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中路大军的第五路刘昌祚带着泾原军打了先锋,一路几乎没有什么阻碍的直奔到西夏腹地,又昼伏夜出的潜行百里,突然出现在了灵州城下。此时守城的夏军是一点准备都没有:西夏的南面和北面都打得火热,但都离得很远,宋军怎么又一下子跑到这里来了?

夏军守将大概还沉浸在以往宋军野战不行的刻板印象中,于是自信心爆棚地打开了城门,下令出城对阵。刘昌祚见状大喜,宋军给养困难,就怕长久的攻城战,哪有这么直接干仗来得简单干脆,他命令长矛兵在前,侧翼刀盾兵护卫,率军一路强推,直接把夏军一步步打得退了回去。

此时城门大开着,夏军根本来不及关门,宋军离城门咫尺之遥,眼看着就要攻入城中,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恰在此时,一匹快马疯了一样冲入了泾原军中,直奔刘昌祚的将旗而去。传令兵举着高遵裕的金牌,牌上\"止\"字在火光中狰狞如鬼面,高遵裕这个一直藏在自己身后的顶头上司主将终于发声了:“不许入城,违令者斩!”

就在刘昌祚攻城的时候,高遵裕什么都没有干,就只远远站在高岗上了望战局,当看到刘昌祚马上就要拿下灵州的时候,他坐不住了:这场战争我是主角,戏码都让你刘昌祚唱了,怎么能凸显我的战功赫赫呢?赶紧给我滚下来,这全剧最光彩的一幕应该由我来上。为此他编造的理由也很扯,说是马上西夏人就要投降,现在再打就是徒增伤亡——可人家那边正在拉弓射箭呢,你也不睁眼看看,哪有丝毫投降休战的迹象?

将令如山,哪怕是再怀疑,刘昌祚也不敢抗命,他让部队立即停止进攻,做到了一名职业军人的基本操守。城门就在眼前缓缓关上了,而他却无能为力,他的心在滴血,泾原军潜行百里的突袭、之前的浴血奋战一下子全都作废了,那死死关闭的灵州城将是一座巨型的绞肉机,不知道要有多少将士会把命丢在这里。

在高遵裕的指挥下,泾原军撤出了战场,随之而上的是环庆军。随着阵阵战鼓声,攻城战全面打响,这边宋军使劲了各种手段,包括云梯、火攻、堆土、攻城车,不惜一切代价、不分白天黑夜持续攻城,但灵州城的城防异常坚固,城头上各种守城器械是一应俱全,任你宋军如潮水澎湃,它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座灯塔,怎么也冲不倒。

城外面,高遵裕急得直跺脚,他恼羞成怒地向城里写了封信,大骂对方怎么不投降,他这一下搞得守城的西夏人一头雾水——听听这是人话吗,明明打不过还怨对方,到底还讲不讲理,看来真是气糊涂了。

就在宋军南中北三个方向不断逼近的时候,西夏皇宫里也是乱成了一锅粥,梁太后召开了御前会议,讨论应对之策。这是西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一旦败北,整个国家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有人提出割地求和,有人提出向西迁都,但这些提议又都被一一否决了,因为宋朝的目的很明确,人家就是来灭国的,现场一时间陷入了死寂。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了一个人——仁多零丁。这位60多岁的老将军是当时西夏最为知名的智将,当之无愧的夏军灵魂人物,打起仗来是计谋百变、神出鬼没。他曾在宋夏战争中屡建奇功,被宋军叫作“党项狐狸”。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的时候,他却一直是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见状大家也不敢打搅,只是静静等候着。半晌,仁多零丁终于在一片期待的目光中说话了,只有掷地有声的短短一句:“以一国之力,守灵州一城。”

然后,在梁太后和群臣满满的疑问中,仁多零丁坚定而又淡然地告诉大家:“至于其他各路宋军,就是放任他来,也根本走不了多远。”

梁太后信任地点了点头,随即采用了这位老将军的计策。

很快,西夏各支军队纷纷从南到北全部向灵州集中,统军的正是这位仁多零丁。

一时间,高遵裕和刘昌祚的压力猛增,刘昌祚负责拼命阻挡仁多零丁的援军,高遵裕那边却是久攻不下,当时人就评价说,这就是“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的自作孽不可活。

而与此同时,正如仁多零丁所料,虽然南北两路宋军正面的夏军几乎都撤走了,种谔和李宪却无法再深入前进。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缺粮。

至于“宫廷型公公”王中正则更是拉胯,早早就因为粮草不足,几乎一仗没打就像旅行团一样逛了一圈就撤回了宋境。因此,这三支宋军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引敌任务后,根本无法实施第二阶段合围灵州的计划。

恰在此时,又一个致命的消息向高遵裕传来,他身后的粮道被仁多零丁派人偷偷给劫了。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别说去周围找庄稼,西夏这里连地都冻得邦邦硬,没有吃的就只能赶紧撤,连一分钟都不敢耽误。

于是,我们尊贵的外戚高遵裕做了决定,他要带着环庆军先撤,命令刘昌祚带着鄜延军留在后面掩护。

就在宋军慌乱跑路的时候,对面的“老狐狸”仁多零丁使上了阴招,他居然下令挖开了黄河大堤,玩了一招“水淹七军”,只不过他更狠,把计策用在了这雪窖冰天的西北寒冬。

三十处暗渠同时崩裂,混着泥沙的黄河大水奔涌而来,里面还混着大量的冰凌。河水瞬间淹没了宋军,很多百战精英没有死在与敌拼杀的战场上,而是溺死冻死在了这凛冬的河水里,剩下的宋军也在瑟瑟发抖中拼命逃跑。

当天晚上,宋军士兵们再也走不动了,只能安营扎寨就地休息,他们这边好不容易刚刚安顿下来,仁多零丁就发起了全面进攻。宋军哆哆嗦嗦挥舞着刀子,拼尽全力才击退敌人,而此时却没有人高兴,因为这些经验丰富的战士们清楚,仁多零丁可没那么容易放过宋军,对方是希望在一次次的折磨中不断消耗自己,然后再慢慢吃掉。

果不其然,第二天晚上,在沼泽地上夏军发动了第二次袭击。在韦州城下,急着进城的宋军自己就发生了踩踏现象,这就又让仁多零丁抓住了机会,发起了第三次袭击,杀死了很多人。

到了十二月中旬,这些宋军才慢慢撤回了宋境。此时盘点人数,发现环庆军减员五分之一,死了接近两万人,而作为打下手的鄜延军一直是冲锋在前、掩护在后,损失极为惨重,减员大半,五万多人只回来了一万三千人。

既然中路主力吃了瘪,那其他各路的进击也失去了意义,李宪和种谔纷纷后撤,不得不吐出了以前占领的天都山、盐州、石州、夏州等大量地盘。

就此,元丰西征宣告结束。这是很诡异的一场战争,宋军野战是一仗没输,但损兵折将,主力军团狼狈逃窜,让人在后面追着砍了一路,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粮草。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乃至现代的打仗,军需给养线就是军队的生命线,哪怕是到了上世纪的二战,在冰天雪地的东欧平原上,给养出问题的德军也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

这次战争中,宋朝的粮草供应也出了问题,各路部队都无法执行既定计划,导致功亏一篑,那现在就让我们给不懂军事、不懂粮草调配的赵顼上一课,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次运送军粮的后勤难度是很大的,空口无凭,让我们看看这次战争的总后勤官沈括是怎么说的。他在《梦溪笔谈》里感慨地叙述着民夫的不易,由于环境过于复杂恶劣,像什么骡子马匹、骆驼之类的牲口是用不了的,运粮主要就是靠人肩挑背扛,先爬过崇山峻岭,再越过茫茫沙海,另外,沈括还计算了民夫保障士兵行军的极限天数,一个民夫可以从宋朝境内背粮六斗出发,前往到西夏境内的军需据点。运粮一个来回民夫平均需要九天,路上自己就要吃掉三斗,剩下的三斗才能拿去做军粮,这三斗粮食可以保障一个士兵九天的行军。

好,让我们开始一轮更进一步的计算,在这次战争中民夫只有二十万,士兵却有三十五万,那这三斗粮食保障宋军行军的天数更要缩短,我们按比例计算,就变成了5.14天,如果让宋军尽量省吃俭用,可以把这个时间延长到7天。按照步兵进军的极限速度一天45里来算,那以军需据点为中心,士兵能运动的最长距离就是300里左右,我们把这个叫作宋军的“300里吃饭枷锁”。

在实际中,这些军需据点分别建在了南路的兰州、北路的米脂。有人问了,就不能让民夫往前多走点,把军需保障点建得再远点,那军队的作战半径不就大了吗?答案是“不行”,因为民夫也要吃饭,如果他跑得远了,还把三斗粮食给出去,那自己回去路上就要断粮饿死了,所以往前跑4.5天大概250里,这就是运粮的极限距离。

在实战中宋军将领们也是极力地寻求解决办法,力求摆脱这300里的行军枷锁,那就是掠夺物资以战养战,但这是个很难实现的想法,毕竟西夏这里人丁稀少、土地产量低。

让我们先来看种谔这边,他先拿下米脂,然后一路南下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直杀到夏州,就不再向前了,为什么呢?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从米脂的粮草据点到夏州差不多就是300里,再往前就跑不动了。于是,种谔赶紧回头攻打石州,就地搜刮到不多点的粮草后,又往前行进去打了盐州,因为没粮,再往前就又走不动了,种谔是刮地三尺都找不到什么东西。

再后来,梁太后派人对他的后方不断进行骚扰,让这支军队不久就又断了粮。这时候,天气入冬,暴雪也来了,成千上万的将士挨饿受冻,很多都死在了那里,剩下的成批成批地逃亡,没办法,种谔只能赶紧返回了宋境。回来一清点,本来九万三的鄜延军只剩三万。

再说王中正,他是最早离开战场的,原因就是他刚出发的时候就把民夫给裁了,这就导致他实际是连300里的红线都够不到的,但王中正脾气犟,走不动也要硬走。结果是饿死者无数,还没等交战,自己就先饿死了三分之一,半路逃亡的又有不少,回来一盘人头,六万人只回来了三万,减员二分之一。

唯一基本保存实力的就是李宪带领的煕河军,他以兰州为根据地也只能打过天都山,往前再打不久就也到达了300里红线,然后也走不动了,只能远远看着灵州的中路大军被击溃。

所以,事情打一开始就注定了战争的走向,李宪、种谔的大军即便再强,也不可能像计划那样支援中路。高遵裕和刘昌祚注定要独自去面对西夏举国大军,他们即便运气好能打进灵州城,那后续的漫长坚守和粮草补给都将成为宋军的致命软肋。

结果就是这样,宋军虽然一仗没输,但35万军队直接搞没了14万,减员率高达40%,另外,仁多零丁在追杀途中,还顺手杀掉了几万手无寸铁的民夫。

这场仗也不能说毫无收获,宋军占领了号称横山门户的米脂和军事重镇兰州,这两州也正好就是宋朝的粮草最远运输点。但这点收益实在是抵不上宋朝付出的代价,死了那么多人,王安石变法好不容易拢过来的财富这一仗也报销了十之七八。

深冬的开封皇宫里,赵顼孤独地徘徊了一夜,士兵的死伤、国力的损耗将让大宋十年之内喘不过来气,他自己也即将面临旧党的借势反扑,难道大宋的国运始终无法更改吗?漆黑和寒冷紧紧包裹着他,让他痛苦得难以呼吸。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给可怜的赵顼支个招,看看怎么才有可能会西征成功。

那首先要加强的就是粮草供应,这样才能保证宋军的进军深度和灵活性,这里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再征召民夫,多配十万甚至二十万民夫,再多就比较难了,笔者参照唐、明中期情况,经过计算,四十万数量的民夫应该是赵顼能征召到的极限。

另一个就是要精简出兵数量,以此减少粮草的供应压力。建议赵顼同学可以学学汉武帝,人家就派了卫青、霍去病拢共带着十万人就团灭大匈奴。事实上,五路伐夏只用两路反而效果可能会更好。

另外,在武将选配上要慎之又慎,这种关键时刻就不要搞什么任人唯亲了。李宪、种谔、刘昌祚都是很好的选择,旅游达人王公公和抢戏大咖的高外戚就老实在家待着吧,实际上如果不是高遵裕,刘昌祚说不定已经进城了。

在进攻的时间上也要换换,自古中原民族进攻草原,一般都不会像赵顼一样选择九月的秋天,因为这正是马儿最肥壮、骑兵威力最大的时候。可赵顼哪懂得这个,九月开战,打着打着就到冬天了,中原人根本适应不了大西北的彻骨严寒,连抵御的衣物都没有,结果不光导致了无谓的大量非战斗减员,还让补给难度大大增加。

元丰西征失败的后果是极其恶劣的——大宋失去了中兴的大好机会。凭借雄厚的国力支撑和西军的强大战力,其实此次西征如果谋略得当,是完全有可能攻灭西夏的,但由于宋朝高层的一系列战略失误,使得数十万精卒长眠异乡、巨量财富瞬间成为泡影,最终也未能实现复我故土的目标。

然而战争并没有停止,双方的将士们都在磨刀霍霍,准备一场新的杀戮。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铁十字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明贼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