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蝎大师的话语如醍醐灌顶,将千机君的悲剧根源剖析得淋漓尽致。
杨十三郎默然不语,巨灵山的血色与朝堂的暗流在此刻交织,让他对“守护”二字有了更沉痛的理解。
那不仅仅是对外的刀兵,更是对内的刮骨疗毒。
羊蝎大师见他神色沉凝,知他已领会其中关窍,便不再多言深奥之理,转而将话题引向那最实际、也最可能触及核心的一步。
他语气变得平和,如同在话家常般问道:“首座大人,你应该去过昆仑山脚的朝觐镇,对那里可熟悉?”
杨十三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如同回到故土般的暖意,恭敬答道:“回大师,朝觐镇离蟠桃园不远,我在蟠桃园做执事的时候,休沐时经常去,一草一木皆熟稔于心。镇上的大华钱庄,至今还存着些许积蓄。可以说朝觐镇就是我的故乡……”
这份熟悉感,让即将展开的调查少了几分陌生,多了几分笃定,也打开了杨十三郎的话匣子……
羊蝎大师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缓缓道:“那便更好了。朝觐镇上,有一位老者,名为刘大门禁,你可认得?”
“师父!”
杨十三郎脱口而出,语气中带着不容错辩的敬爱与亲近,“刘大门禁正是弟子的授业恩师!弟子所学的‘莲花云’,便是他老人家亲授。”
想起师父那看似刻板、不苟言笑,实则古道热肠,以及师娘的温婉,杨十三郎心头便涌起一股暖流。
当年他被贬寒仙湖,师父还将珍贵的龙鳞衣赠予他御寒,此恩此情,至今难忘。
“妙极!天缘早定……”
羊蝎大师抚掌一笑,眼中精光一闪,“如此,便少了诸多寻访的周折。首座大人,你需知,千机君亦是朝觐镇人氏。而他,亦是刘大门禁的门下弟子,是你的师兄。”
这一声“师兄”,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
杨十三郎浑身一震,瞬间将许多碎片联系了起来。
千机君那追求完美、一丝不苟的性子,不正是与师父刘大门禁严谨守序、甚至有些固执的作风一脉相承吗?
师父守护自己家的那座旧书库,将残卷修补整齐,与千机君追求“程序无瑕”,何尝不是同一种精神内核的不同展现?
原来,塑造了千机君性情根源的,正是自己也深受其惠的恩师!
“刘大门禁虽仙阶不显,然其品性高洁,洞察世事。他于千机君,亦师亦父,是真正塑造其心性之人。”
羊蝎大师的语气充满了肯定,“千机君若选择‘消失’,或许能瞒过天庭诸仙,但绝无可能完全避开这位看着他长大、深知其肺腑的恩师。
他的挣扎,他的抉择,他的去路……答案,必然藏在朝觐镇,藏在刘大门禁的家中。”
这条路径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且亲切。
不再是探寻一个陌生的传奇,而是去拜望自己的恩师,同时解开一位同门师兄的命运谜题。这层同门之谊,让调查少了公事公办的冰冷,多了份人情味与必然性。
羊蝎大师见他眼中已是一片清明,知无需再多言,便拂衣起身,道:“首座大人,茶凉了,属下也该回去了。芙蓉,你好生休养。”
又对杨十三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回‘故乡’去看看,静心听听,或许能有意外之喜。”
言罢,羊蝎大师飘然离去,书房内重归寂静,却涌动着一股即将归乡探源的热切。
戴芙蓉走到杨十三郎身边,轻声道:“十三哥,我们何时动身?”
杨十三郎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仿佛已穿越云海,落在了那座熟悉祥和的昆仑小镇。
想到即将见到师父师娘,或许还能在那些充满了旧书卷气息的院落里,找到关于千机君师兄的蛛丝马迹,他心中便有了决断。
他转过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我们马上回朝觐镇,去见师父,立刻……”
这一次的回乡,不再只是探亲,更是一场直指问题根源的追寻。
……
夕阳半悬,昆仑山脉连绵的轮廓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沉静。
杨十三郎与戴芙蓉按下云头,落在了朝觐镇外熟悉的青石路上。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远处镇子里传来隐约的犬吠与人声,一切喧嚣到了这里,仿佛都被这灵山秀水滤过一遍,变得温和而宁静。
“这里便是朝觐镇了。”
杨十三郎深吸一口气,连日来紧绷的心神似乎也随着这故乡的空气松弛了几分。
他指着镇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对戴芙蓉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归属感,“这里比不得其它镇垒的繁华,却也自在。”
戴芙蓉颔首,她能感受到杨十三郎周身气息的变化,那份在天庭挥之不去的沉郁,在此地似乎被冲淡了许多。
她随着杨十三郎缓步向镇内走去,目光掠过路旁熟悉的店铺招牌、蜿蜒流淌的清澈溪流,以及远处被晚霞染成金红色的山巅。
“我们先去‘快活林客栈’安顿,”杨十三郎熟门熟路地引着路,穿过几条青石板铺就的巷弄。
“那客栈掌柜是旧识,环境也清静,你先歇歇脚,这一路劳顿,仙魂初愈,不宜再耗神。”
戴芙蓉温顺点头:“全凭官人安排。”
两人在客栈洗漱一番后,杨十三郎并未急着前往师父家。
他带着戴芙蓉,信步走向镇垒中心那家他最熟悉的糕点铺子。
铺子门口依旧飘着甜香,掌柜的见到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热情的笑容:“哎呀!这不是十三郎吗?有些时日没见你回来了!听说你在天庭做了好大的官咧!”
杨十三郎笑着与掌柜寒暄几句,并未多提天庭之事,只如往常般,仔细包了几样师父刘大门禁和师娘嫣儿素日里爱吃的松瓤糕、桂花糖。
付银子时,掌柜死活不肯多收,推搡间满是乡里乡亲的熟稔与善意。
提着糕点走在回家的路上,不时有相熟的街坊邻居与他打招呼。
“十三郎,回来啦?”
“哟,立人小子,气色不错嘛!”
“杨执事……哦不,瞧我这记性,该叫杨首座了!”
杨十三郎一一笑着回应,态度谦和,毫无架子。
这种被烟火气和人情味包裹的感觉,与天庭那种等级森严、步步为营的氛围截然不同。
路过“大华钱庄”的时候,杨十三郎驻足良久……这里是他能够暂时卸下所有防备的港湾。
脚步不自觉地加快,越是接近师父家那条幽静的巷子,心头那份因千机君案和巨灵山阴影而积压的沉重,便仿佛被这故乡的风吹散了几分。
他此刻并未多想案情的错综复杂,只想尽快见到那位如父般的恩师,在熟悉的书房里,喝上一杯师娘沏的热茶。
或许,答案真的就藏在这份看似平常的归乡之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