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悬在回拨键上方,终端屏幕上的申报记录静静躺着。四分钟的延迟像一根细线,不显眼,却扎在逻辑的缝隙里。她没有拨通,而是调出后台日志面板,将时间轴拉回过去七天。陈启明团队的所有设备心跳包逐一浮现,规律、稳定,唯独凌晨三点零七分那次连接,携带了本不该出现在测试环境中的高级认证权限。
她关闭日志,转而打开视频通讯界面,输入陈启明的账号。接通请求发出后,她微微前倾,目光锁定屏幕中那双刚出现的眼睛。就在对方开口的瞬间,她集中精神,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画面一闪——陈启明的表情是坦然的,但情绪底层浮着一层被动的戒备。他并未主动隐瞒,却也未打算深究,像是被告知某件事后选择接受结果的人。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开始的行业峰会对接流程上,对设备异常的关注度极低。林晚迅速收回视线,能力关闭的刹那,太阳穴传来一阵钝痛。这是今天第二次使用,不能再有第三次。
她记下判断:问题不出在陈启明本人,但在他的团队内部,有人越过了边界。
主控台提示音响起,苏悦从侧门走进来,手里拿着加密平板。“宣传物料已经撤下,声明稿准备好了,等你确认就发。”她的语气平稳,像处理一次常规风控。
“先不发。”林晚摇头,“把tS-2074事件的处理流程整理成简报,只讲事实,不加解释。附上共管数据库的操作留痕截图。”
苏悦点头记下,“合作方那边已经有两个提出要重新评估权限开放范围。”
“让他们看简报再决定。”林晚站起身,“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是划清界限的时候。”
她走到权限管理模块,调出所有对外接口清单。“从现在起,所有数据调用必须绑定具体任务编号,审批流程改为双人确认制。非必要高权限账户,全部冻结。”
“包括陈启明团队?”
“包括。”林晚盯着屏幕,“他们可以继续参与项目,但每一步操作都要可追溯。这不是怀疑,是规则。”
苏悦没再问,转身去执行指令。林晚坐回位置,手指轻敲桌面。舆论攻击来得太快,几乎是在项目信息曝光的同时就出现了匿名爆料帖。伪造的技术流转图虽然粗糙,但传播路径精准,直击合作敏感点。更反常的是,一家从未露面的竞品公司突然大幅降价,目标客户群与联盟新项目完全重合。
她调出市调数据,比对公司财务模型。那家竞品根本没有长期维持低价的能力。资金流异常,背后必然有人输血。
这不像市场竞争,倒像一次定点清除。
林晚合上终端,拿起外套。距离行业峰会还有两个小时,她必须亲自到场。
车上,她再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对象是坐在副驾的苏悦。当苏悦转头问路线是否需要调整时,林晚凝视她的双眼。画面清晰——苏悦的思绪全在待办事项上,担忧的是流程衔接是否顺畅,没有任何隐藏情绪。接着,她又连线陈启明派来的对接代表,借核对入场码的机会短暂接触对方视线。那人心里有些焦躁,担心峰会表现不佳影响合作评级,但并无异样动机。
排除了己方人员被策反的可能。
车停在云都会展中心外环车道,林晚下车,抬头看向b厅入口。玻璃幕墙反射着清晨的光,人群陆续进入。她接过苏悦递来的加密终端,贴身收好。
“你去登记处对接,我走VIp通道。”她说。
“需要我陪你进去吗?”
“不用,你盯紧后台数据流,有任何异常立刻通知我。”
林晚穿过侧廊,刷卡进入内区。接待台前,工作人员正在核对名单。她站在一旁,目光扫过电子屏上的注册机构列表。大多数都是熟悉的名字,直到看到最后一栏——“跨域智联体”,注册类型为旁听机构,提交资质齐全,法人签名栏写着一个陌生名字。
但她认出了笔迹。
那撇捺间的顿挫方式,和三年前一家突然注销的科技公司高管如出一辙。那人曾是赵铭早期项目的外围操盘手,后来消失无踪。如今这个签名,虽做了细微变形,但书写节奏一致,像是刻意模仿又试图掩饰。
她不动声色地退出查看界面,走向b厅大门。
大厅内灯光通明,布置已基本完成。圆桌会议区按编号排列,投影设备调试中。她在入口处停下,没有立即进去。手指轻轻摩挲终端边缘,脑海中快速梳理线索:tS-2074的异常连接、竞品背后的资本注入、舆论攻击的精准投放、新出现的可疑机构……这些动作彼此独立,却又指向同一个目的——破坏联盟与陈启明团队的合作公信力。
这不是临时起意,是早就布好的局。
她抬头望向主席台方向,那里挂着本次峰会的主题横幅:“协同创新,共建生态”。字迹工整,颜色鲜亮。可就在这一片秩序之下,有人正用看不见的手推动混乱。
林晚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前。
她的脚步在门槛前略作停顿。大厅内已有不少人落座,声音嘈杂。她目光掠过前排几个空位,最终落在左侧第三桌——那里本该属于“跨域智联体”的席位,此刻坐着一名穿灰西装的男人,正低头整理文件夹。
他抬头的一瞬,两人视线相撞。
林晚没有避开,也没有靠近。她只是站在原地,看着那人迅速低下头,手指在文件夹边缘轻轻敲了一下,像是传递某种信号。
她的右手缓缓移向口袋,握住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