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琥珀去了二所,四阿哥有差事不在,四福晋身边的白术嬷嬷眼尖当先看见琥珀,立马打发了正说话的宫女,紧走几步上前来笑着问道:“姑姑怎么来了?可是太后有什么懿旨?”
虽然白术年岁大,可如今琥珀是陵容的的心腹,白术也不敢托大,琥珀对她点点头:“太后吩咐奴婢来见四福晋,是有些差事。”
三阿哥和董鄂氏还有李氏住在头所,四阿哥和富察氏还有青樱住在二所。两位阿哥都是雍正十年成的亲,当年李氏就生了庶长子永坤,十一年的时候,董鄂氏和富察氏都有了身孕,只不过董鄂氏生了嫡子,富察氏生了长女,可出生后就夭折了!
还是陵容指了嬷嬷下来照料了她一阵,青樱虽然有着太皇太后的宠爱,可到底谨慎,她额娘也暗中和她说了几句,女子年幼身子尚未发育完成,过早有孕只怕是保不住!
再加上她亲眼见了福晋富察氏的经历,心里越发有些担忧起来。好在富察氏仔细保养了一段时日,于雍正十三年又有了身孕,可不巧遇上国丧,还是两宫体谅,这才保了嫡长子平安出生。
如今尚在丧期,青樱也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无奈只能打听了不少养生的方子,一直暗中调养着。
琥珀进去内殿的时候,四福晋富察氏正抱着永琏,见是琥珀来了,富察氏也有些惊讶,心中过了一遍近日来陵容的动静,这才心下稍安。
琥珀笑着行了礼:“奴婢请福晋安。”
“姑姑怎来了?”
琥珀这时收敛了几分笑容说道:“是甄太嫔在园子里病了,太后打发奴婢来福晋这儿要个人。”
富察氏一听眉头微皱,甄太嫔?她心里一动,这位太妃自打先帝去了就长住园子,胧月也不许她教养,瞧着倒像是发配在外的模样,怎么好端端又得了病?太后又想要自己身边的谁?这可像是烫手的山芋。
因此富察氏谨慎问道:“不知是……?”
琥珀连忙说道:“是侧福晋。”
富察氏更是惊讶几分:“青樱?”
“正是,侧福晋在宫中日久,与甄太嫔也见过几回,到底是先帝的妃嫔,又是公主的生母,身份自然贵重,因此太后这才想着让侧福晋去园子里走一遭。”
富察氏心里存着疑问,青樱确实早早入宫当了萨仁的伴读,为人聪慧伶俐,自然的了两宫的喜爱,只不过碍于身份这才屈尊当了侧福晋,好在自打她与四阿哥成亲后,青樱算是安分,二人算是井水不犯河水,这才一直相安无事。
那么太后此举莫非真是这样简单不成?富察氏想着太后从前的过往,心里越发觉得此事定有隐情。
只不过她不敢违逆陵容的意思,于是对白术说道:“去请青樱过来。”
青樱早起做了保健操用了饭,正安心做着衣裳,白术进来行了礼,见那衣裳就明白过来,青樱正是在给永琏做衣裳,心里这才满意几分。
“侧福晋,太后身边的琥珀姑姑来了,甄太嫔急病,太后点了您去园子照料。”
青樱听了有些疑惑,只不过当着白术的面,想了想她就开口:“甄太嫔是先帝妃嫔,福晋是去不得的。到底算是长辈,三阿哥身边的李氏病着,想来太后这才点了我去照料。”
白术心里一动,青樱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
甄太嫔即便得了先帝宠爱,可也不过是嫔位的后妃罢了,福晋可是嫡妻,怎么能去照料庶妃?三阿哥身边的李氏是宫女出身,为人小心谨慎过了头,若是甄太嫔真有个三长两短,又怎么能靠的住她。
白术暗中打量青樱,因为在孝期,青樱浑身不戴半点首饰,穿着素雅,瞧着倒是多了几分沉静的气质,坐在那里收拾物件倒是像几分福晋。
青樱去了正房,琥珀见她来了对她行了礼,青樱又给富察氏行礼,富察氏点点头:“想来嬷嬷和你说了,既然太后钦点了你去当差,你要谨慎稳重。”
“是,臣妾明白。”
琥珀这时就说:“甄太嫔急病,园子里没个主事的人,太后吩咐奴婢今儿就随您一道去园子里安顿。”
富察氏又说:“去吧。”
等琥珀和青樱下去收拾,富察氏问白术:“这事不对,不过是个太嫔,太后怎么会让青樱前去,园子里有管事,即便青樱去了又能如何?”
白术神情严肃几分:“福晋这话在理,奴婢瞧着倒像是让侧福晋去办什么差事?”
“只不过太后规矩森严,只怕是打听不出来什么。”
富察氏笑了笑:“太后行事自有章法,这事且随她去。前几日我听宫中有传言,似乎太后有让三阿哥和四阿哥出去开府的念头。”
白术一惊:“福晋这可不是小事。”
“仔细隔墙有耳。”
富察氏神情晦涩,半晌后才说:“随我去头所坐坐。”
青樱这边收拾妥当,琥珀禀告了陵容,陵容见宝娟似乎有话想说,这就笑着开口:“宝娟你回来当差,宝雀却还在园子里,你们也有几年未见了,既然如此,你也随着去一趟。”
宝娟听了行礼应下,陵容这时想了想就说:“哀家听说红红病了,琥珀今儿去了亲自去瞧一瞧甄太嫔和红红,明儿再回来。”
“至于宝娟,你就留在园子,甄太嫔那里有青樱照料,红红那儿你多费心。”
琥珀和宝娟听了都是神情一肃,二人相视一眼,心里都有些惊讶。陵容就又说:“你们是旧人,自然明白当年的旧事。小心谨慎些,莫要露了痕迹出来。”
等青樱见宝娟也要去园子,心里有了疑惑,可也只能压下。去了时候,三人先去了甄太嫔住处,又问了随行的太医,甄太嫔这病是心病,急怒攻心,胧月满脸关怀看着甄太嫔,甄太嫔不由落下泪来。
等琥珀和宝娟一走,青樱又顿了顿就说:“臣妾听管事说太嫔病中还出门几回,这倒是不利养病,太后既然点了臣妾来照料太嫔,太嫔还是在此安心养病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