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在终端上划过,将热成像图的最后一帧定格。屏幕中央,那团偏移了七厘米的发热源清晰可见,位置微调,角度校准——有人动过设备。她没有出声,只是把图像拖进加密文件夹,命名“c-7-4-9_二次校准”,随即点击上传。
内网提示音轻响,文件同步至联盟共享数据库。
她调出通讯面板,发起三方视频会议请求。科研负责人、市场团队主管、调查小组领队的名字依次亮起。两秒后,所有人接入。
“现在开始信息同步。”林晚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落在节点上,“从今天起,每日两次固定通报,所有进展实时归档。我不希望再出现某一方掌握关键线索却未传递的情况。”
画面中三人没有回应,但姿态已变。原本随意靠在椅背上的身体坐直,低头翻看资料的手停了下来。
林晚直接切入主题:“调查组,把皮卡车副驾驶男子的手表识别结果放出来。”
投影切换,一张放大截图浮现。黑色表带,方形表盘,右上角缺口清晰。下方滚动着匹配记录——两个月前,地方征信平台攻击案周边监控中出现过同一块表。
“这不是巧合。”她说,“他们用合法维修作掩护,布设硬件后门,再通过定时信号激活。我们的对手有组织、有节奏,而且……已经开始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
科研负责人皱眉:“也就是说,下一次信号脉冲不只是干扰,可能是更大动作的前奏?”
“是。”林晚点头,“财务追踪确认资金流向‘新纬联科技’的注销账户,这个组织一年前被我们打掉过,现在重新冒头,说明他们在等机会反扑。”
市场主管插话:“公众那边风向又变了。半小时前,社交平台上冒出一批新账号,转发旧帖说我们系统造假,还附了一段剪辑过的崩溃画面。”
“来源查了吗?”林晚问。
“跳转三层代理,Ip分散在全国六个城市,典型水军操作。”市场主管顿了顿,“但我们没法证明这是对方策划的,除非能关联到刚才说的那个组织。”
林晚看向调查领队:“你们有没有把握建立这种关联?”
对方沉默几秒,手指在桌边轻轻敲击。林晚凝视他的眼睛,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一瞬间,对方脑海中的信息浮现:一个时间—地点交叉矩阵正在运转。过去五次干扰事件均发生在整点前后,每次间隔不少于五小时,像是某种轮替机制在运行。更关键的是,其中三次事件发生前十二小时,都有类似“紧急运维补贴”的离岸转账记录。
她收回视线,语气不变:“把这份分析模型共享给科研组。让他们测算下一次攻击的高危时段。”
调查领队眉头微动:“一旦上传,就意味着所有部门都能看到原始数据。我们现在的位置、监控方式,全都会暴露在系统里。”
“我知道风险。”林晚说,“但如果你们继续单线作业,市场无法预判舆论爆发点,科研不知道防御窗口期,整个联盟就像蒙着眼走路。现在不是藏私的时候。”
会议室安静下来。
三秒后,调查领队伸手,在终端上点了确认。一份标注了时间规律和资金节点的分析文档缓缓加载进共享区。
科研负责人立刻调取数据,输入预测算法。屏幕上很快跳出一条警示红线:**下次高危信号出现时间为整点零分,持续不超过五秒,建议提前十分钟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还有八十九分钟。”林晚看着主屏上的倒计时,“够不够让系统再提升一点稳定性?”
她转向科研负责人。
对方叹了口气:“最新一轮测试,干扰抵御成功率升到83%,重启响应压到1.7秒。但连续抗干扰极限还是四小时。如果对方这次加大强度……”
林晚没有让他说完。她再次凝视对方双眼,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画面中,科研负责人的思绪集中在某个模块上——冷却系统压力过高,长时间运行可能导致核心过热宕机。他没上报,是因为还没找到替代方案。
“备用冷却方案启动。”林晚说,“应急预案加上这一条,立刻执行。”
科研负责人一怔,随即点头:“好,我马上安排。”
林晚转回主控台,调出技术参数摘要,授权市场团队提取“系统已恢复83%防御效能”这一结论。“配合调查组提供的非法维修记录,做一份联合声明草案。重点强调三点:我们发现了隐蔽入侵行为,已锁定可疑组织,技术防线正在强化。”
市场主管迅速记录要点,转身离开会议室去组织文案。
林晚继续操作终端,将所有已整合的情报打上时间戳,归类为“一级协同档案”。系统提示:**本次会议生成任务项共七条,责任人已分配,进度可追踪。**
她端起桌边的咖啡杯,液体早已凉透。喝了一口,目光仍盯着主屏。
倒计时数字跳动:**01:27:43**
科研团队那边传来键盘敲击声,有人低声讨论某个反馈回路的调整方案。调查小组领队在视频窗口中示意,外围监控已重新布防,两名队员替换上岗,确保不间断盯守c-7-4-9接口区域。
林晚打开内部审计模块,查看资金流转路径的最新追踪状态。那四笔“紧急运维补贴”仍在逆向追查最终控制人,但已有两条分支指向境外信托基金。
她正准备标记优先级,主屏突然弹出一条预警提示:
> 【异常活动】恒信通维名下另一条断电线路(编号c-8-1-2)于十五分钟前检测到微弱电流波动,模式与c-7-4-9高度相似。
她立即放大地图,新坐标位于城市西南工业区,距离原站点直线距离十七公里。
“不是单一节点。”她低声说,“他们在多个废弃接口布设了相同装置。”
她迅速接通调查领队:“查一下c-8-1-2周边最近是否有维修申报记录。”
“已经在查。”对方回答,“市政系统显示,三天前有一份低压线路巡检申请,由同一家外包公司提交,但审批流程尚未完成。”
“那就是假的。”林晚切断通讯,转而联系科研负责人,“准备好双频段监测程序,一旦c-8-1-2触发信号,立刻捕获波形特征。”
“明白。”
她将新坐标加入监控列表,设置自动比对功能。只要两个节点的信号模式一致,系统就会发出联动警报。
此时,市场主管发来消息:**澄清声明初稿已完成,待您审核。**
林晚快速浏览内容,确认无误后批注“可发布,待攻击窗口过后择机推送”。
她抬起眼,环视主控大厅。各岗位人员已进入备战状态,数据流稳定更新,协作频道的消息不断弹出。
她打开个人日志,写下今日第二条记录:
> 信息孤岛正在打破。三方首次实现数据互通,战术研判基础建立。
> 风险仍在,但至少我们不再各自为战。
最后一个句号落下时,主屏忽然闪烁。
c-7-4-9接口的热成像图出现变化——那团发热源的温度正在缓慢上升,比正常工作状态高出近十度。
林晚盯着曲线,指尖悬在通讯键上方。
就在这时,科研组传来消息:
“我们刚收到自动捕捉的信号前兆,频率特征和上次不同……这次像是叠加了双重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