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儿子听你的。”
朱有田听她娘这么说,其实自己心里也害怕,那年他看着父亲血淋淋的被推回来,他都已经十几岁了,早就记事了,他还记得自己的娘哭得撕心裂肺的,他现在想想当时他爹的惨状,他自己心里也很害怕。
林芝看自家好大儿苍白的脸色,就知道,他想起了当初,他爹被抬回来时,那被砸的稀烂的腿。官府都没有找大夫给包扎一下,就这么给扔了回来。只给了五两银子,这事就算了结了,可是这具身体的丈夫再也没有醒过来。
母子二人商量好了,第2天林芝就打算去镇上寻找一番。青山村离镇上并不远,也就一个多时辰。当然这也不是多大的镇子。整个镇子也就三条街,路面也只是用青石铺了一层,下雨的时候不会甩一身泥。不过走路的时候也要小心一点,因为有活动了的砖会溅出水来。
大一点的城池离这有三天的路程,此城名叫林晔城,也是离青石镇最近的一座城池。不过自家小儿子现在只是启蒙,并不需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求学。林芝只打算在镇子上找一位教书先生,这里离家近,大儿子每天接送也方便,最起码孩子童生之前都可以在这里读书。
要是有可能林芝也想找一位大儒,但奈何他们这就是穷乡僻壤,谁家大儒会到这里来。林芝在镇子上四处打听,最后打听到了三家书院。
一家是一位秀才,今年才28岁。人家还是要往上考的,平时也就带带学生,并不会太尽心,这家林芝是不考虑的。
还有一家是一位50多岁的老举人,虽然学问比秀仔要高,但是年龄太大了,各方面精力都不足。这古代人上了年纪三灾六难的,时不时生个小病都是常有的事儿。林芝怕耽误自家孩子,暂且不考虑这一家。
还有一家是一位四十二三岁的秀才,考了好多年没考上举人,这几年便不打算再考了。家中小有资产,这才能供得起他这么多年读书。现在不打算读了就开了一家书院。在他家读书的孩子有十二个,林芝不知道他家还愿不愿意收学生。
林芝便打算上门问问,问了路边摆摊的人,打听好他家的地点,林芝从街上买了一些糕点,又添置了点其他的礼物,她这上门求人办事,总不能空着手去。
林芝七拐八绕的,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了她打听的那家。林芝走上前看着这红漆大门,林芝拉住门环轻轻的扣了扣门,过了一会儿里面传来一声来了。
打开门的是一位老者,大约有50来岁,那人抬眼看了一眼林芝。
“这位夫人,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你好,这是周秀才家吗?”
“是的,你找我家老爷有何事?”
“是这样的,我家有个孩子今年8岁了,我想送他来读书,想着来问问你家老爷,还收不收学生。”
“那你在这等着,我去给你通报一声。”
林芝笑着点了点头,不一会儿老者就回来了,把林芝带了进去。接待林芝的也是一位三四十岁的妇人,妇人坐在堂屋,看见进来的林芝,便热情的招呼林芝坐下。
又让一旁的小丫鬟给林芝上了一杯茶,林芝将手中的礼物寄给了一旁的丫鬟。
“初次上门,也没带什么好东西,夫人不要介意。”
“这位夫人,您来就来,还带礼物来做什么?”
林芝笑了笑也没有多绕弯子,并把自己的来意和周夫人说了。周夫人端起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
林芝看这架势皱了皱眉,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夫人,我也不瞒你,我家老爷已经收了12个学生了,这要是再收一个是有点多了。”
林芝笑了笑。“那真是不好意思,就算我打扰了,我家中还有点事儿,我先走了。”
周夫人抬眼看了眼林芝,眼底有淡淡的错愕。她不知道是不是林芝没听明白自己话的意思,她家老爷在这镇上可是有名的,学问可比另两位夫子好多了。这些年之所以屡试不第,也不过是因为他她家姥爷时运不济。
林芝没有说多余的话,起身就出了门,周夫人也赶紧让身边的丫鬟出来送林芝出去。林芝看这家夫人的做派,这明显是对他们这些泥腿子看不上眼,而且还想抬高价格。
夫人这般高傲的性子,那丈夫又能好到哪里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
观他夫人的言行举止,就知这位夫子也一定是高傲的。她可不想让自家小儿子跟这人学,别把她儿子给教坏了。
林芝又重新买了礼品,转道去了那个举人家。同样的流程又来了一遍,这家的老妇人倒是个好讲话的,待人也真诚客气了不少。林芝就定了明天,让自家孩子过来让夫子相看一番。
林芝从街上买了油盐酱醋,又买了糙米,和一些精米细面。林芝买完这些之后,又去了杂货铺,看到杂货铺中有去年的棉花,林芝直接把那两大袋子的棉花全买了。正好家中过冬的衣服不多,趁着这天热,没有人买棉花。棉花的价格也没有冬天高,她就多买一点。
家中的被子都不暖和了,冬天垫在炕上还好说,盖在身上着实有点硬。
今林芝又去了布庄,买了两三匹粗布,反正农家人也不需要穿什么精细的衣服。又买了一匹细棉布,这是给两个孩子出生时做衣服穿的。还给自家儿媳妇买了一匹花布,又给小闺女买了一匹水蓝色的布。自家儿媳和小闺女都没穿过好看的衣服,小闺女马上要议亲了,也让她打扮打扮,穿好看一点。
小闺女今年15了,肯定是指望不上小儿子考科举,给她说好一点的亲事了。不过嫁到高门大户,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困在那四四方方的小天地里,还不如嫁到普通人家。如果她小儿子将来有出息。就算小闺女嫁到普通人家,那家人也不敢对小闺女不好,再说这不是还有她在吗?她也不能让自家闺女被人给欺负了不是。
林芝从杂货铺买了一个独轮车,把自己买的东西全部绑在独轮车上,就这么推着独轮车慢慢的往回走。
林芝他们家的房子修的离山比较近,经过她家门前正好是通往镇上的路。再往左边走才是村子房屋密集的地方,他们村子住了有七八百户人家,总共有三个姓氏。
姓朱的是一个祖宗的,姓李的一个祖宗的,姓陈的一个祖宗的,他们村子是三宗合并一村。
古代讲的就是宗族,三个宗族分三大块,林芝他们姓朱的这一宗,是靠山边,总共有两百六十多户人家。
姓李的那一宗族在中间,最左边是姓陈的。姓陈的人不多也就100来户人口,一般不会和姓朱的姓李的闹矛盾,因为人数不多,打不过。青山村有一个里长,三位族长,里长就管着这三个族的人口, 平时在村子里很有威严。
县衙里有什么事,也直接找村中的里长,离里长再通知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