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出发!去钓鱼鱼!”李逸笑着牵起小兕子兴奋挥舞的小手,一行人沐浴着温暖的晨光,朝着松花江的方向走去。
街道上,车辆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城市在白日里展现出另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路过一个公园时,他们看到许多市民在晨练,有打太极的老人,有跑步的年轻人,还有嬉戏玩耍的孩童,一派祥和安宁。
“阿娘,他们都不冷吗?”小公主
看着那些穿着运动服、额头冒汗的晨练者,好奇地问。在她的小脑袋里,这么冷的天就应该待在暖和的屋子里。
长孙皇后柔声解释:“兕子,活动起来,身体就会发热,就不觉得冷了,你看,大家精神多好。”
她看着这充满活力的景象,心中感触更深。后世百姓,不仅衣食丰足,更有余暇和意识强身健体,这亦是太平盛世的写照。
走了约莫二十分钟,宽阔的松花江面便映入眼帘。
冬日里的松花江,别有一番韵味。江面大部分已经封冻,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宛如一条白色的巨龙静卧在城市之中。靠近岸边的冰面上,已经有不少人影在活动。
“哇!好大的冰面!”李泰惊叹道,“这……这能在上面走吗?不会裂开吗?”
“放心吧,”李逸指着远处江面上活动的点点人影,“江面的冰层很厚,很结实,上面可以走人、滑冰,甚至开车呢。不过我们只在指定的、绝对安全的区域活动。”
他们来到一处专门开辟的冬钓区域。
这里已经搭起了一些彩色的帐篷,不少钓鱼爱好者正坐在小马扎上,守着冰面上的小洞,悠闲地垂钓。
冰镩凿冰的“咚咚”声、人们的谈笑声、还有远处冰面上溜冰孩子的欢笑声,交织成一曲生动的冬日交响乐。
李逸提前预约了场地和装备。他租了一个温暖的帐篷,又领了专用的冰镩、钓竿、鱼饵和小马扎。
“来,青雀,想不想试试凿冰洞?”李逸拿起一个短柄冰镩,递给跃跃欲试的李泰,这种力气活他可不想做。
“想!”李泰兴奋地接过对他来说有些沉重的冰镩,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在一个标记好的位置开始凿冰。
冰屑飞溅,发出清脆的声响,虽然累得小脸通红,但他却干得十分起劲,体验着这前所未有的劳作乐趣。
“兕子看,你阿兄在挖洞洞呢!”公主子被长孙皇后抱着,看得目不转睛。
很快,一个直径约二十厘米的冰洞就凿成了,清澈的江水在洞下微微荡漾。
李逸帮大家穿好鱼饵,放下鱼线,耐心地讲解着技巧:“感觉鱼线往下拽,就是有鱼上钩了,要轻轻地、稳稳地往上拉。”
大家各自找好位置,坐在小马扎上,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冬钓。帐篷里生了小暖炉,并不觉得寒冷。
起初,孩子们还有些急躁,尤其是李泰,隔一会儿就要提起鱼线看看。
但在李逸和长孙皇后的安抚下,也渐渐安静下来,学着耐心等待。
时间慢慢流逝,江面上的风吹过,带着凛冽的清新气息,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周围其他钓友偶尔响起收获的欢呼,更增添了气氛。
突然,长乐手中的鱼竿微微一动,她轻呼一声:“好像……有东西!”
“别急,轻轻拉。”李逸在一旁指导。
长乐小心翼翼地收线,一条巴掌大、活蹦乱跳的鱼儿被提出了水面,在冰面上扑腾着!
“钓到啦!阿姐钓到鱼啦!”小公主第一个欢呼起来,比自己钓到还开心。
长乐看着自己钓上来的鱼,脸上露出了惊喜又有些不知所措的笑容。
长孙皇后也欣慰地看着女儿:“丽质真厉害。”
这第一条鱼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气,连李泰也更加专注地盯着自己的鱼线。
又过了一会儿,李泰也终于成功钓上一条,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连小兕子也在李逸手把手的帮助下,体验了一把拉鱼的感觉,虽然鱼不大,但她抱着战利品让李逸给她拍照时,小脸上满是骄傲。
长孙皇后虽然没有亲自下竿,但她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模样,看着眼前这千里冰封的壮阔江景,看着这寻常百姓也能享受到的冬日闲趣,心中充满了宁静与祥和。
这与在宫中赏雪吟诗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更真实,更接地气,也更能感受到生活的本真乐趣。
“愿者上钩,其乐无穷。”她轻声对身边的李逸说,“后世百姓,能于劳作之余,得此山水之乐,实乃幸事。”
李逸点点头:“是啊,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也需要这样的放松和乐趣。”
他们在冰面上待了近两个小时,收获虽然不多,但体验的过程却充满欢乐。
最后,他们将钓到的小鱼都放回了江中(遵循可持续垂钓的理念),只留下美好的记忆和照片。
离开松花江时,已近中午。阳光正好,照在每个人红扑扑的脸上。虽然手脚有些冰凉,但心里却热乎乎的。
“钓鱼鱼好玩!明天还要来!”小兕子意犹未尽地宣布。
“好,等兕子再大一点,哥哥教你用更厉害的鱼竿钓大鱼!”李逸笑着承诺。
“好呀,好呀,窝要钓大大的鱼!”小公主闻言开心得手舞足蹈,在她看来钓大鱼肯定比钓小鱼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