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吴通鉴?德佑帝本纪》载:“德佑帝萧桓夜宿御书房,秉烛达旦,反复披阅谢渊谋逆案之卷宗。时谢渊身陷诏狱,备受酷刑,命悬一线;石崇党羽盘据朝堂,环伺施压,力谏速诛谢渊以绝后患。然民间请愿书日壅阙下,数千百姓联名泣血,为忠良辩白;朝中忠臣密奏不绝,或直言罪证破绽,或暗陈石党阴谋。帝沉吟竟夜,前尘历历 —— 谢渊野狐岭退敌、整顿吏治、赎君危难、赈灾防疫之功绩,与案中牵强之 “罪证” 反复交织,朝堂内外之汹汹舆情更如重锤叩心,君心难安,终定彻查之决心。

史评曰:御书房之彻夜沉思,非帝王一己之踟蹰,实乃君权在忠奸博弈中的审慎权衡。谢渊功在社稷,泽被苍生,其 “罪证” 多有凿空之嫌,帝之迟疑,恰显治国理政之审慎;然石党盘根错节,官官相护已成积弊,彻查之举势必触动庞大利益网络,前路荆棘遍布。此一役,非仅为谢渊一人昭雪之契机,实为大吴中兴之生死一考 —— 若能廓清迷雾、肃清奸佞,则朝堂清明可期;若为强权所掣、不了了之,则民心离散、国本动摇,中兴之路更添坎坷。”

早知春

玉箫吹落江湖事,铁翼扶摇凌九陲。

英侠霜华绽新月,歌阑舞罢绕三楣。

申时初刻,残阳的余晖最后一次掠过御书房的琉璃瓦,便被暮色迅速吞噬。宫内内侍早已点亮檐下的宫灯,昏黄的光晕透过雕花格窗,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与案头跳动的烛火交织,将整座御书房衬得愈发幽深。

萧桓身着暗黄色常服,腰间未系玉带,仅以素色丝绦束腰,少了几分朝堂上的威严,多了几分深夜独处的沉郁。他缓步走到案前,目光落在那本封面已被翻得边角微卷的卷宗上,“谢渊” 二字以朱砂题写,在烛光下透着一股刺眼的沉重。

案头的陈设极简,却藏着与谢渊相关的诸多痕迹:一尊巴掌大的铜制边防沙盘,是谢渊平定野狐岭之乱后亲献的,沙盘上的关隘、河道、烽燧依旧清晰,那是他耗时三月,踏遍边地山川绘制而成;旁边叠放着几本泛黄的旧档,是谢渊历年的奏疏汇编,从整顿吏治到调度军粮,字字句句皆透着鞠躬尽瘁的赤诚;而最显眼的,是三份堆叠的奏疏 —— 左侧是徐靖联合七位石党官员递呈的 “速诛谢渊” 的联名疏,中间是数千百姓签名的请愿书,右侧则是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的密报,直言罪证有疑。

萧桓伸出手,指尖先触到了那本 “罪证” 卷宗,粗糙的麻纸边缘磨得指腹微痒。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徐靖罗列的 “罪状” 映入眼帘:“天德二年春,私通青州王萧煜,谋迎立外藩;夏,克扣边军粮饷,资敌北元;秋,暗结京营将领,意图兵变……” 每一条都言之凿凿,附带着 “证人” 供词与所谓的 “密信” 摘录。

可看着这些文字,萧桓的眉头却越拧越紧。他太清楚谢渊的为人,那位自入仕以来便以 “清、正、忠、勇” 闻名的大臣,怎么会做出这等悖逆之事?烛光摇曳中,他仿佛看到谢渊在诏狱中坚挺的身影,那日隔着铁栏相见,对方虽瘦骨嶙峋、遍体鳞伤,却仍高声疾呼:“陛下明察!臣身可死,国不可负!”

萧桓的目光从卷宗上移开,落在那尊边防沙盘上。指尖抚过 “野狐岭” 的位置,记忆瞬间被拉回德佑十三年的那个寒冬。

彼时北元十万铁骑突袭大同,边报一日三至,京营震动。时任兵部侍郎的谢渊主动请缨,仅率三千轻骑驰援。彼时朝中多数官员主张固守,唯有谢渊力排众议:“大同乃北疆门户,一旦失守,三州百姓将沦为鱼肉,京畿亦危在旦夕!”

萧桓清晰地记得,谢渊出发前,曾在文华殿立下军令状:“臣此去,若不能退敌,愿以死谢罪!” 而他所率的三千轻骑,皆是从边卫中挑选的精锐,按照大吴《边军调遣规制》,临时划归其节制,粮草则由户部紧急调拨 —— 这些旧档,此刻正躺在御书房的角落,记录着当时的每一个细节。

后来的战报,字字泣血:谢渊率部在野狐岭与北元军激战三日三夜,身中两箭,一箭在肩,一箭在肋,却始终坚守阵地,未退半步。他利用地形优势,设下伏兵,烧毁北元军粮草,最终迫使北元铁骑撤军,保全了边境三州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战后,谢渊班师回朝,萧桓亲自在德胜门迎接。彼时的谢渊,铠甲染血,面色苍白,却依旧挺直脊背,双手捧上北元将领的首级与缴获的军旗。萧桓记得,自己当时握着他的手,感慨道:“谢卿乃朕之长城!”

想到这里,萧桓的指尖微微颤抖。这样一位将生死置之度外、以血肉守护江山的忠臣,会私通北元、谋逆作乱?卷宗上的 “罪状”,在鲜活的记忆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收回思绪,萧桓翻开案头的另一本旧档,那是谢渊整顿吏治时的奏疏汇编。复辟之初,萧桓刚从瓦剌归来,朝堂混乱,吏治腐败,贪赃枉法之风盛行,甚至有官员勾结地方豪强,欺压百姓,克扣赈灾粮饷。

正是谢渊,时任御史大夫,主动请缨主持吏治整顿。他依据《大吴御史台规制》,派遣御史分赴各地,严查贪腐官员。短短半年内,弹劾了从三品到九品的贪官污吏共计三十七人,其中包括吏部主事、户部郎中在内的多名京官,甚至牵连出两名石党核心成员 —— 前镇刑司副使与宣府卫同知。

萧桓记得,当时石崇曾多次在朝堂上为其党羽辩解,甚至暗示谢渊 “排除异己”。可谢渊始终坚持原则,拿出确凿证据,最终迫使萧桓下旨严惩了这些贪官。经此一役,朝堂风气为之一清,百姓拍手称快,吏治清明的局面持续了整整五年。

更让萧桓动容的是,谢渊自入仕以来,始终两袖清风。据户部档案记载,谢渊的俸禄除了赡养老母、资助亲友,其余皆用于慈善,甚至多次变卖祖产,救济灾民。他的府邸,还是当年入仕时朝廷赏赐的旧宅,多年来未曾修缮,与那些手握实权却大肆敛财的官员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一位清廉自守、一心为公的大臣,会为了权力而谋逆?萧桓的心中,疑虑愈发深重。他拿起案头的朱笔,却迟迟无法落下 —— 一旦签下 “准奏” 二字,便是错杀忠良,寒天下之心;可若是驳回,又该如何应对石崇党羽的压力?

萧桓的目光落在一封泛黄的书信上,那是当年谢渊为赎回自己,写给瓦剌首领的信。字迹工整,语气坚定,字里行间满是对君主的忠诚与担忧。

想起自己被囚瓦剌的岁月,萧桓的眼眶不禁湿润。当时,瓦剌首领索要巨额赎金,朝堂之上,有人主张妥协,有人主张放弃,唯有谢渊,四处奔走,不仅说服内阁拨款,还变卖了自己的祖产,甚至向亲友借贷,凑齐了赎金。

他还记得,谢渊亲自带着赎金前往瓦剌,面对瓦剌首领的威胁利诱,始终坚守气节,据理力争,最终成功将自己接回京城。归途之中,遭遇瓦剌残部袭击,又是谢渊率亲信拼死护卫,才得以安全返回。

“臣愿以一身之力,换陛下平安,换江山稳固。” 这是谢渊当时对他说的话。如今想来,依旧掷地有声。这样一位肯为君主舍弃一切的忠臣,怎么可能背叛自己?

萧桓拿起那份百姓联名的请愿书,轻轻翻开。密密麻麻的签名,从白发老者到黄口小儿,从乡绅学子到贩夫走卒,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百姓对谢渊的爱戴与信任。请愿书中,详细列举了谢渊的功绩:平定边患、整顿吏治、救济灾民、防控瘟疫…… 桩桩件件,皆有目共睹。

“谢大人乃国之柱石,若蒙冤而死,民心必乱,江山必危!” 请愿书的最后一句,像重锤般敲在萧桓的心上。他深知,民心是立国之本,失去民心,江山社稷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就在萧桓沉思之际,内侍悄然进入,呈上一封密封的密报,落款是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萧桓心中一动,连忙拆开。

密报中,秦飞详细禀报了谢渊案的诸多疑点:徐靖所呈的 “密信”,笔迹虽模仿谢渊,却在细微处存在差异,且所用朱砂墨的产地与谢渊日常使用的不符;所谓的 “证人”,皆是曾被谢渊弹劾过的贪官污吏,与谢渊有宿怨,其供词前后矛盾;更有甚者,其中一名证人的家人已被玄夜卫找到,证实该证人是被徐靖以家人性命相威胁,才被迫作伪证。

秦飞在密报中直言:“徐靖所呈罪证,多有伪造之嫌,恐为石崇党羽构陷。臣已命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进一步核查,不日将有结果。恳请陛下暂缓对谢渊的处置,待真相查明后再作决断。”

萧桓看完密报,心中的疑虑愈发强烈。他想起之前收到的御史密报,与秦飞的禀报不谋而合。看来,谢渊案绝非表面那么简单,背后必然隐藏着石崇党羽的阴谋。

可就在此时,另一封急奏被送了进来,是徐靖联合石崇党羽递呈的。奏疏中,他们以 “谋反乃十恶不赦之罪” 为由,催促萧桓速下决断,诛杀谢渊,否则 “恐引发兵变,危及社稷”。奏疏的末尾,还附着京营副将秦云的署名,暗示京营部分兵力已被石崇掌控。

萧桓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深知,石崇手握镇刑司旧部与部分京营兵力,势力庞大,党羽遍布朝堂。若是强行驳回,石崇很可能狗急跳墙,发动兵变,到时候,不仅谢渊性命难保,大吴的江山社稷也将陷入危机。

萧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随风摇曳的古柏。夜色深沉,宫灯的光晕在地上拉得很长,像一道道难以抉择的裂痕。

一边是谢渊的赫赫功绩与确凿的冤情疑点,一边是石崇党羽的权势施压与兵变风险;一边是民心所向,一边是朝堂动荡。作为大吴的帝王,他既要守护忠良,又要维护江山稳定,两者之间,似乎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他想起元兴帝萧珏的遗训:“君者,当以民心为天,以社稷为重,明辨忠奸,严惩邪恶。” 可如今,明辨忠奸易,严惩邪恶难。石崇的势力已经渗透到朝堂的各个角落,从理刑院到诏狱署,从京营到地方卫所,牵一发而动全身。

萧桓的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迟疑。他愧疚于自己未能及时察觉石崇的阴谋,让谢渊身陷囹圄;他迟疑于如何在不引发兵变的前提下,查明真相,还谢渊清白。

“难道真的要牺牲谢渊,换取暂时的稳定?” 萧桓低声自语,语气中满是痛苦。他知道,若是真的如此,自己将成为千古罪人,寒了天下忠臣的心。可若是不这样做,一旦石崇发动兵变,后果不堪设想。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脑海中再次浮现出谢渊在诏狱中的模样。瘦骨嶙峋,遍体鳞伤,却依旧眼神坚定,高呼 “臣心可昭日月”。这样的忠臣,自己怎能忍心将其牺牲?

就在萧桓陷入两难之际,内侍禀报,内阁首辅刘玄求见。萧桓心中一动,连忙下令召见。

刘玄身着一品朝服,步履蹒跚地走进御书房。他已年近七旬,须发皆白,却依旧精神矍铄。作为三朝元老,他历经多场朝堂风波,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陛下深夜未眠,想必是为谢渊案所困。” 刘玄躬身行礼,开门见山地道。

萧桓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刘卿,你可知晓,徐靖与石崇力主速诛谢渊,而秦飞与诸多御史却密报罪证有疑。朕若杀谢渊,恐寒天下之心;若不杀,又恐石崇兵变,危及社稷。朕实在难以决断。”

刘玄缓缓道:“陛下,臣以为,石崇所谓的‘兵变’,不过是虚张声势。京营主力仍在岳谦手中,玄夜卫也已加强戒备,石崇虽有部分兵力,却未必敢真的发动兵变。更何况,民心所向,皆在谢渊。若石崇真的兵变,便是逆天而行,必遭天下人唾弃,其下场可想而知。”

他顿了顿,继续道:“谢渊乃国之柱石,其功绩昭然若揭,罪证却疑点重重。陛下若此时诛杀谢渊,不仅会失去民心,还会让忠臣寒心,使奸佞更加猖獗。反之,若陛下下令彻查此案,既能查明真相,还谢渊清白,又能借此机会,削弱石崇势力,整顿朝堂,稳固社稷。”

萧桓闻言,心中一动:“可彻查此案,需调动诸多力量,石崇党羽必然会百般阻挠,恐难顺利进行。”

刘玄道:“陛下可任命专人负责此案,绕过徐靖与石崇党羽。臣举荐刑部尚书周铁与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周铁公正严明,秦飞忠心耿耿,二人联手,定能查明真相。同时,陛下可下旨安抚民心,稳定京营,防止石崇狗急跳墙。”

萧桓仔细思索刘玄的建议,觉得言之有理。他知道,这是当前唯一的可行之策。若能成功彻查此案,不仅能还谢渊清白,还能趁机清除石崇党羽,净化朝堂风气。

“刘卿所言极是。” 萧桓沉声道,“朕即刻下旨,任命刑部尚书周铁与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联合负责彻查谢渊案,授予他们便宜行事之权,任何人不得干预。同时,传旨岳谦,加强京营戒备,密切监视秦云的动向,若有异动,即刻镇压。另外,命人张贴告示,安抚民心,告知百姓朝廷定会查明真相,还谢渊一个清白。”

刘玄躬身道:“陛下英明。此举既能稳固民心,又能震慑奸佞,实为万全之策。”

萧桓点了点头,随即提笔写下三道圣旨,盖上玉玺,交给内侍,命其立刻传达。做完这一切,他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可他也清楚,这只是第一步。石崇党羽绝不会轻易束手就擒,彻查过程中必然会遭遇诸多阻挠。徐靖作为诏狱署提督,很可能会销毁证据、杀人灭口;石崇则可能动用镇刑司旧部,干扰查案。这场斗争,依旧充满了凶险。

“刘卿,此案关乎社稷安危,还需你在朝堂上多费心,牵制石崇党羽,为周铁与秦飞查案创造条件。” 萧桓道。

刘玄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肃清奸佞,还朝堂清明。”

萧桓的圣旨刚一传出,便被石崇安插在宫中的密探得知。密探连夜将消息禀报给石崇,石崇得知后,顿时怒不可遏。

“萧桓小儿,竟敢派周铁与秦飞彻查此案,分明是不信任我!” 石崇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瓷片四溅,“徐靖,你立刻想办法,阻止他们查案。无论如何,绝不能让他们找到我们伪造证据的破绽!”

徐靖脸色惨白,连忙道:“石大人,周铁公正严明,秦飞手段狠辣,他们联手查案,我们的处境十分危险。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派人刺杀周铁与秦飞,再伪造他们畏罪自杀的假象?”

石崇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可。周铁与秦飞皆是陛下信任的大臣,此刻刺杀他们,必然会引起陛下的警觉,反而对我们不利。我们可以从侧面入手,派人干扰查案,销毁证据,同时散布谣言,说周铁与秦飞勾结谢渊,意图谋反,让陛下对他们产生怀疑。”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你立刻前往诏狱,再次提审谢渊,逼他写下认罪书。只要他亲口认罪,即便周铁与秦飞查到什么,陛下也未必会相信。若是他不肯认罪,便动用酷刑,直到他屈服为止!”

徐靖离开后,石崇又召集了几名核心党羽,秘密商议对策。他们决定,动用所有力量,阻止周铁与秦飞查案,同时做好兵变的准备。一旦查案出现对他们不利的迹象,便立刻发动兵变,夺取皇权。

第十节 诏狱提审:酷刑难屈赤子心

徐靖连夜赶到诏狱,亲自提审谢渊。诏狱深处,阴暗潮湿,弥漫着腐臭的气息。谢渊被关押在最深处的牢房,身上的伤口尚未愈合,铁链锁着他的手脚,每动一下,都牵扯着伤口,带来钻心的疼痛。

“谢渊,陛下已经下令彻查此案,你若识相,便乖乖写下认罪书,或许还能留你一条全尸。” 徐靖站在牢房外,语气冰冷地说道。

谢渊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蔑视:“徐靖,你伪造证据,构陷忠良,迟早会遭天谴。我谢渊身正不怕影子斜,绝不会写下任何认罪书!”

“敬酒不吃吃罚酒!” 徐靖怒喝一声,对狱卒下令,“给我用刑!我倒要看看,你的骨头有多硬!”

狱卒们立刻上前,拿起鞭子、烙铁等刑具,对谢渊施以酷刑。鞭子抽打在身上,留下一道道血痕;烙铁烫在皮肤上,发出滋滋的声响,散发出焦臭的气味。谢渊疼得浑身颤抖,冷汗直流,却始终咬紧牙关,不肯发出一声求饶,更不肯写下一个字。

“徐靖…… 你…… 你休想让我屈服……” 谢渊艰难地说道,声音微弱却坚定,“我…… 我坚信陛下会查明真相,还我清白……”

徐靖看着谢渊宁死不屈的模样,心中既愤怒又焦虑。他知道,若是无法让谢渊写下认罪书,一旦周铁与秦飞查到证据,自己和石崇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继续用刑!直到他屈服为止!” 徐靖怒吼道。

狱卒们再次举起刑具,可谢渊已经昏死过去。徐靖无奈,只能下令将谢渊拖回牢房,等待他醒来后再继续审讯。他看着谢渊昏死的身影,心中满是绝望 —— 他没想到,谢渊的意志竟然如此坚定。

周铁与秦飞接到圣旨后,立刻展开查案。他们首先前往诏狱,提审谢渊,却被徐靖以 “谢渊身受重伤,无法审讯” 为由拒绝。

“周大人,秦大人,谢渊在审讯中拒不认罪,大闹牢房,被狱卒制服时受了重伤,此刻正在昏迷中,实在无法提审。” 徐靖拱手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

周铁脸色一沉:“徐大人,陛下已有旨意,授予我二人便宜行事之权,提审谢渊乃公务,你竟敢阻拦?”

徐靖道:“周大人息怒,并非属下阻拦,实在是谢渊伤势过重,恐有性命之忧。若是他在审讯中出了意外,谁也担待不起。不如等他伤势好转后,再行提审?”

秦飞冷笑一声:“徐大人,你以为我们不知道,是你对谢渊动用了酷刑?我劝你立刻让开,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双方僵持不下之际,石崇的亲信、理刑院判官孙平赶到,高声道:“周大人,秦大人,徐大人也是按规矩办事,何必强人所难?谢渊乃重犯,若有闪失,责任重大。不如先核查证据,待谢渊伤势好转后再提审不迟。”

周铁与秦飞深知,此刻与徐靖硬拼,对查案不利。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先退一步,前往谢渊的旧宅,核查那所谓的 “密信”。

可当他们赶到谢渊的旧宅时,却发现现场已经被破坏。原本藏在书架夹层中的 “密信” 不翼而飞,书架上还被纵火焚烧,留下一片狼藉。

“不好,证据被销毁了!” 秦飞脸色大变,“一定是徐靖的人干的!”

周铁沉声道:“看来,石崇党羽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开始销毁证据。我们必须加快进度,在他们销毁所有证据之前,找到确凿的线索。”

就在周铁与秦飞一筹莫展之际,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找到了伪造密信的匠人赵墨,并从他口中得知了真相。

赵墨被带到周铁与秦飞面前,吓得浑身颤抖。在周铁的耐心询问下,他终于说出了实情:“是…… 是理刑院主事让我伪造的密信,他用我儿子的性命威胁我,我实在没有办法……”

赵墨详细讲述了伪造密信的过程,包括所用的墨料、纸张,以及模仿谢渊笔迹的细节。他还交出了自己当时留下的一份底稿,与徐靖之前呈递的 “密信” 对比,笔迹的破绽一目了然。

“太好了!这就是确凿的证据!” 秦飞激动地说道,“有了这份证词和底稿,我们就能证明徐靖伪造证据,构陷谢渊!”

周铁点了点头,道:“我们立刻将这份证据禀报陛下,同时派人抓捕理刑院主事,顺藤摸瓜,挖出更多石崇党羽的罪证。”

可就在此时,一名玄夜卫成员匆匆赶来,禀报说:“大人,不好了!理刑院主事刚刚被人暗杀,尸体已经被焚烧,无法辨认!”

周铁与秦飞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们知道,这是石崇党羽在杀人灭口。看来,这场查案之路,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艰难。

周铁与秦飞将赵墨的证词与底稿呈递给萧桓,萧桓看完后,龙颜大怒。他没想到,石崇与徐靖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敢伪造证据,构陷忠良,甚至杀人灭口。

“欺君罔上,罪该万死!” 萧桓猛地一拍案几,茶水四溅,“传朕旨意,立刻逮捕徐靖,关押在诏狱,由周铁与秦飞亲自审讯!同时,命岳谦加强京营戒备,封锁石崇府邸,防止其狗急跳墙,发动兵变!”

刘玄在一旁道:“陛下英明。此时必须采取雷霆手段,震慑奸佞,才能顺利推进查案,还谢渊清白。”

萧桓点了点头,又道:“另外,传旨将赵墨送往安全之地保护起来,他是关键证人,绝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同时,下令彻查理刑院主事的死因,务必找到暗杀他的凶手,揪出幕后主使。”

圣旨很快传达下去,京营与玄夜卫迅速行动起来。徐靖正在府中与石崇的亲信商议对策,突然被玄夜卫包围。他试图反抗,却被秦飞当场制服,押往诏狱。

石崇得知徐靖被抓的消息后,心中大惊。他知道,大势已去,若不尽快发动兵变,自己也将难逃罪责。他立刻召集核心党羽,下令道:“事到如今,只能拼了!秦云,你率京营第三营突袭奉天殿,控制陛下;其他人随我围攻刑部与玄夜卫北司,救出徐靖,销毁证据!”

秦云接到命令后,心中犹豫不已。他深知,发动兵变是谋逆大罪,一旦失败,便是万劫不复。可他早已被石崇胁迫,家人也被石崇控制,只能硬着头皮领命。

京营第三营的士兵们在秦云的率领下,悄悄向奉天殿移动。而石崇则率领镇刑司旧部,向刑部与玄夜卫北司进发。京城的空气,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一场大规模的兵变,即将爆发。

岳谦得知石崇要发动兵变的消息后,立刻率领京营第一营、第二营,前往奉天殿守护。他按照萧桓的旨意,在奉天殿周围布下严密的防线,严阵以待。

秦飞也率领玄夜卫缇骑,加强了刑部与玄夜卫北司的守卫。他知道,这场兵变,不仅关乎谢渊的命运,更关乎大吴的江山社稷。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阻止石崇的阴谋。

而此时的诏狱中,谢渊从昏迷中醒来。他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嘈杂声,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他挣扎着坐起身,心中满是担忧。他不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兵变,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命运,会给大吴的江山带来怎样的灾难。

萧桓端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神色平静,却难掩眼底的凝重。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等待着石崇兵变的爆发。他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大吴命运的决战,胜则肃清奸佞,还朝堂清明;败则江山易主,生灵涂炭。

内侍匆匆禀报:“陛下,石崇率领镇刑司旧部围攻刑部与玄夜卫北司,秦云率京营第三营向奉天殿进发,大战一触即发!”

萧桓点了点头,道:“传朕旨意,命岳谦与秦飞全力抵抗,务必将叛军全部歼灭!另外,命人将石崇谋反的罪证张贴全城,告知百姓真相,争取民心支持!”

圣旨传出,京城的百姓们得知石崇谋反的真相后,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支援朝廷军队。他们有的送粮送水,有的加入战斗,与朝廷军队一同对抗叛军。

萧桓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传来厮杀声的方向。他知道,自己的决断是正确的。无论这场战斗多么艰难,他都必须坚持下去,为了谢渊的清白,为了大吴的江山,为了天下的百姓。

夜色中,厮杀声震天动地。这场由谢渊案引发的忠奸对决,终于迎来了最终的决战。而身陷诏狱的谢渊,依旧在黑暗中等待着,等待着正义降临的那一天。他的生命,依旧悬在刀尖之上,但他坚信,只要陛下明察,只要忠臣坚守,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大吴的江山终将恢复清明。

片尾

石崇发动的兵变在朝廷军队与百姓的联合抵抗下,陷入胶着状态。岳谦率领京营主力顽强阻击秦云的军队,多次击退叛军的进攻;秦飞则带领玄夜卫缇骑,成功守住刑部与玄夜卫北司,并开始组织反攻,逐步压缩叛军的活动范围;徐靖被关押在诏狱中,周铁与秦飞正对其进行审讯,试图从他口中获取石崇党羽的全部名单与罪证;赵墨作为关键证人,被玄夜卫严密保护起来,成为指证石崇伪造证据的重要力量;谢渊仍被关押在诏狱深处,虽未被救出,但得知石崇谋反的真相后,心中重新燃起希望,身体状况也略有好转。

京城的局势依旧紧张,兵变的胜负尚未可知,但正义的力量正在逐渐凝聚。这场关乎大吴江山命运的决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卷尾语

御书房的彻夜沉思,是德佑帝萧桓帝王生涯中最关键的一次抉择。在忠良与奸佞的博弈中,在民心与权势的权衡中,他最终选择了坚守正义,下令彻查谢渊案,展现了作为君主的审慎与担当。这场抉择,不仅关乎谢渊一人的生死,更关乎大吴朝堂的清明与江山的稳固。

谢渊的功绩昭然若揭,却因石崇党羽的构陷而身陷绝境,被动承受着酷刑与冤屈。他的遭遇,是大吴朝堂忠奸对决的缩影,也深刻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残酷。而萧桓的最终决断,为这场漫长的冤屈带来了转机,也让天下忠臣看到了希望。

石崇党羽的负隅顽抗,发动兵变,试图以武力夺取皇权,最终却陷入了朝廷军队与百姓的联合围剿。这充分证明,民心所向,不可逆也;正义所在,不可挡也。奸佞或许能凭借权势横行一时,却终究无法掩盖真相,无法战胜民心。

这场由谢渊案引发的风波,深刻地影响了大吴的历史进程。它让朝廷认识到了奸佞势力的危害,也让君主明白了民心与忠良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萧桓必将以此为鉴,加强对朝堂的整顿,肃清奸佞余孽,重用忠良贤臣,让大吴的江山更加稳固。

如今,兵变仍在继续,谢渊的命运依旧悬而未决。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正义的力量面前,叛军终将被歼灭,奸佞终将被绳之以法,谢渊的冤屈终将得以昭雪。这段历史,也将永远警示着后人:君主当明辨忠奸,臣子当坚守气节,民心是立国之本,正义是治国之魂。唯有如此,才能守护江山社稷,实现长治久安,不负天下苍生的期盼。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