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西海岸,太阳把柏油路晒得发暖,风里裹着太平洋的咸湿气,吹得街边棕榈叶慢悠悠晃,就连咖啡馆外的遮阳伞都透着股懒劲儿。
一个欧美老白男刚刚在路口停住车等红灯,大老远就滚来一阵引擎声。
不是小轿车那种细碎的响,是哈雷戴维森肥仔独有的震颤,粗粝又带劲儿,一下子把周围的慵懒氛围全冲开了。
他抬眼望去,那辆银黑的哈雷肥仔正稳稳过来,厚重的轮胎压过路面,车身线条硬挺得很。
骑手的模样一下就抓住了眼:是张华人的脸,没戴那种笨重的头盔,反倒是裹了条亮蓝色的头巾,边角被风掀起点儿弧度,在暖黄的太阳底下特别扎眼,衬得他眉眼间那股利落劲儿更清楚了。
他穿件深棕色皮衣,领口敞着颗扣子,风钻进去时轻轻鼓起来,却不显得拖沓,反倒勾勒出几分利落的筋骨。
下身是条浅蓝牛仔裤,洗得软乎乎的,裤脚刚好收在黑色马丁靴口,靴子底碾过地面的动静,和肥仔的引擎声凑成了一块儿,每一下都透着股干脆的劲儿。
周围的路人也都被吸引了,有人下意识停住脚回头看,几个举着相机的游客干脆直接举起来对准,镜头跟着哈雷肥仔慢慢挪。
红灯一跳绿,他手腕轻轻一拧油门,肥仔又发出一阵轰鸣,蓝头巾在阳光下晃了晃,渐渐走远了。
“那个人怎么那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个白人小伙指着远去的摩托车说道。
而他旁边的白人姑娘说道:“你是对亚洲人都是脸盲!前天他刚参加了杰克逊的演唱会,他那首Sugar在美国已经火了三年了。现在谁结婚不放他那首歌曲?”
刚刚过去的,正是赵东来。他刚走,后面的跟拍的汽车就过去了。宫雪坐在车上感觉赵东来就像个美国嬉皮士,感觉他的歌曲和这里的风景很搭。
赵东来正在制作一首mV,歌名叫《水手》。对!他又把郑智化的《水手》给抄了,不过他对这首歌进行了改编。
增加了西海岸特有的风格,加个和弦,加个LEAd,增加贝斯,再加上鼓点,再加上枪声的音效。
整个一个西海岸匪帮的《水手》,当宫雪听到赵东来唱到: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她就感觉这词应该改为:他说风雨中带点“货”算什么的才对味儿。
他让杰克逊找了几个黑人舞者,让他们戴着棒球帽,脖子上戴着大金链子,跳几段街舞。
又找了几个美国华裔,赵东来在前面唱,几个人在后面跳。后面加上几辆跳跳车,突出西海岸的风格。
当然,赵东来秉承着来都来了,那就多拍几首mV了思想。他把《蓝莲花》和《一起摇摆》,也改成了西海岸风格。
《蓝莲花》唱出《蓝大麻》的感觉,而《一起摇摆》唱出了迪斯科的感觉。
宫雪每次听完都想笑,等赵东来拍完后,宫雪笑着对他说道:“我说你就不能唱歌正经点?”
“我很正经的好不好?再说这三首歌都是有两个版本的。”赵东来说道。
“两个版本?另外一个版本是怎么唱的?”宫雪问道。
“当然是正经版本了!”赵东来笑道。
80年代,大金链子棒球帽还不是标配。但是赵东来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整个美国西海岸的年轻人完全认同了这种穿搭。
美国Fox广播电视台,就把这三首歌曲的mV在黄金时间播放了一次。引起了剧烈的反响,电视台的热线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观众要求他们多播放几次这三首mV!
美国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底下有字幕呀!再听听那个配乐,绝对的西海岸风格。
最重要的是舞蹈和穿搭,立马成为年轻人,尤其是拉美裔和黑人,更是把这种穿搭推向西海岸流行的顶峰。
宫雪看着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她笑着说道:“你这是一点好都没教!让那些拉美和黑人小孩都学了些什么?”
“他们喜欢就好!明天就要回国了,也不知道冬雨的歌练的如何了?也不知道她减肥成了没!”赵东来说道。
上海,静安体育馆。第一个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是沈小岑。
她在1980年,就在静安体育馆举行了个人演唱会。她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流行歌手,1982年她录制的个人首张专辑发行量达200万张,其代表作有《请到天涯海角来》。
不过因为赵东来的原因,她那张专辑只卖了100万张,因为其他人都去买他和他旗下歌手的专辑去了。
尤其是一些在大陆不让发行的专辑,在私下不少人拿着从香港过来的磁带翻录。
没办法,这年代娱乐节目实在是太匮乏了。刘得华他们在春晚唱个爱国歌曲《中国人》等都卖个300万,更别提赵东来和他旗下的歌手唱的那些爱情歌曲了。
谷微利正忙着和体委的领导看这座体育馆的改造成果,赵东来觉得这座体育馆太小,只能容纳2000人。
2000人那能叫演唱会吗?叫歌迷见面会还差不多。于是他让谷微利和当地体委合作,对静安体育馆进行改造。
经过改造后,这个体育馆能容纳5000人。虽然和后世动不动就万人演唱会没法比,但是这年头举办5000人的演唱会,警力是不足的。估计到时候得抽掉人手,不过,这都不是事儿。
人家刘部长打了招呼,必须配合,务必把这次演唱会办好。不能让演唱会出任何乱子!
体委领导姓黄,他对谷微利说道:“多谢你们对体育馆投资改造,要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规模呀!”
“这点事不算什么!既然我们在大陆挣了钱,花些钱回报大陆同胞也是应该的!”谷微利说道。
“希望香港能多有几位你们这样的爱国商人呀!”黄主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