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兴帝颁布诏书,张贴告示,昭告全国,要举大夏之力出兵草原和契丹人决一死战几日后。
也是沈烈派人从京师向中原天剑宗,江南天师道以及陈敬之传递消息十天后——
向百川率领罗万钧,程万里,秦天柱,以及卢照青为首的风林火山四将,还有一众将门弟子率先赶到了京师。
这三年里,天剑宗在向百川的带领下,已逐渐恢复元气。
尤其是将门,一直在为大夏出兵草原积蓄力量。
接到沈烈的消息后,众人意识到多年来的韬光养晦后,今日终于到了亮剑的时候,便马不停蹄赶了过来。
在向百川抵达京师的五天后,叶灵真和邋遢道人还有一众天师道弟子,先陈敬之一步抵达了京师。
毕竟陈敬之还要组织南方士兵,还需要一段时日。
而邋遢道人听说沈烈终于下定决心出兵草原,激动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天师道和密宗百年来的世仇,早就这一天能够彻底了解双方百年恩怨。
邋遢道人接到叶灵真送来的消息后,也立即召集门内弟子,一齐北上。
天师道擅长医术、阵法,不仅可以作为随军军医,也能在和密宗高手交手时,利用阵法封印对手。
沈烈出城,亲自将邋遢道人等天师道弟子迎入京师。
两人自从三年前在京师一别后,就一直再未见过。
“沈老弟,别来无恙啊。”邋遢道人眯着眼笑道。
“前辈,别来无恙。”
沈烈也不由得笑了起来,这邋遢道人四处云游,逍遥快活,看着还是和三年前一样的老。
以天师道超世的医术,这邋遢道人当日和密宗武神那一战时受的伤,显然痊愈的差不多了。
等他带着邋遢道人回到自己府上时,向百川已经在大堂里等候多时。
沈烈一进了大堂,就给向百川介绍道:“向大人,这位就是天师道道颠前辈。”
向百川拱手恭敬道:“晚辈向百川,见过前辈。”
邋遢道人嘿嘿一笑,随意摆了摆手,表示不必拘礼。
“向老弟,你当年在埋骨川力挽狂澜,三年前又在云州抵御十数万突厥大军进攻,当真是大夏一代名将啊。”
“你我虽非同门,但我门中人对你也是赞不绝口哇!”
向百川微微点头,“前辈过誉了,天师道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我宗也钦佩得很。”
说话间,邋遢道人打量了向百川几眼,顿时眉头微微一皱。
接着快步上前,不由分说拉着向百川坐下,给他号起了脉。
向百川微微一愣,没想到这老前辈倒是干脆利落。
沈烈也一直担心向百川的病情,当初叶灵真诊断向百川命不久矣。
但向百川硬是又挺过了三年,此时正好趁着邋遢道人也在此,看看有没有法子能够根治向百川的病情。
邋遢道人先给向百川号了号脉,随后叫过了一旁的叶灵真。
“灵真,你当初给向大人开的是那几味药?”邋遢道人缓缓问道。
叶灵真稍作思索,接着流利地将三年前给向百川开的药方一股脑说了出来。
“嗯——”邋遢道人捋着胡子,不住地点头。
“不错,你用药已有相当火候了。”
但随即邋遢道人又看向了向百川,面容沉重道:“向老弟,除了灵真的医术外,还要多亏你吉人天相,才能延寿至今,但此次出征草原,路途遥远不说,还要和蛮子血战,以你的伤势,怕是...”
向百川神色平静,沈烈知道,这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坦然。
显然他对自己此次出征草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已经十分清楚。
“前辈的意思,晚辈心领了,但捐躯赴国难,正是我将门立身之本。”向百川缓缓道。
“十数年前,埋骨川一战,数十万大夏忠魂埋骨他乡,此仇,百川誓不敢忘!”
众人见到向百川视死如归,已然抱着必死的决意,知道再劝说也是徒劳无功,便就此作罢。
随后几人便商量起了此次的出兵计划。
沈烈命家丁将一幅辽阔的地图悬挂在了大厅中央。
罗万钧一众将门子弟,还有石开王小虎等人,全部静静站在大厅四周,望着大厅中的地图。
“此次出兵草原,我打算兵分三路,分别为西路,中路,东路三军。”
沈烈指着地图上的长城说道:“其中东路军,出居庸关,走野狐岭进入草原,中路军则从大同,过杀虎口进入草原。”
“最后的西路军,则出兵云州,从云山关北上,这三路大军相距不远,能够互相照应,只要一方发现契丹主力,其余两军便赶来包围。”
邋遢道人虽然不懂兵法,但多年来游历南北,见多识广,也知道沈烈说的这三路出兵关隘,都是古时中原王朝出兵漠北的几条主要通道。
向百川同样点了点头,这三年来,沈烈和向百川一直书信往来不断,商量着北伐事宜。
这三条路线是两人共同商议出来的结果。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几人说完进军路线之后,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这十数万大军的粮草和军饷问题了。
三年来,虽然大夏抄了一大批贪官士族,又整理了赋税,国库可谓充盈。
但这十数万人士兵北伐所需的军需粮草,仍然是个天文数字,必将举大夏全国之力。
而且只能胜,不能败。
有了十数年前埋骨川一败之后,大夏便已是半死。
这次北伐若是再失败,那大夏的国运也就彻底走到尽头了。
所以一说到粮草均需问题,众人又都谨慎起来。
但和众人相比,沈烈却显得轻松不少。
“粮饷问题,我已有办法解决,如果不出意外,不出半个月,大家就不用担心了。”
见沈烈卖起了关子,众人直急的抓耳挠腮。
果然十几天后,陈敬之率领南方军队从水路一路北上,很快便抵达了京畿附近。
而随大军一同前来的,还有上百艘巨型商船。
沈烈等人等在运河码头边上,只见上百艘巨型商船的旗帜之上,皆书大大的“范”字。
只见范离站在船首,拱手向岸上众人喊道:“沈大人,诸位大人,范某带粮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