。情报人员需隐蔽身份,却要长期输送关键信息,易被策反或暴露,维持网络稳定性成本极高。
快速搭建也需五到十年,也仅能是覆盖核心区域,依赖官方驿传体系兼职,仅在王朝统一后可以实现。
若天下分裂,根本无法建立“全国”情报网,只能各势力割据范围内部搭建,耗时也因地盘大小波动。
耗资更是天文数字,非大一统王朝难以支撑。
其核心成本有线人俸禄、场所运营、交通补给、赏钱。
赵剑估算一下,若覆盖这十四州,需至少一万多名线人、九百个据点,年耗可能达四亿钱,长期维持会拖垮他。
除了自己的地盘内,各县均有线人,其他州地只在州郡治所和核心区域进行部署。
即便如此,赵剑的压力也十分巨大,若不是甄家、郭家的鼎力支持,光靠各地税收,是无法支撑的。
这也是他不敢穷兵黩武,吞并周边的原因。
钱,是硬头货!
尤其是古代战争,堪称“烧钱机器”,比建立情报网的消耗更猛烈,核心是“人力、物资、后勤”三重无底洞。
官渡之战,曹操不足三万兵马,耗资十三亿。袁绍十一万兵马,耗资四十二亿,高出东汉全国一年四十亿的财政收入,这也是袁绍战败后迅速衰落的关键原因之一。
赤壁一战,曹操二十多万兵力,耗资四十四亿多,难怪其战败后无力南下。
孙刘虽胜却也元气大伤,联军兵力五万,耗资约十三亿,只能瓜分荆州缓口气。
夷陵之战,蜀汉七万兵力,耗资约五十二亿,东吴五万兵力,耗资约十六亿。
这也是为何蜀汉战败后一蹶不振,五十二亿的消耗,相当于蜀汉五年多财政收入,几乎掏空国库。
而东吴因本土作战成本可控,仍能维持统治。
因为钱,赵剑内心暂时是不想谋划徐州的,但却不得不出兵。
他绝不能让甘梅和糜贞这两大美人,被大耳贼这头猪给拱了!
甘梅和糜贞,只能属于他!
赵剑让大军短暂停留,他单独召见沈聪:“你亲自给青州李贺传信,派得力之人,打探徐州沛国属地小沛的甘家,和东海郡朐县糜家,详细探清甘梅和糜贞二位小姐的情况。
我到达青州,要见结果!若查无结果,或查得敷衍,他李贺就别干了!”
沈聪一听,这可是不亚于十万火急的事,哪敢怠慢,火速去办。
看着沈聪郑重而去的身影,赵剑暗自祈祷:我的甘夫人,千万不要让大耳贼给拱了!
一万轻骑一路急行,出常山前,赵剑派人知会了袁绍,言明自己借道前往青州,并送上了厚礼,望袁绍给予方便。
知会是一种礼仪,赵剑可不想让世人说他无视袁绍。
知会一声,再备上厚礼,是先礼后兵,若袁绍敢从中作梗,他根本不惧。
大军沿邯郸、邺城、平原郡的官道疾驰,一路畅通无阻。
袁绍哪敢阻挡,他只能是把怒火压在心里。
这是第二次了,前次是赵云、张合,这次是赵剑本人。
“莫非我冀州可随意通行?”袁绍心里不甘,但他此时的实力,与雁门军的实力,悬殊太大了。
怎么办?
赵剑的信使一离开,袁绍立即召集文武,他按剑立于堂上,案几被指节叩得咚咚作响,眼底怒火比前番更盛。
扫过阶下文武时,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赵剑小儿又来借道,此乃奇耻大辱!今日召诸位来,只议一事,若再有第三次,这雁门军的路,该怎么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