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竟然真的胜了!”
苏长歌这会自然也收到了消息,口中啧啧不已。
“这小子还真是了得,原以为只是有些文采,结果,一会诸葛连弩,一会毒火罐,不得了不得了……”
剑三也道:“许大人确实天纵奇才,听说诸葛连弩发挥了极大作用,这才致使西夏大军寸步难进。”
“如今两国结盟已经达成,偏头关也被拿下,西夏大军又被阻挡在外,我朝局势已经大为改观……”
之前景朝的处境极为被动,三国盟约受制于两国,被压得喘不过气,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两国互通商贸,又成功夺取偏头关,挡住了西夏的攻击,彻底掌控了主动权,再也不像之前那么被动。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景朝的处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形势一片大好。
关键这一切,都和许夜有关。
前线是因为他的诸葛连弩,偏头关是在他的帮助下,助杨傲君拿下的,两国结盟更是他一力促成的。
苏长歌都忍不住眼眸放光,口中道:“这臭小子,这次真让他装到了……”
似乎是预见了许夜趾高气扬的样子,他有些不爽的撇撇嘴。
但随后又像是想起什么,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神色。
剑三道:“经此一役,又有太子殿下一心家国,景朝未来必然蒸蒸日上……”
苏长歌下意识点点头,看似也颇为期待。
这些年,为了改变景朝现状,摆脱三国盟约,一行人可谓是不遗余力。
而如今,终于如愿,可想而知。
不过,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
苏长歌想了想问:“七皇子那边情况怎么样?”
剑三道:“回世子,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
苏长歌皱眉道:“不应该啊!账本已经漏给他了,之前也查的风风火火,怎么突然没消息了?”
所谓账本,自然是许夜离开前留下的,有关长生殿的账本,里面有很多问题,直指二皇子赵康和工部尚书江长远。
得到账本后,七皇子一开始动静确实不小,但如今慢慢没了消息,这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
剑三道:“确实有些奇怪。”
“不过,长生殿那边的修建并没有停,七皇子好像弄到了银子。”
弄到了银子?
苏长歌拧眉,随即摇头,“不应该啊!从哪弄银子?而且,这不是一笔小数字……”
剑三想了想,“会不会他们私下达成了什么?”
正当二人疑惑时,门外一道急切的声音突然响起,“哥!”
伴随着声音,苏七七走了进来,“哥!这都几天了,怎么还没动静,你到底有没有上书?”
……
“恭喜陛下,我军大败西夏,偏头关又被拿下,加上两国结盟,我朝再无后顾之忧。”
“不错!陛下英明,三国局势彻底扭转,我朝必将蒸蒸日上。”
“恭喜陛下!”
“……”
此刻,朝堂之上,同样是欢呼一片。
也难怪,连接传来好消息,且都是天大的好消息,往常做梦都梦不到的,而如今一来就是三个。
大败西夏,拿下偏头关,与北周结盟成功,且迎娶大周公主,这一件件,放在往日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如今全部达成,直接扭转了三国格局,不欢呼才怪了。
赵天行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好!好!”
口中更是连说了几个好字。
“这次能够击败西夏,多亏了太子殿下运筹帷幄,事先安排,兵将法也起到了极大作用,让军队一改颓废。”
“不错!不光击退西夏,也是因为太子殿下力排众议,重用杨傲君,这才成功拿下偏头关。”
“太子殿下知人善用……”
“……”
一时间,大殿内各种附和的声音。
不奇怪,这几件事本身就很解气,加上太子一直处理政务,这么好的机会,下面的人自然不忘奉承。
七皇子赵靖眼眸闪烁,随即出列道:“父皇,这次大败西夏和拿下偏头关,太子都功不可没,儿臣认为该重赏。”
二皇子赵康也出列道:“儿臣附议,景朝处境得以改变,摆脱三国盟约,太子居功至伟,必须重赏!”
工部尚书江长远道:“两位皇子所言甚是,三国盟约被破,我朝再也不用每年向北周西夏送去大量财物,京都上下无不称颂太子殿下。”
“不错!民间都称颂太子有明君之资。”
“……”
朝堂之上,一众官员原本就对太子称颂不已。
如今连两大皇子都开口了,其它官员更不用说,各种吹捧的声音。
太子一系也是个个振奋不已,开玩笑,毕竟太子乃一国储君,如今又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可能不高兴。
曾布也不例外,脸上满是愉悦神色,但随着众官员的话,脸色慢慢有些不一样了。
下意识,他看向赵天行。
只见龙椅之上,赵天行原本欢快的神色,也慢慢拉了下来,目光扫过大殿。
口中道:“太子确实干得不错,功不可没,至于赏赐……”
太子赵恒连忙出列,道:“父皇,儿臣不敢居功,这一切都是因为许大人和杨将军,以及前线的将士。”
“许大人力主结盟,并筹备结盟方案,成功出使北周,助杨将军拿下偏头关,助前线击退西夏大军,居功至伟。”
“杨傲君骁勇善战,料敌先机,拿下偏头关,开创我景朝近二十年未有之战绩,同样功勋卓着。”
“还有前线将士,奋勇杀敌,不畏生死。”
“儿臣以为,要赏赐应该赏赐他们,也必须赏赐他们,因为他们才是我景朝的国之栋梁。”
“……”
“太子谦虚了,太子知人善用,同样功不可没。”
“不错!没有太子的信任,许大人和杨将军也无用武之地,尤其是杨将军,太子力排众议……”
“太子殿下高风亮节,一心为公,眼里只有下面的人,实乃明君之资,有太子在景朝就有希望。”
“不错!许大人和杨将军当赏,前线的将士当赏,太子殿下更当赏。”
“臣附议!”
“……”
朝堂之上一片附和声。
然而,赵天行的脸却慢慢变得有些阴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