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拜不花紧锣密鼓地装备部队,摩拳擦掌准备一雪前耻之际,草原上的政治风向,却在镇朔军有意识的引导下,悄然发生着转变,
赵铁鹰率领的商队,进一步加大了对克烈部,蔑儿乞部以及其他中小部落的贸易力度,
不仅价格优惠,还带来了更多种类的商品,甚至包括一些草原贵族喜爱的奢侈品,
同时,镇朔军官方正式派出了级别更高的使者,携带贺烽措辞恳切,礼单厚重的亲笔信,逐一拜访这些部落的首领,
明确传达“共享太平,互通有无,共御强敌”的理念,
在克烈部首领忽儿札胡思那的华丽大帐内,镇朔军使者端起马奶酒,意味深长地说道:
“尊敬的忽儿札胡思首领,不知您可曾听闻?乃蛮部的太阳汗,近日似乎得到了一批来历不凡的馈赠,尤其是……那些足以武装数千勇士的兵甲,”
忽儿札胡思目光微微闪烁,他安插在王庭附近的耳目,确实传回了一些模糊的消息,但不及使者说得如此确切:
“哦?竟有此事?太阳汗倒是好运气,”
使者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深意:
“好运气?或许吧,只是首领不妨想想,如今谁能,谁又愿意如此慷慨地支援乃蛮部?金国自身困于显德府之围,财政捉襟见肘,何以突然大方若此?无非是重演故伎,欲驱使我草原英勇的儿郎为其火中取栗,自相残杀,他们好坐收渔利罢了,我家王爷常言,天地广阔,足以容纳万族,汉,蒙,奚,渤海,皆可在这片土地上和平共处,共享商路之利,共御外来之侮,而非如某些势力般,只知掠夺,压榨与利用,”
这番话,就像是重锤,敲在忽儿札胡思的心上,
他与拜不花打交道多年,深知其贪婪霸道,与之结盟无异于与狼共舞,
金国远在东方,素无信义,更加不可倚靠,反观镇朔军,虽然强势,但自通商以来,价格公道,交易守信,从未恃强凌弱,
给出的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两相比较,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王爷高瞻远瞩,心怀仁德,令人敬佩,”
忽儿札胡思举起酒碗,语气郑重了许多:
“请使者转告王爷,我克烈部,愿与镇朔王永结友好,互通贸易,至于乃蛮部与金人之事……我部自有分寸,”
这已是明确的表态,虽未直接对抗乃蛮,但划清了界限,
在蔑儿乞部,类似的场景也在上演,首领脱黑脱阿对所谓的金国兵甲支援将信将疑,但他更关心的是镇朔军使者带来的那几箱精美的中原瓷器和刚刚运到的,香气扑鼻的江南新茶,
他对拜不花试图构建的,针对镇朔军的联盟本就兴趣缺缺,此刻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更坚定了保持中立,与镇朔军交好的决心,
甚至连一些原本迫于乃蛮部淫威而依附的小部落,在暗中听闻朔宁安置点归附牧民获得的丰厚待遇与公平地位,以及镇朔军商队良好的信誉后,也开始鼓起勇气,悄悄派出族人,带着珍贵的皮毛和药材,与赵铁鹰的商队接触,换取生存必需的盐铁,
拜不花预想中那个以乃蛮部为核心,共同对抗镇朔军的草原同盟,尚未正式形成,便已因利益的分化,
猜忌的滋生与镇朔军卓有成效的外交离间,变得支离破碎,裂痕丛生,
他倚为奥援的金国支持,非但未能助其凝聚力量,反而成了加速其内部离心离德的催化剂,
然而,被复仇的怒火和虚幻的强大感冲昏头脑的拜不花,对这一切微妙的变化浑然未觉,他一心只想利用新得的精良兵甲,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重振声威,
他将目标锁定在位于朔宁安置点西北方向约一百五十里处,一个由镇朔军支持建立,日益繁荣的小型榷场,
这里商旅汇聚,货物堆积如山,守军兵力据报仅有数百,
在拜不花看来,简直是送上门的肥肉,
既能劫掠大量财富以充军资,又能狠狠打击镇朔军的声望,提振己方士气,
他再次点齐了那三千装备了金国新式武备的精锐骑兵,依旧由急于戴罪立功的格根率领,意图以闪电之势,荡平那个榷场,用鲜血与火焰宣告乃蛮部的回归!
整个草原上谁都知道,自从辽灭亡之后,这草原上的权力真空只能用真正的实力填补,只要他乃蛮部能击败镇朔军,哪怕只有一次,也足以证明他在草原诸部之中权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