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和赵伯带来的消息,如同阴云笼罩了小院,但并未能摧垮院中人的意志。相反,一种同舟共济、抵御外侮的凝聚力,在顾言、沈星晚乃至懵懂的念初之间悄然生成。
顾言不再仅仅是沉默地等待。他开始更系统地整理工棚内的工具和材料,将一些过于珍贵或不便示人的物件,转移至更为隐蔽稳妥之处。他甚至带着沈星晚和念初,熟悉了小院后山几条少有人知的隐秘路径,以备不时之需。他的动作依旧沉稳,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和警醒,如同一头守护领地的孤狼。
沈星晚则更加沉静。她将对外界风雨的担忧,全部转化为提升自身技艺的动力。她不再仅仅满足于修复与制作,而是开始尝试着,将自己对“道”的理解,融入到手下的每一刀、每一刨之中。她反复练习着顾言教导的所有基本功,将“稳、准、匀”的要求刻入骨髓;她更深入地钻研那卷殿宇结构图和浑仪模型,试图从宏观的力学平衡中,领悟更深层次的守护之道。
她知道,真正的守护,不仅仅是武力上的对抗,更是技艺与心性的绝对强大。只有自身足够坚实,才能成为顾言可靠的臂助,才能护住他们共同珍视的这片天地和那份传承。
这日,她向顾言提出了一个想法。
“顾老师,我想……为‘玄天青’制作一张琴桌。”
顾言有些讶异地看着她。琴桌看似简单,但要真正配得上“玄天青”这般具有灵性的古琴,却绝非易事。它不仅需要稳固,更需要与琴的气韵相通,方能不压琴音,不损琴魂。
“你想怎么做?”他问道,目光中带着探究。
沈星晚走到工棚一角,指着那几块之前顾言带她从后山溪涧旁找回的、形态奇崛的阴沉木料和那块巨大的、用作金丝楠木大案托泥的紫榆木根料剩余部分。
“我想用它们。”她的眼神明亮而坚定,“阴沉木历经劫难而不朽,其性沉静坚韧,可为琴桌腿足,取其‘定’意。紫榆根料虬劲有力,曾托举千钧,取其‘承’意。我想做一张……能与‘玄天青’共呼吸、同振动的琴桌。”
她的想法大胆而富有创意。用这些充满自然野性力量、本身就蕴含“守护”意象的木料,来制作一张承载“玄天青”的琴桌,这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种宣言。
顾言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激赏。他没有反对,只是点了点头:“好。需要什么,自己取。”
获得了顾言的支持,沈星晚立刻投入了工作。她先是对着那几块形态各异的阴沉木和紫榆根料沉思了许久,用手抚摸,用工具敲击倾听,在脑海中勾勒着它们组合在一起可能形成的最终形态。她没有绘制精细的图纸,只是用炭笔在木料上勾勒出几条关键的定位线和大致轮廓。
然后,她拿起了斧凿。
这一次,她的斧法不再是学习顾言时的模仿,而是带上了属于她自己的韵律。她的力道或许不如顾言刚猛,却更加灵动和富有韧性。她不再试图去完全驯服这些桀骜的木料,而是像一位知音,引导着它们自身蕴含的力量和形态显现出来。
她将一块形如苍龙探爪的阴沉木作为琴桌的前左足,取其动势与稳定;将另一块状若磐石稳坐的作为前右足,取其沉静与厚重。后方的两足则选用了形态稍显收敛、却内蕴劲力的料子。四足形态各异,却暗合四象平衡之理。
而作为桌面的托泥(或称“拦水线”),她则巧妙地利用了那块紫榆根料天然盘旋扭曲的形态,稍作修整,使其如同从地面生长出的虬根,自然而有力地将四足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稳固而充满生命力的基座。
接下来的榫卯结合,更是倾注了她的全部心力。她没有使用常见的直榫或燕尾榫,而是借鉴了浑仪中某些多维转动的枢纽结构,设计了一种更加复杂、允许多个方向微小形变以分散应力的异形榫卯。制作这些榫卯,需要极高的空间想象力和精准度。
顾言大部分时间只是在一旁沉默地看着,任由她自由发挥。只在某个榫卯内部角度处理得稍显滞涩时,才会拿起刻刀,在她设计的雏形上,轻轻修改一个微小的弧度,瞬间便让整个结构变得顺畅无比。他的点拨,总是在最关键处,如同画龙点睛。
沈星晚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暂时忘却了外界的烦忧。当她将最后一块桌面(选用了一块质地细腻、纹理如水的陈年柚木)与那充满力量感的基座完美结合时,一张造型古拙奇崛、气韵沉雄磅礴的琴桌,赫然呈现!
琴桌四足如龙蟠虎踞,托泥似根生大地,桌面光滑如镜,与基座的野性形成巧妙对比。整体看去,它不像一件家具,更像一件浑然天成的根雕艺术品,充满了守护的力量感与不朽的生命力。
沈星晚和顾言一起,将这张新做好的琴桌安置在工棚内“玄天青”的旁边。
当那张流淌着玄青色光泽、清越灵动的古琴,被郑重地安放于这张沉雄奇崛、仿佛扎根于大地的琴桌之上时,奇妙的景象发生了!
“玄天青”那原本内敛的光华,似乎与琴桌沉静的气场产生了某种无形的交融,变得更加深邃悠远。而琴桌那野性的力量感,在古琴的映衬下,也仿佛被赋予了灵性,变得含蓄而高雅。
两者一灵一动,一沉静一磅礴,却完美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又充满力量的画面。
仿佛一位身着玄青深衣的雅士,端坐于龙虎护持的磐石之上,即将抚琴问天,气度非凡。
沈星晚看着眼前这由她亲手缔造的和谐,胸中豪情激荡。这张琴桌,不仅仅是“玄天青”的承载之物,更是她心境的写照,是她守护之意念的凝聚!
顾言的目光也久久停留在琴与桌之上,眼中充满了震撼与赞叹。他伸出手,轻轻按在琴桌那紫榆根料制成的托泥上,感受着那坚实而充满弹性的质感,又拨动了一下“玄天青”的宫弦。
“嗡——”
琴音响起,比以往更加沉雄浑厚,余韵在工棚内回荡,仿佛得到了琴桌的加持,变得更加悠长而稳定!
“好!”顾言收回手,看向沈星晚,目光灼灼,只吐出一个字,却已包含了最高的赞誉。
他明白了她的用意。
以阴沉之木定根基,以虬劲之根承重托,以异形榫卯应万变。
这张琴桌,本身就是一道无形的壁垒,一首无声的战歌。
它在告诉所有觊觎者,他们所守护的,不仅仅是技艺与传承,更是一种扎根于天地、不屈不挠的精神。
沈星晚迎着他的目光,嘴角扬起,眼中闪烁着如同“玄天青”漆面下那幽深青华般的光芒。
风雨欲来,他们已铸盾在手。
以琴为心,以桌为盾。
静待,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