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是这样,儿子这里给道歉,当初也是迫不得已才把娘送走。”
阮青瑜说完站起身郑重的行礼,王氏随着阮青瑜的讲述心里的气已经消了不少,得了儿子的道歉,更是只剩下心疼。
“快起来,这事都怨那姓孔的一家子。”
王氏算是在王慧珍眼前找回脸面了,这态度倒是恢复几分。
“下次这样的事要娘说,娘就是不懂也不会给你惹事。”
王氏说的恳切,阮二老爷也在边上说:“青瑜,你娘说的对,有什么事咱们一家子扛着,你什么都不说,我们只能担心。”
“是儿子的不是,拖累了爹娘这么大岁数还为我担忧。”
王慧珍在边上恭顺的听着,见几人情绪渐佳,也跟着感动的擦擦眼角,看几人说的热闹,提醒一句:“二爷,今日在家还是去衙门?”
“这是什么话,这大晚上不在家还去衙门做什么,再说了马上就过节了。”
王氏没等问清楚情况就开始不乐意了,王慧珍只看着阮青瑜,阮青瑜又解释一句:“今天还去衙门,娘,知府大人不在,留了我值守,晚上现在我都在衙门守着。”
给王氏闹了一个没脸,王慧珍见人要回去,就让人去准备点酒菜带回去,算是给底下人的一点福。
“爹娘,也不知道这边物件还用不用的习惯,要是缺了什么就让王嬷嬷来说。”
阮青瑜见家中算是和谐,也放心不少,虽说王氏态度不好,怎么说也是长辈,既然王慧珍做儿媳的能忍耐一两分,那就可以了。
“都挺好的,什么都不缺,这还要谢谢青瑜媳妇。”
阮二老爷听出来了,儿子忙,家里以后还要靠儿媳做主,后院安稳儿子办公也安心。
王氏想着现在不是找茬的时候,以后有的是时间,也就是心疼儿子,忍不住抱怨。
“这怎么还要你亲自去守着,这算什么事?”
不等阮青瑜说话又跟着说:“你都这么大官了···”
剩下的话没等说完,就被阮青瑜打断了:“娘,知府大人这样安排,自然是有道理在的,如今晋城好不容易恢复正常,李大人功不可没,如今李家跟咱们家是邻居,咱们阮家也是要跟李家好好相处。”
听见知府李家就在隔壁,王氏僵了一下,阮二老爷出来打圆场:“好了,你这心是好的,只是这嘴以后要注意些。”
后边这句明显音量小了很多,王慧珍低头喝茶假装没听见。
时间不早了,阮青瑜要走,王慧珍送了一段,走之前,阮青瑜站住还是叹气说了一句:“夫人,娘她性子就这样,你多担待些。”
王慧珍看着说话的丈夫,点头:“母亲也没有很难相处,你放心吧,家里的事我会管好的。”
深深看人一眼,阮青瑜还是走了,他心里清楚,王慧珍还是有芥蒂的,比如手以前跟着他喊娘,现在一口一个母亲,只是这也没错,他也不能直说。
王慧珍其实不太在意,只是也不愿意总是妥协,只是这世道就这样,孝道还是占主流的,何况王氏真说出去,还真没有磋磨她,只是说话不好听,她只能听着。
为了家中的和谐,只要王氏不太过分,她愿意退一步。
转身回去院子,找人过来通通头发,最近实在是太累了,也放松一下,看来有时间要给自己安排‘大保健’了。
中秋如约而至,李怀德一行果真没回来, 阮青瑜中午回来匆匆吃顿饭就走了,因为晚上的灯会,今日的人流量明显比往日多,要是控制不好出事,那就是阮青瑜失职了。
王慧珍也是没想到,只是在知道之后还是快速的张罗了饭菜,一家人算是吃了团圆饭了。
王慧珍等人走了问:“父亲母亲,晚上可是要出去逛逛,晋城的灯会也是别具一格,跟家里不大相同。”
王氏没什么心情,阮二老爷见阮青瑜为了人的事还要出去维护,也不想添乱就说:“我们就不去添乱了,在家中一样。”
王慧珍见此就不多劝,她已经约了杨氏一起逛逛,就在酒楼里看看灯,并不出去,等人散了再回家,大概率不会出问题。
阮一元早就准备好了,他跟贺家几个孩子也算是熟悉,这样的热闹去年没见着,或者说他的记忆中并没有这样的场景,所以今日很是兴奋。
“娘。”
“准备好了吗?我们这就出门。”
王慧珍温柔的问儿子,阮一元兴奋的点头:“好了,娘,咱们出去吧。”
“行,没准还能遇见爹爹。”
看着时间差不多,王慧珍一行就出去了。
家里王氏知道了也只是嘀咕一句:“就她会添乱。”
王慧珍出来的早,街上还算宽裕,马车行走的还算快,到了地方杨氏已经在了。
“杨姐姐到的早。”
王慧珍带着阮一元上前,两家孩子互相打招呼,点了一壶茶水,和一桌子茶楼的点心,几个小孩子可算是乐坏了。
“左右家里就我们娘几个,老爷不在,怪没意思的,就早早闹着出来了。”
王慧珍也苦笑一声:“我家大人倒是家来了,急匆匆吃个饭就走了,说是要维护治安。”
两个女人相视一笑,倒是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
“咱们不提家里了,看这下边的人,也不怪阮大人要坐镇,也是咱们出来的早,要是这功夫怕是很难进来了。”
杨氏指着下边的人,王慧珍随着看过去,果真是人山人海,已经快要人挤人了。
“这样子,可不要出事才好。”
王慧珍虽有担心,也相信阮青瑜的能力,倒是说过就算了。
只是喊过来黄芩:“今日人多乱,可要看紧了孩子。”
“是,夫人放心,我一定寸步不离小公子。”
杨氏听了也想起来喊来身边的人:“还是妹妹想的周到,阿染,你也看好了。”
两人又说起李家:“也不知道李家有没有人出来。”
杨氏上门去拜访过,见了容氏一面。
“李家人多,兴许会凑这个热闹。”
王慧珍说的不错,李家人还真是都出来了,毕竟以后要住很久的地方,还是要出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