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秦店子乡二楼小会议室。
乡党委扩大会如期召开。
会议由乡党委书记、乡长王燕萍主持。
参加会议的人员,除了王燕萍等七名乡党委委员外,还有列席会议的三名非委员副乡长,以及为会议做记录的组织干事秦逸飞。
会议开始,王燕萍就宣读了中共信陵县委任命金立来同志为秦店子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的决定。
看得出来,王燕萍有点儿压抑不住的小激动。
她来秦店子乡任职接近三年,她在党委中第一次占据了绝对多数。
而刘济霖、邬乘风和张兰成的模样却有点儿难看。
他们知道,他们今后再也无法以党委举手表决的方式来架空党委书记王燕萍了。
会议第二项,由乡纪检委员张兰成通报闫家胡同党支部书记闫宝明违法乱纪的事实。张兰成当场出示了由闫宝明签字按手印的调查笔录,提出了对闫宝明进行党纪处理建议。
王燕萍说,张兰成同志已经代表乡党委、乡纪委宣读了闫宝明违法乱纪情况和处理建议,咱们党委委员们表决一下吧。
结果两项表决,七名党委成员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
王燕萍宣布,乡党委一致通过撤销闫宝明闫家胡同村党支部书记职务的决议;一致通过给予闫宝明留党察看二年的党内处分。
待上报县纪委批准通过后,再向闫宝明下达有关文件。
至于新支部书记人选,王燕萍没有像往常一样走老路。
没有先由管区书记对推荐人员作一个简单介绍,接着让几名委员简单议论议论,就让全体乡党委员进行表决。
而是要求武运舟、秦逸飞领着全体管区干部在闫家胡同开展大走访。
要走访全体党员和一半以上的农户,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次一定要选出一个威信高、能力强、能够扑下身子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村支书。
为了提高效率,入户走访共分了三个小组。
一组由组织委员、管区书记武运舟带领。
二组由乡团委书记、管区干部李静带领。
三组由组织干事、管区主任秦逸飞带领。
秦逸飞把闫家胡同32名党员随机分成了三部分。
武运舟和他各负责走访11名党员,李静则负责走访10名党员。
闫家胡同有一千二百多人口,大约三百多户。
武运舟就要求每组再走访50户群众。
在走访群众时要注意群众的性别、年龄、学历,以及是否曾经在外经商或工作过,是否退伍军人等等基本情况。尽量走访的面儿广一些大一些。
确保咱们收集上来的意见,能够真正体现全体村民的意愿。
和秦逸飞一块儿走访的,是乡文化站干部老郑。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黑脸汉子。自从参加工作就在管区当包村干部,和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拉得上来、说得上话。很适合走村入户的走访工作。
一上午的时间,秦逸飞和老郑一共走访了党员和群众三十几户。
秦逸飞翻了翻他做的记录,发现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名字,就是“闫宝坤”。
再看看自己手里党员名单,这个“闫宝坤”赫然在列。
“闫宝坤和闫宝明不是亲兄弟俩吧?”秦逸飞终于忍不住问了一个花白胡子的老者。
“哈哈哈!”花白胡子忍不住仰天大笑,“闫家是闫家胡同最大的姓氏,这‘宝’字辈的人,即使没有八十人,也绝对有五十人。
像什么宝忠、宝诚、宝栋、宝梁、宝昌、宝盛等等,我这个在闫家胡同生活了多半辈子也记不清。
你放心,闫宝坤和闫宝明只不过同辈。俩人八竿子都打不着,支分远着呢!
诺,俺隔壁就是他家。
你如果不信,你可以亲自和他拉拉呱。
闫宝坤确实是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汉子!”
“咚咚咚、咚咚咚!”老郑用力敲着厚重的木门。
“来了!”随着一声粗犷的答应,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打开。
“你们找谁?”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肤色和老郑差不多的男人,只是身高要比老郑高多了,和秦逸飞差不多,大约得在一米八以上,接近一米九。
秦逸飞一眼就看出这人身上带着一股杀气,他断定这人一定上过战场杀过人。
果然,只是通过简单交谈就证实了秦逸飞的猜测。
闫宝坤,1973年参军入伍的侦察兵,部队入的党,曾经荣立三等功。
闫宝坤说,他本该在1978年冬天退出现役。却机缘巧合地参加了1979年那场对猴子国的自卫反击战争。
战场上他击毙了十几只猴子,他的腿上也被猴子打中了一枪。
幸好没有伤到骨头没有伤到股动脉,也没有被细菌感染患上败血症。
除去在大腿上留下一个酒盅大小的伤疤之外,他的一条腿竟然完好无损。
他的伤养好了,战争也结束了,他也就复员回家了。
秦逸飞除了对闫宝坤颇感兴趣之外,他还对闫宝坤家贮存的大白菜很感兴趣。
“老闫大哥,你贮存的大白菜不少啊?自家种的?什么品种?”
“嗯,这都是我自己种的。留了有五六千斤。
和别人家比,确实有点儿多。
我打算到年根底下再赶集售卖,盼着能多卖个仨瓜俩枣的。
至于它是什么品种,我还真有点记不清了。是边白9还是边白6来?”
闫宝坤突然冲着套间高喊,“孩他娘,你把那两张大白菜的张贴画拿过来!”
“好好的抽什么疯?闲着没事儿要张贴画干什么?真不让人省心。
你再晚说一会儿,我就用它铰鞋样了。”
一个中年妇女嘟嘟囔囔地从套间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两张大白菜张贴画。
秦逸飞看到中年妇女手里的张贴画,心里就不由得一凛,这不是自己从省农科院拿回来的大白菜张贴画吗?
“大嫂,我冒昧问一句,你认识任李庄的李学军吗?”
“咋的,李学军那是俺娘家亲兄弟,你认识他?”
“你在今年夏天,是不是代人卖过蔬菜种子?那就是学军哥托你们替我代卖的。”
“什么?学军不是说他替一个学校老师代卖的嘛,怎么你又到了乡政府?”
李学军这个大姐也是一个实诚人。
“俺刚才在套间里没有听清楚,你现在当了什么干事、还是俺们管区的主任?”
“秦主任,你们还没有吃中午饭吧?
孩他娘,你把咱家那只大公鸡抓紧给杀了炖上。
我到豆腐坊去买点儿豆腐、到肉铺割点儿肉。
咱留秦主任他们在咱家吃顿饭!”
闫宝坤两口子夏天代卖蔬菜种子,挣了有六七百块钱。
他们心里一直没有忘记那个让他们发财的“学校老师”。
今天有机会了,当然要报答这个恩人。
秦逸飞见闫宝坤两口子实心实意,也就顺水推舟地说盛情难却,今天中午就麻烦大姐大哥了。
不过,和自己一块来的还有自己的领导管区书记等四人,自己就厚着脸皮问一问,能不能也请他们四个过来一块吃?
学军大姐实诚爽快:“嗐,多几个人也就是多几双筷子。他们在哪里,我请他们来家里吃饭。”
“不麻烦大姐了,我去找他们就行了。
我代替书记几人谢谢你啊!”
秦逸飞找到武运舟时,武运舟说他们那个组也有不少人推荐闫宝坤。
既然闫宝坤请咱们吃饭,正好借吃饭之时,和他好好谈谈,也趁机摸摸他的底儿。
秦逸飞在来的路上,就看到一个土法榨油的油坊,里面摆着二十斤一桶的菜籽油出售。
当回去又路过油坊门口,他就让武运舟稍停,自己进去买了一桶菜籽油。
“你这个小秦啊,又在自己垫钱。”武运舟指着秦逸飞摇了摇头,“等管区发了奖金,再一块儿补给你吧!”
由于时间仓促,闫宝坤安排的这顿午饭很简单。
菜只有两盆,一盆炖土鸡,还有一大盆猪肉、豆腐、白菜、粉条熬的杂烩菜。
喝的酒是当地酒作坊烧的苞谷酒,用五斤的塑料桶装着,据说一斤只需要两块钱。
不过武运舟和秦逸飞等人却都吃得很尽兴。
吃饭之时,武运舟和闫宝坤议论了一番村里的工作如何开展,怎么消除干群矛盾等等。
秦逸飞却是见缝插针,不时地把话题引到辣白菜上来。
他们先从棒子国由于白菜绝产,一棵白菜竟然高达70元人民币谈起,又聊到了棒子国对辣白菜的巨大需求以及如何腌制保存辣白菜。
秦逸飞说辣白菜发酵最适宜的温度是3—6c。
当气温低于3c,尤其是低于0c时,乳酸菌就处于一种休眠半休眠状态,辣白菜就会发酵缓慢,甚至停止发酵。
而当气温高于7c时,甚至高于16c时,不仅能使辣白菜品质和口感变差,而且还可能因被其他杂菌污染而变质。
闫宝坤说闫家胡同普通人家,大多没有专门取暖设施,只在室内烧一个铁质的蜂窝煤炉子。
一是靠它取暖,二是也靠它来做熟一日三餐。
早晚和夜间,室温差不多也就是3—6c。
只有晴天中午,温度可能会略高一点儿。倒是挺适合腌制辣白菜的。
秦逸飞说,如果想腌制高质量的辣白菜,就必须实行标准化。
大白菜和配料的标准化,不难做到。
最难的是腌制辣白菜时,怎么把控制温度做到标准化。
老百姓既不富裕,文化程度也不高,怎样让他们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升温容易降温难。
升温点一个炉灶就能做到。
降温却需要制冷设备,那就不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能承担的了。
说到这里,秦逸飞也发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闫宝坤说农村最不缺的就是空闲房屋。那些不动烟火的闲置房,基本和室外的气温室一个样。
室内最高气温也不过0c上下,在这样的环境里腌制辣白菜,根本就用不着降温,只要做好控温工作就行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闫宝坤的话让秦逸飞豁然开朗,眼前一亮。
在秦逸飞眼里,只要不需要花大价钱购买空调制冷,其他所有问题都算不上困难。
他说他计算好了,把闲置房间隔断出一个5—6平方米的空间,花几十块钱买一个电暖器,然后再加上他自制的一个温控开关,就一切都oK了。
当室内温度降低到3c,控温开关自动接通电暖器,开始加温。当室内温度上升到6c,温控开关自动断开,电暖器停止送暖了。
这样室温就能很好地控制在3c—6c之间,就能保证辣白菜的品质和口感。
秦逸飞当即和闫宝坤商定,让自己老妈和立功奶奶明天就来教他们腌制辣白菜的方法。如果一切顺利,一个星期后,再向其他村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