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城下,战况激烈。管承采纳了都市牛利的建议,利用水军火铳手在海上舰船的掩护下,对城头守军进行精准打击。那如同索命梵音般的火铳声接连响起,铅弹呼啸,城头上试图露头放箭或投石的叛军士兵,不断有人中弹倒下,惨叫着从墙头跌落。木石结构的寨墙根本无法提供有效防护,守军的士气与人员都在持续消耗。
守城主将大山津见在城头看得目眦欲裂。他虽是猛将,却也是第一次亲眼见识火铳在实战中的恐怖威力。这种超乎想象的远程杀伤,让他意识到单纯死守只能是坐以待毙。
“不能再等了!马队集合!随我出城,踏平那些放冷箭的鼠辈!”大山津见怒吼一声,决定发挥己方骑兵的优势,冲出城去,一举冲垮北汉军阵型,特别是那些威胁巨大的火铳手。
城门轰然打开,大山津见一马当先,率领着数千叛军马队,如同决堤的洪水,咆哮着冲向海岸边列阵的北汉军,目标直指那些正在装填弹药的火铳手!
这突如其来的骑兵冲锋,速度极快,瞬间就拉近了距离。管承见状,急忙下令:“弓箭手上前,仰射!阻滞敌军骑兵!”
然而,命令下达需要时间,弓箭手就位、张弓、抛射亦需要时间。叛军马队已然冲至近前,箭矢虽造成了一些伤亡,却未能有效阻止其冲锋的势头。眼看凶悍的叛军骑兵就要撞入火铳手那单薄的队列之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猛地策马冲出,正是横水将军都市牛利!他深知火铳手一旦被骑兵近身,必将遭遇屠杀,后退更是死路一条。他高举北汉制式长枪,对着有些慌乱的士兵们高呼:
“弟兄们!敌军已至眼前,后退即是死路!唯有死战,方有生机!随我杀——!”
这一刻的都市牛利,神情决绝,目光坚定。回想当年,他作为邪马台使臣,初次踏上北汉土地时,还曾因被留下协助造船而心怀忐忑。但近十年来,他亲眼见证了北汉的强盛与文明的繁华,那井然有序的市井、安居乐业的百姓、远超故国的技艺,早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他逐渐将这里视为了第二故乡,真心效忠于赏识并重用他的皇帝吴权,将自己视为北汉的一员。这横水将军的职位,不仅是一个官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
此刻,正是他报效知遇之恩,践行军人职责之时!
他催动战马,义无反顾地率先冲入了叛军马队之中!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左挑右刺,凭借着胸中一股血气与多年历练的武艺,竟接连将好几名叛军骑兵刺落马下,一时间勇不可当!他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周围的北汉士兵,纷纷鼓起勇气,结阵迎敌。
正在冲阵的大山津见,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在敌阵中奋勇冲杀的身影,竟是昔日的同僚都市牛利!新仇旧恨瞬间涌上心头,他勃然大怒,催马直取都市牛利,口中怒骂道:
“都市牛利!你这背弃祖宗的叛徒!卖国求荣的无耻之贼!拿命来!”
都市牛利闻声,见是大山津见杀来,毫无惧色,挺枪迎战:“大山津见!尔等囚禁女王,祸乱国家,才是真正的国贼!我今弃暗投明,乃顺天应人!”
两人顿时战作一团。刀来枪往,火星四溅!大山津见力大刀沉,武艺本就高出都市牛利一筹;而都市牛利全凭一股血勇之气支撑。战至数合,都市牛利气力不继,招式渐乱。大山津见瞅准一个破绽,手中斩马刀带着凄厉的风声,猛地一记斜劈!
“咔嚓!”都市牛利手中的长枪被硬生生斩断!刀势未尽,狠狠地劈在了他的胸膛之上!
“呃啊——!”都市牛利一声惨呼,鲜血狂喷,整个人被巨大的力量从马背上劈飞出去,重重摔落在地,当场气绝身亡!这位最终选择效忠北汉的倭国将领,以最壮烈的方式,战死沙场,践行了他的忠诚。
“牛利将军!”远处中军的管承,亲眼目睹都市牛利战死,不由得失声痛呼,心中涌起巨大的悲恸与怒火。都市牛利跟随他多年,协助督造水师,出力甚多,早已不只是下属,更似友人袍泽。
“全军进攻!为都市将军报仇!杀——!”管承双眼赤红,嘶声怒吼,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霎时间,上万北汉步骑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如同愤怒的潮水,向着刚刚撤回、阵脚未稳的叛军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猛攻!
大山津见刚斩了都市牛利,还未及喘息,便见北汉全军压上,声势骇人。他心知野战中难以抵挡北汉军的兵锋,不敢恋战,急忙率领马队,在步卒的掩护下,仓皇撤回四国城内,紧闭城门。
城下,只留下都市牛利渐渐冰冷的尸体,以及弥漫不散的血腥气。他的战死,虽然未能阻止叛军回城,却以其忠勇,激励了北汉军的士气,也为后续的攻城战,染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