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迈出步子,准备回值房。
这时,他敏锐地感觉到一道不善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他循着感觉望去。
只见不远处的廊下,朱太医正阴沉着脸,眼神复杂地盯着他这边。
朱太医看见他看了过来,眼神慌乱地闪躲开。
随后,他匆忙转身,佯装整理药材。
陈进收回目光,眸色微沉。
朱太医对他的敌意,毫不掩饰。
是因为嫉妒自己得了圣眷?
抑或是,他在谨妃中毒一事中,本就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可惜,目前还没有抓住他任何把柄。
看来,日后要多加留意此人了。
下午时分。
院使张大人召集了太医院所有当值的太医和医士,到正堂议事。
众人不明所以,纷纷落座。
张院使清了清嗓子,环视一周,缓缓开口。
“诸位同僚。”
“再过一两个月,便是一年一度的秋狝大典了。”
“依照惯例,需有太医随行,以备不时之需。”
“往年,多是由陈院判和几位资历深厚的太医伴驾。”
张院使说到这里,目光转向了陈进。
“陈太医入职虽短,但医术精湛,大家有目共睹。”
“前有治愈固阳公主顽疾,后有查明谨妃娘娘中毒,屡立功劳。”
“本官以为,陈太医医术过人,心思缜密,堪当此任。”
“故而决定,今年秋狝,由陈太医随行。”
这话一出,堂内顿时安静了一瞬。
随即,秦淮第一个反应过来,脸上立刻绽放出大大的笑容。
太好了!陈太医要去参加秋狝了!
这可是莫大的荣耀!也是对他医术的肯定!
他激动地握紧了拳头,恨不得当场跳起来欢呼。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秦淮这般高兴。
角落里,朱太医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眼神阴鸷。
几位与陈英哲交好的老太医,也纷纷蹙起了眉头,面露不豫之色。
其中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太医站起身来。
他朝着张院使拱了拱手,语气带着不满。
“张院使,此举是否太过草率了?”
“秋狝乃是国之大典,随行太医责任重大,关乎圣上和诸位贵人的安危,岂能如此儿戏?”
“陈太医虽然医术尚可,但毕竟年轻,资历尚浅,经验不足。”
“骤然委此重任,恐有不妥。”
这位老太医一开口,立刻有几人附和。
“是啊,王太医所言极是。”
“秋狝不比寻常,还是稳妥些好。”
“不如按照往年惯例,由陈院判……”
有人话未说完,便被另一道声音打断。
“陈院判如今卧病在床,如何能随行?”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李太医。
他神色平静,语气淡然。
那位王太医被噎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
但他仍不甘心,再次开口。
“即便陈院判无法前往,太医院内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太医亦不在少数。”
“依老夫之见,此事关重大,不若效仿院内选拔御医之法,进行一场比试。”
“以医术定夺,选出最合适的人选随行,方能令人信服。”
“如此,既公平公正,也能确保万无一失。”
这个提议,倒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毕竟,随驾秋狝是个露脸的好机会,谁不想争取一下?
即便是那些原本事不关己的太医,也觉得比试一番更为妥当。
一时间,堂内议论纷纷。
陈进始终安静地坐着,并未开口。
他静静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特别是那位王太医和朱太医。
这出戏,果然是冲着他来的。
想用比试的方式,阻止他参与秋狝。
也好。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
他倒要看看,这些人想玩什么花样。
张院使见众人都倾向于比试,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王太医的提议,亦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便依诸位所言。”
“便以比试定夺今年秋狝随行之人。”
“为了公平起见,便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比试的对手和次序。”
他吩咐小吏取来签筒。
太医们依次上前抽取。
陈进不疾不徐地走上前,随手抽了一根。
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个名字。
李太医。
竟是他。
陈进抬眸,看向不远处的李太医。
李太医也正好看向他,眼中带着审视。
这位李太医,在太医院中素有清名,医术高明,为人正直,从不与陈英哲之流同流合污。
与他比试,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不必担心对方会用什么阴私手段。
第一轮比试很快开始。
陈进与李太医一同走上前。
陈进对着李太医拱手行礼,态度谦和。
“李太医德高望重,晚辈资历尚浅。”
“这一场,便请李太医出题吧。”
李太医微微颔首,捋了捋胡须。
他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目光中带着欣赏。
不卑不亢,沉稳有度。
确实是个好苗子。
“既然如此,那便考校一下最基本的功夫吧。”
“分辨药材,如何?”
陈进点头应允。
“但凭李太医吩咐。”
李太医随即命人取来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青瓷小罐。
罐子并排放在堂前的长案上,釉色温润。
他看向陈进,神色郑重。
“这两个罐子里,装的都是炮制过的白附子。”
“药材相同,炮制手法也类似,只是年份不同。”
“若陈太医能准确分辨出哪一罐年份更深,老夫便心服口服。”
分辨炮制药材的年份,看似基础,实则极考眼力、经验,甚至是对药材气味、质地细微差别的敏锐感知。
这李太医,果然是行家,出的题目看似简单,却直指根本。
陈进微微颔首。
“晚辈愿试。”
他并未立刻去拿起罐子查看,而是吩咐旁边的药童。
“取两只干净的白瓷碗,再端两碗清水来。”
药童很快将东西备好。
陈进走到案前,分别打开两个青瓷罐的盖子。
他从每个罐中各取了少许白附子药材,投入清水碗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两只碗上。
只见药材入水后,缓缓沉降。
片刻之后,两碗水中的景象却出现了明显的不同。
左边那碗,药材沉底后,水面上渐渐泛起一层细密、微黄的油花。
而右边那碗,水中却析出了一些淡紫色的絮状物,漂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