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登基那年,大都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早了半月。铅灰色的云层压在宫墙之上,连太庙檐角的铜铃都冻得发不出脆响,唯有祭祀时燃起的檀香,裹着细雪粒子在殿内盘旋,却驱不散空气里那股渗入骨髓的寒意。

赤斤帖木儿抱着苏婉清的牌位站在偏殿阴影里,指腹反复摩挲着牌位边缘雕的缠枝莲,那是当年真金太子亲自选的纹样,说要配得上她的温婉。他看着新帝也孙铁木儿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在礼乐声中向列祖列宗跪拜,鎏金冠冕上的珍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却晃不散赤斤帖木儿眼底的忧虑。这位新帝是蒙古保守派用刀枪推上龙椅的,铁失叛乱虽平,可真金一脉坚持了数十年的汉法改革,怕是要像殿外的积雪般,被一场骤雨冲得干干净净。

果不其然,泰定帝登基不过三日,第一道诏令便从内廷递出,朱红玺印盖在“恢复蒙古旧制”六个大字上,墨迹未干便传遍了大都。被英宗罢黜的弘吉剌部贵族率先官复原职,他们穿着貂皮袄子走进中书省,把汉人官员的案牍往地上扔,说“这些方块字哪有马奶酒实在”;科举取士的名额虽未取消,却加了“蒙古、色目人优先”的条款,江南士子寒窗十年,到头来只能看着蒙古贵族子弟凭着出身就能入仕;最让汉臣心寒的是那句“汉人不得担任军政要职”,连镇守江南的万户府,都换成了泰定帝的亲信蒙古将领。

朝堂上的汉臣越来越少,原本满是争论声的议事殿,如今只剩蒙古贵族的酒肉香,他们在殿内架起烤炉,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用蒙语商议着如何加重江南赋税,全然不顾阶下汉臣的脸色。李孟拖着老迈的身躯多次进谏,他捧着《至元新格》跪在丹墀下,白发沾着殿外飘进的雪,声音嘶哑地劝泰定帝“兼顾汉法,安抚民心”,可泰定帝只是挥了挥手,用蒙语对身边的亲信笑道:“老汉人就是固执,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哪能说变就变?”

赤斤帖木儿看在眼里,急得满嘴燎泡。他知道《至元新格》《风宪宏纲》是真金太子和苏婉清耗尽心血编订的律典,若是丢了,汉法改革便彻底没了根基。他悄悄联系了仍忠于真金一脉的大臣,想把这些典籍抄录副本藏起来,却没料到泰定帝的猜忌心早已像一张网,把他罩得严严实实。

一日清晨,内侍监的人突然上门,说泰定帝念及赤斤帖木儿守太庙多年辛苦,特命他去万安山督建先皇陵寝,太庙之事交由中书省平章政事燕铁木儿接管。赤斤帖木儿心里一沉,却不敢抗旨,只能交出太庙钥匙。他刚走出大都城门,就听说燕铁木儿上任第一天,就把苏婉清牌位旁的汉式供品,蜜饯、糕点、素酒全撤了,换上了蒙古传统的手把肉和马奶酒,连牌位前的香炉都换成了草原上用的铜制火盆。

赤斤帖木儿得知消息时,正坐在前往万安山的马车上。他猛地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吐在素色衣襟上,像雪地里开了朵红梅。随从吓得要去请太医,却被他摆手拦住。他只是掀开马车帘子,望着大都的方向,眼里的泪混着血,在寒风中冻成了冰。等到了万安山,他不顾身体虚弱,拖着病体走到苏婉清的墓前,“噗通”一声跪在雪地里。积雪没过膝盖,寒气顺着裤管往上爬,可他却像没知觉似的,一遍遍地哭诉:“贞慧皇后,老臣无能啊……没能守住您和太子殿下的心血,没能守住这大元的汉法……”风吹过墓碑上的字迹,仿佛是苏婉清的回应,带着无尽的叹息。

泰定帝的统治,就像大都冬天的积雪,表面看厚实稳固,底下却早已暗流涌动。他重用自己的亲信,从漠北来的蒙古贵族,把朝堂变成了自家牧场,官员任免全看关系,贪腐之风愈演愈烈。江南的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原本每亩地缴三升粮,后来竟加到了五升,还得额外缴纳“草料钱”“车马钱”,百姓交不出税,只能卖儿鬻女,流民在官道上随处可见。漠北的部落也不满泰定帝的政策,原本向元朝纳贡的部落,渐渐不来朝贡了;四大汗国更是因为他放弃汉法、疏远汉人,觉得元朝“丢了蒙古人的根”,渐渐与元朝断绝了往来。短短五年时间,元朝的根基就像被白蚁蛀过的梁柱,看似完好,实则早已千疮百孔。

致和元年七月,泰定帝在上都的龙椅上突发恶疾。彼时上都正遭遇罕见的蝗灾,农田里的庄稼被啃得只剩秸秆,百姓跪在宫门外求赈济,可泰定帝却躺在病榻上,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召来权臣倒剌沙,紧紧抓着他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朕……朕的儿子阿速吉八……就交给你了……一定要让他坐稳皇位……”倒剌沙跪在床前,连连磕头,说“臣万死不辞”。

七月初十,泰定帝驾崩。倒剌沙手握上都的兵权,当即封锁了消息,把泰定帝的尸体藏在后宫,对外只说“皇帝龙体欠安,暂不临朝”。他一边秘密筹备阿速吉八的登基大典,一边派亲信带着密信前往大都,想趁机控制大都的军政大权。可他没料到,泰定帝身边早有忠于武宗一脉的大臣,当晚就把消息用蜡丸封了,交给快马送往江南,武宗次子图帖睦尔,此时正被泰定帝软禁在杭州的西湖边。

图帖睦尔接到消息时,正在湖边的书房里看《资治通鉴》。他今年刚满二十七岁,因泰定帝忌惮武宗一脉,被软禁了三年。接到蜡丸的那一刻,他捏着信纸的手微微发抖,眼里却燃起了火焰。他立刻联系了在大都任职的大臣燕帖木儿,燕帖木儿是武宗当年的宿卫,一直忠于武宗一脉。两人通过密信约定,图帖睦尔秘密返回大都,燕帖木儿在大都城内接应。

八月底,图帖睦尔乔装成商人,坐着漕运的船抵达大都。燕帖木儿早已在码头等候,两人连夜进入皇宫,控制了大都的禁军。九月初一,图帖睦尔在大都的大明殿登基称帝,是为元文宗,改元“天历”。消息传到上都,倒剌沙又惊又怒,他再也顾不得隐瞒,在九月初六拥立阿速吉八为帝,史称“天顺帝”,并亲自率领上都的军队,向大都进发。

一场皇位之争,就此爆发。上都的天顺帝与大都的文宗,各自率领军队,在漠南与华北展开激战,史称“天历之变”。战场上,蒙古骑兵的马蹄踏碎了农田里的麦苗,原本肥沃的土地变成了厮杀的战场,百姓流离失所,只能扶老携幼往南方逃,路边饿死的人随处可见。朝堂上,燕帖木儿凭借平叛之功,渐渐掌握了大都的军政大权,他连文宗的旨意都敢驳回,甚至在皇宫里修建了自己的府邸,排场比皇帝还大。

文宗虽占据了大都,却夜夜睡不安稳。他深知自己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武宗长子和世?,此时仍在西域流亡,按当年武宗与仁宗“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约定,和世?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燕帖木儿看出了文宗的顾虑,一天晚上,他揣着一壶酒来到文宗的寝宫,劝道:“陛下,和世?远在西域,这些年连音讯都没有,说不定早就死在外面了。就算他还活着,您把他接回来登基,您这几年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不如……咱们就当没这个人。”

“不可。”文宗打断他,手里的酒杯重重放在桌上,酒洒了一地,“父亲与伯父当年在草原上盟誓,说好了‘兄终弟及’,仁宗陛下违背了约定,才导致后来的乱象。我若再违背,岂不是要失信于天下?”他当即决定,派使者前往西域,邀请和世?回朝登基。

和世?接到消息时,正率领部众在西域的也儿的石河游牧。他今年三十一岁,自从仁宗违背约定登基后,他就被迫流亡西域,这一待就是十几年。这些年,他靠西域部落的接济过日子,早已厌倦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得知弟弟邀请自己回去登基,他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就收拾行装,带着部众东返。

天历二年正月,和世?在漠北的和林登基,是为元明宗。登基后,他没有立刻前往大都,而是派使者去大都,召文宗前来会面,商议皇位传承之事。文宗接到诏令,心里五味杂陈他既想把皇位还给哥哥,又舍不得这到手的权力。他犹豫了三天,最终还是收拾行装,带着燕帖木儿前往漠北。

可他不知道,一场阴谋早已在暗中酝酿。燕帖木儿一路上都在盘算:和世?在西域多年,身边有自己的亲信,若是他真的坐稳了皇位,肯定会削弱自己的权力,甚至可能杀了自己。他悄悄找文宗的亲信商议,计划在会面时毒杀明宗。文宗一开始不同意,可经不住燕帖木儿的劝说,“陛下,您要是把皇位让出去,明宗会怎么对您?说不定会把您软禁起来,甚至杀了您的妻儿!”文宗看着自己年幼的儿子,终究还是动了心。

会面地点选在了旺兀察都。明宗见到文宗时,老远就下了马,快步走上前,一把拉住他的手,眼里满是激动:“弟弟,这些年辛苦你了!我在西域的时候,天天都想着能早点回来,和你一起治理天下。”他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在西域的经历,丝毫没有察觉文宗眼底的异样,文宗的眼神躲闪,手也在微微发抖。

当晚,燕帖木儿在营地里摆了庆功宴,说是“祝贺明宗陛下登基,祝贺文宗陛下与明宗陛下兄弟团聚”。宴会上,燕帖木儿亲自给明宗斟酒,酒杯里早已掺了剧毒。明宗不疑有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没过多久,他就觉得腹痛不止,额头上的汗像黄豆似的往下掉,他指着文宗,想说什么,却只吐出一口鲜血,随后便倒在地上,七窍流血而亡。

看着明宗的尸体,文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燕帖木儿扶住他,在他耳边低声说:“陛下,事已至此,没有回头路了。您要是现在后悔,不仅皇位保不住,您和您的家人都会死。”文宗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时,眼里只剩下狠厉:“此事……就当从未发生过。”

三日后,文宗在旺兀察都二次登基,对外宣称明宗“突发恶疾身亡”。可纸终究包不住火,“旺兀察都之变”的流言很快传遍了天下。百姓们私下里议论纷纷,说文宗是“杀兄夺位”,连大都的寺庙里,都有僧人在讲经时暗讽文宗“不仁不义”。

文宗心里有愧,渐渐无心朝政,转而沉迷于文学艺术。他命人在皇宫里修建了“奎章阁”,召集天下文人学士,编纂《经世大典》,想在史书上留下“文治”的名声。他还亲自写诗作画,把自己的年号“天历”嵌在诗里,可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梦到明宗浑身是血地站在自己面前,吓得他冷汗直流。

朝堂上的大权,渐渐全落到了燕帖木儿手里。他不仅掌握了兵权,还兼任了中书省右丞相、御史大夫等要职,朝堂上的大小事务,皆由他一人决断。官员任免、赋税征收、军队调动,他一句话比文宗的圣旨还管用。有人弹劾燕帖木儿专权,却被他找了个借口下狱处死,从此再也没人敢反对他。

太庙中,苏婉清的牌位依旧立在真金太子的牌位旁。烛火摇曳,映着牌位上“贞慧皇后苏氏”的字迹,仿佛在无声地见证:这场为了皇权的厮杀,早已让真金一脉坚持的“仁政”初心,变得面目全非;而元朝的命运,也在这场又一场的内乱中,一步步走向深渊。赤斤帖木儿后来被燕帖木儿罢官,回到万安山守着苏婉清的墓,直到去世前,他还在墓碑上刻下“汉法不存,元祚将尽”八个字,像是对这个王朝最后的预言。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