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头,黑色的秦字大旗取代了赵贲的判旗,迎风猎猎作响。城内秩序在秦军高效的管理下迅速恢复。
李靖站在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城楼上,目光锐利,并非因初定扬州而丝毫松懈。他深知,东境内还有一股敌人需要解决。
“杨再兴!”李靖沉声喝道。
“末将在!”浑身煞气未散的杨再兴踏步上前。
“着你即刻率领本部铁骑,出东临城,与魏武第二军团汇合!目标,东临城下那五万周军先锋!不必强求全歼,但要给我狠狠打,打出我大秦的军威,务必将其击溃,赶回淮河三郡!若能擒杀其主将,记你头功!”
“末将领命!”杨再兴眼中战意熊熊,抱拳领命,转身便大步流星地下城点兵而去。铁蹄铮铮,如同死亡的鼓点,朝着东临方向席卷而去。
李靖看着杨再兴的背影,对身旁书记官道:“拟写书信,送往石林城,呈交司徒易。就说,”
“王爷深谋远虑,忍辱负重,方使东境拨乱反正,免于战祸。现今我军已肃清扬州,整饬秩序。为安民心,定大局,彰显东境归属大秦之正统,恳请王爷于三日后移驾扬州。届时,我大秦皇帝陛下之封赏恩旨亦将抵达,于城内举行盛大仪式,公告东境,正式归附大秦!”
这既是尊重,也是要将司徒易这位关键人物请到明面上来,彻底安定东境人心。
一系列命令有条不紊,既有对外敌人的打击,也有对内部人心的迅速安抚。李靖用他高效而全面的行动,向所有人展示着大秦不仅拥有无敌的兵锋,更具备安定天下的能力!
三日后,扬州城。
晨光如同融化的金箔,洒在这座历经战火与繁华的古城之上。往日喧嚣的市井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一种庄重而压抑的气氛笼罩着全城。青石板街道被清水反复冲刷,不见一丝泥泞。
街道两侧,每隔十步便肃立着一名士卒。左侧是身披玄黑甲胄、手持长枪的大秦锐士,他们面色冷峻,眼神如鹰,如同一道沉默的钢铁长城,散发着帝国无情的威压。右侧则是刚刚经历易帜的东境守军,他们神色复杂,有解脱,有茫然,也有一丝遗憾,默默地注视着这片他们曾经守护,如今却要拱手相让的土地。
城中央的广场上,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巍然矗立。黑色的秦字大旗与象征司徒易的东境帅旗并列飘扬,在风中猎猎作响。台下,大秦官员与东境降臣泾渭分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较量。
吉时已到,号角长鸣。
首先登上高台的,正是大秦使团的核心,大秦皇帝陛下的兄长——文王,萧照轩。
他并未身着戎装,而是一袭绣有玄鸟暗纹的深紫色王袍,步履从容。其面容与秦帝有几分相似,多了几分儒雅与沉稳。然而,那双眼眸中蕴含的深邃与威仪,却让人不敢直视。
文王的亲自到来,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强烈的政治信号,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受降,更是大秦对整个东境的重视。他的出现,让在场的所有东境官员心中都为之一凛,随即涌起的是一种被尊重的情绪。
随后,今日的另一位主角——司徒易,缓步登台。
他褪去了昔日大楚的主帅铠甲,换上了一身大秦正式的红色公爵常服,虽依旧挺拔,但眉宇间难掩连日来的疲惫与沉重。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跟随他多年的部将,看到他们眼中的不甘与忧虑,心中亦是一阵刺痛。但他深知,大势已去,为将者,当为麾下将士与一方百姓谋一条生路。
仪式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正式开始。
礼官高声宣读受降诏书,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众人的心头。当念道“东境全军,愿留者,编入各军,愿去者,发放路费,解甲归田;各级官吏,留任察看,司徒易封归命公,按王爵供例,赐宅帝都”时,台下隐约传来一声声压抑的叹息。
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两名司徒易的亲兵手捧一个紫檀木托盘,步履沉重地走上高台。托盘之上,覆盖着明黄色的锦缎。行至台中央,亲兵单膝跪地,将托盘高高举起。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此。
司徒易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缓缓揭开了锦缎。托盘上是大楚东境统帅的虎符、印绶,以及那柄伴随着他征战多年的‘镇岳’宝剑。
朝阳照射在虎符和剑鞘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司徒易的手在空中微微停顿了一瞬,仿佛在与过去的荣耀和权力做最后的告别。
随即,他双手将托盘奉上,面向文王,深深一躬,声音沉凝:“败军之将,大楚司徒易,谨率麾下将士,献上符印兵权...归顺大秦。望大秦皇帝陛下,善待东境军民。”
萧照轩上前一步,并未立刻去接那象征权力的托盘。他先是伸出双手,稳稳地托住司徒易的手臂,将他扶起。
“归命公深明大义,免去干戈,使万千生灵免遭涂炭,此乃大功于天下,何言‘败将’?”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清晰地传遍全场,“陛下与本王,皆感念归命公之诚。东境既入大秦,便为大秦子民,陛下必一视同仁,永享太平。”
这番话,不仅是说给司徒易听,更是说给所有东境子民听。
随后,萧照轩才从托盘中取过虎符与印绶,交由身后的内侍。他的目光落在那柄‘镇岳’剑上,却并未拿起,而是对司徒易说道:“剑,乃一将之胆魄。赐剑跟随归命公多年,便请继续佩戴。望他日,能为天下之安定,再立新功。”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不收缴降将的佩剑,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和荣宠!
司徒易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化为深深的动容,他再次躬身,这一次,带着更多的真心:“司徒易...谢过文王殿下恩典!”
萧照轩微微颔首,随即面向全场,高高举起了那枚东境虎符。
“自即日起,东境之地,入大秦版图!所有弃暗投明的将士,过往不咎,一视同仁!望尔等谨记皇恩,恪尽职守,共保山河安定!”
“礼成——!”
礼官悠长的唱喏声,伴随着雄浑的号角,再次响彻云霄。
阳光下,玄鸟旗迎风怒展。东境,自此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