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阎罗殿审
奈何桥的尽头并非施文德想象中的轮回井,而是一座巍峨的黑铁大殿。殿前蹲着两只青铜獬豸,眼睛是用红宝石镶嵌的,在幽暗中发出慑人的光。
\"阎罗殿到了。\"黑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本君就送到这里。\"
施文德握紧月华的手,两人手中的琉璃灯焰轻轻摇曳,在台阶上投下交织的光影。百年的等待让他们魂体更加凝实,却也染上了岁月的痕迹——他的鬓角有了霜色,她的眼角添了细纹。
殿门无声自开,一股带着陈纸和墨香的风扑面而来。出乎意料,殿内并不阴森,反而像间宽敞的书房。判官们围坐在长案前翻阅账册,几个青面小鬼忙着搬运卷宗。正中的黑玉案后,坐着位穿蟒袍的中年男子,正执笔批阅文书。
\"跪下!\"牛头马面不知从哪冒出来,按着两人肩膀。
阎王爷抬头,目光如电扫过:\"可是那对在奈何桥头守候百年的魂魄?\"
不等回答,殿侧转出个捧镜小鬼,镜面朝二人一晃——他们三世的善恶往事如走马灯般呈现:施文德免费为穷人看诊,月华切指救人,他们在桥头度化亡魂...最后定格在长孙坟前,一个酷似施文德的少年正在上香。
\"善。\"阎王微微颔首,从案上取过本泛着金光的册子,\"按《功德簿》所载,你二人确有资格自择来世。\"
判官捧来只青铜托盘,上面摆着三块玉牌:一块刻着\"富贵双全\",一块刻着\"才华横溢\",最后一块是\"平凡安康\"。
月华刚要伸手,施文德却拦住她:\"大人,能否选择投胎为长孙的后人?\"
殿中一片哗然。一个红袍判官厉声呵斥:\"大胆!阴司从未有自择亲缘的先例!\"
阎王却抬手制止,若有所思地看向铜镜。镜中显出长孙的独子——一个中年药商,正为久婚不育发愁。他妻子跪在送子观音像前虔诚祈祷,香炉里插着三炷刚点燃的香。
\"有意思。\"阎王突然笑了,\"你们可知那妇人求的是什么?\"
不等回答,殿外突然传来清越钟声。地藏菩萨手持锡杖飘然而入,琉璃灯焰顿时大盛。
\"菩萨来得正好。\"阎王起身相迎,\"这桩公案,您看如何裁决?\"
第二节:双生之缘
菩萨含笑不语,只是将锡杖轻点铜镜。镜面泛起涟漪,显现出令人惊讶的画面——长孙的妻子腹中,竟同时有两个微弱的生命之光在闪烁!
\"双胞胎?\"施文德惊呼。
\"一阴一阳,一刚一柔。\"菩萨看向二人,\"你二人若想同入此胎,需合二为一。\"
月华不解其意,菩萨却突然伸手,从她和施文德魂体中各抽出一缕光丝。两缕光在菩萨掌心纠缠融合,最终变成粒晶莹的莲子。
\"这是...\"施文德感到魂体轻了几分,却有种奇妙的完整感。
\"你们的'情魄'。\"菩萨将莲子交给小鬼,\"投入那妇人腹中,自会一分为二。\"
阎王拍案叫好:\"妙哉!如此既合阴阳之道,又不违轮回常理。\"他转向二人,\"不过既入一胎,来世便是血亲,可要想清楚了。\"
施文德与月华相视一笑。百年等待,早已让他们明白情爱不止于男女之欲。月华轻声道:\"能相伴长大,已是天大的福分。\"
阎王满意地捋须,突然压低声音:\"其实还有个选择——\"他指向铜镜未显示的另一条时间线,\"若饮下特制的孟婆汤,你们仍可做来世夫妻。\"
这个诱惑太大了。施文德看向月华,发现她眼中也闪过动摇。但最终,两人同时摇头。
\"我们已决定赎还长孙的恩情。\"施文德说。
\"况且...\"月华轻抚腹部,\"这一世,我想体验做男子的滋味。\"
殿中众神哄笑。阎王擦了擦笑出的眼泪:\"好!判官,记下来——\"
红袍判官连忙展开一卷空白的生死簿,朱笔挥毫:
\"施文德、林月华,积善之家,特许记忆不泯,投胎为青林镇药商施永年之孪生子。兄名施念华,弟名施思德...\"
第三节:往生之路
手续比想象中繁琐。先是鬼差带他们去\"洗魂池\"涤净阴气,然后是文判官详细讲解《转世须知》——包括不得随意使用前世记忆、成年后方可点醒琉璃灯等禁忌。
最令人忐忑的是\"封忆仪式\"。地藏菩萨亲手在他们眉心各点一粒朱砂,将大部分前世记忆暂时封印。
\"十八岁生辰那日,朱砂自落。\"菩萨叮嘱,\"在此之前,你们只会做些模糊的梦。\"
月华——现在该叫施念华了——突然想起什么:\"菩萨,我们的琉璃灯...\"
\"会化作胎记伴你们出生。\"菩萨微笑,\"灯在,记忆便在。\"
最后的告别时刻,阎王殿前挤满了闻讯而来的鬼差和亡魂。有他们曾经度化的桥仙桥鬼,有招娣的小伙伴,甚至还有那个被月华埋葬的巫婆——她因罪孽深重仍在地狱受刑,却特意求得片刻假释来送行。
\"谢谢你们的经咒。\"巫婆的魂体残缺不全,语气却平和了许多,\"让我知道仇恨只会带来更多仇恨。\"
最意外的是黑龙,他竟化为人形,送给二人各一片龙鳞:\"随身佩戴,可避百邪。\"
当牛头马面引他们走向往生门时,施文德忍不住回头。百年阴间岁月,竟生出几分不舍。月华捏捏他的手:\"别忘了,我们只是换个形式重逢。\"
往生门是道雕满百子图的玉门。穿过它的瞬间,施文德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身体被无限压缩又舒展。模糊中听见月华的惊呼,接着是无边的温暖与黑暗包裹了他...
第四节:新生啼哭
\"生了!夫人生了!\"
稳婆惊喜的喊声惊醒了昏睡中的施夫人。她虚弱地睁开眼,看见两个襁褓被并排放在枕边。左边的婴儿安静睁着眼,右眼睑上有粒朱砂痣;右边的正哇哇大哭,左手腕内侧隐约有盏灯笼状胎记。
\"恭喜夫人,是对健康的公子!\"稳婆喜气洋洋,\"大公子五斤八两,小公子六斤整!\"
施永年激动地从门外冲进来,颤抖的手轻触婴儿娇嫩的脸蛋。说也奇怪,大公子突然抓住他的手指,小公子则止住哭声,露出个无齿的笑容。
\"老爷,该取名了。\"管家捧着族谱提醒。
施永年沉思片刻,看向窗外盛开的梅花:\"大郎就叫念华,二郎叫思德吧。\"
无人注意到,此刻佛龛里的送子观音像眼角有滴清泪滑落。更无人知晓,供桌上的三炷香明明无风,烟却诡异地分成两股,分别飘向两个婴儿的襁褓...
十八年后的某个清晨,施家双胞胎同时从梦中惊醒。他们不约而同地摸向自己的胎记——那盏无人知晓含义的琉璃灯,此刻正散发着只有他们能看见的微光。
施念华看向镜中的自己,右眼的朱砂痣已悄然脱落。他转向与自己容貌酷似的弟弟,发现对方眼中同样闪烁着千年记忆的光彩。
\"月华?\"
\"文德?\"
两人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
\"好久不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