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云月号”的金色光痕在2025年的天际线处消融时,叶启指尖的触感还停留在1998年猴头省田埂边的稻草棚上——那是他穿越前最后扶住的东西,粗糙、带着日晒雨淋的温软。可此刻指尖撞上的,却是冷得发脆的金属舱壁,凉意顺着指缝钻进掌心,像攥住了一块刚从冰窖里捞出来的铁块。

舱门以极缓的速度向两侧滑开,没有铰链摩擦的声响,只有气流交换时细微的“嘶”声。一股混着薄荷与青草的新风涌进来,拂过叶启的脸颊——这风不像自然风那样带着尘土味,反而干净得有些不真实,吹得他藏在衣领里的雨泥气息簌簌往下掉,也吹亮了他眼前的世界。

联合科技基地的停机坪是一片望不到边的银色平原,地面铺着某种会随脚步变色的复合材料,叶启踩上去时,脚下立刻晕开一圈淡青色的涟漪,像踩在结了薄冰的湖面;无数流线型的悬浮舱在半空中穿梭,最小的只有篮球大小,最大的堪比1998年的解放卡车,它们尾部拖着的淡蓝色能量尾迹不会消散,在空中织成一张流动的网,偶尔有舱体交汇,尾迹还会轻轻碰撞,发出“叮”的脆响。

远处的建筑群是半透明的穹顶结构,穹顶材料像极了叶启见过的最好的玻璃,却比玻璃更轻——他甚至能看到风过时,穹顶边缘微微的起伏。阳光透过穹顶折射下来,在地面投出七彩的光斑,光斑里藏着自动生长的绿色植物:藤蔓沿着穹顶内壁攀爬,每片叶子上都嵌着细小的银色芯片,芯片闪烁时,藤蔓就会顺着特定方向生长,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

地面上没有传统的公路,只有一条条发光的磁悬浮轨道,轨道发出的暖黄色光芒能驱散周围的寒气。偶尔有圆形的无人运输舱“嗖”地掠过,舱体上贴着“月球省→水球区”的标签,舱门是透明的,叶启能看到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金属箱,箱子表面印着他不认识的符号。轨道旁的全息路标是立体的,循环播放着“L区实验室→E区生活区→F区智能农场”的指引,每个箭头都带着淡淡的光晕,伸手去碰,指尖会穿过一层柔软的能量膜,传来轻微的麻痒感。

“这……是哪儿?”叶启下意识地抓紧了衣角,他身上那件1998年的蓝色劳动布褂子已经洗得发白,袖口还补着两个补丁,在满是科技感的环境里,像一块不小心掉进银盘里的土疙瘩。他的手在发抖,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眼前的一切超出了他所有的认知——他这辈子见过最先进的东西,是公社里那台用来脱粒的柴油机,可跟这里比起来,那台柴油机像个只会喘气的老古董。

林福贵比他镇定些,却也忍不住弯腰摸了摸停机坪的地面——材质像是金属,却软得能踩出浅浅的脚印,松开脚又立刻恢复平整,连一点压痕都不留。他用指甲刮了刮地面,没留下任何痕迹,反而指尖传来一阵细微的震动,像是地面在“回应”他的触碰。“这材料不错,”林福贵咂了咂嘴,想起自己1998年在南方见过的橡胶地,“比咱们那会儿的塑胶跑道还结实,要是铺在食品厂的仓库里,再也不用担心货物压坏地面了。”

“爸,林叔,这边走。”叶云天穿着一身银灰色的科技制服,制服领口和袖口有淡蓝色的能量纹路,纹路会随着他的呼吸轻轻起伏,像活着的藤蔓。他袖口的显示屏上跳动着“云月号核心参数:稳定”的字样,字体是全息的,能看出轻微的立体感。他伸手递给两人各一个银色的手环,手环表面刻着细小的螺旋纹路,像某种金属藤蔓。

“这是全息手环,能定位、通话,还能实时翻译——基地里有不少外星裔研究员,他们说的‘星语’咱们听不懂,手环会自动转成咱们的方言,连语气都不会变。”叶云天说着,轻轻按了一下自己手环上的按钮,半空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淡蓝色的全息屏幕,屏幕上显示着他的心率、血压,还有一条“距离下次体检还有3天”的提醒。

叶启捏着手环,像捏着个刚从灶膛里扒出来的红薯,烫得不敢用力。手环刚碰到他的手腕,就自动收缩,贴合得严丝合缝,像是长在他手上一样。紧接着,一道淡绿色的光从手环里流出来,扫过他的手臂,突然传来一个柔和的电子音,那声音带着浓浓的猴头省口音,像村里的广播员:“检测到用户身份:叶启,1998年猴头省东风公社居民,已为您匹配‘基础生活模式’,语音设置为猴头省方言,温度调节开启,当前手环温度26c,与您体表温度一致。”

叶启吓了一跳,手一抖差点把环甩掉,手环却像粘在他手上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叶云天赶紧扶住他的手腕:“别怕,它就是个方便的工具,按这里能调出菜单,再按这里能关闭语音,你想让它干嘛,跟它说就行。”他边说边演示,按了一下手环上的螺旋纹路,屏幕上立刻跳出“吃饭”“睡觉”“导航”三个选项,字体很大,叶启一眼就能看清。

林福贵已经试着按了手环上的按钮,半空中的全息屏幕比叶云天的大一圈——他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怕碰到屏幕,却发现手能直接穿过去,没有任何阻碍。屏幕上显示着“个人信息”“基地地图”“通讯列表”三个选项,每个选项旁都有小小的图标:个人信息是一个小人,基地地图是一张立体的星球模型,通讯列表是一串会闪烁的名字。

他挑了挑眉,手指在“通讯列表”上轻轻一点,屏幕立刻切换成一串名字,最上面的一个备注着“张局-科技监管局”。林福贵忍不住笑了,想起自己1998年用的砖头大的“卫星电话”——那东西重得能砸死人,信号还时好时坏,打个电话要跑到山顶上,喊得嗓子都哑了。“这东西比我当年的大哥大好用多了,”林福贵摸了摸手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给1998年的公司,我还没跟厂里的人说我要去‘未来’呢。”

“现在还不行。”林月瞳走过来,她穿着和叶云天同款的制服,只是袖口的能量纹路是淡粉色的。她伸出手,在林福贵的全息屏幕上轻轻一划,屏幕立刻缩小了一圈,亮度也调低了些——刚好适合林福贵的视力。“时空通讯需要更强的信号锚点,现在的信号只能在2025年内部用,等‘云月号’的能源核心升级完,或许能试试短时间的跨时空通话,不过只能传声音,不能传图像。”

她说话时,手环上的屏幕自动切换成了“能源核心升级进度”的界面,上面有一个醒目的进度条:15%,进度条的颜色是淡红色的,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核心问题:液态星际金属储备不足,无法支撑长距离时空定位,当前储备量仅够维持3次短距离穿梭。”屏幕下方还附着一张小小的图纸,图纸上是一个复杂的球形结构,标注着“能源核心”,球形结构的周围有无数细小的线路,像蜘蛛网一样。

林福贵的目光落在“液态星际金属”几个字上,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图纸立刻放大,能看清金属在核心里的流动路径——淡蓝色的线条从核心底部流进,从顶部流出,像血液一样循环。“这东西,月球省的矿场好像有储备,”林福贵的语气很肯定,“我1995年跟火球区的矿商合作过,他们手里有个‘极地冷矿’,就在月球背面,专门产这种金属,就是开采难度大,温度太低,机器一进去就冻住,只能靠人工,成本高得吓人。”

叶云天眼睛一亮,袖口的能量纹路瞬间亮了几分:“真的?我们之前联系过矿场,对方说受科技监管局管控,不对外供应,不管给多少钱都不卖。”他之前为了找液态星际金属,几乎联系了所有已知的矿场,可要么没有,要么被管控,急得几天没睡好。

“监管局的张启山,我认识。”林福贵笑了笑,指尖在“张局”的名字上轻轻点了点,屏幕立刻跳出张启山的头像——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中年男人,眼神很锐利,却带着一丝温和。“当年他刚接管矿场时,遇到过一场矿难,矿道塌了,困了二十多个人,救援设备进不去,还是我帮他协调的‘低温抗压钻’,从火球区调过去的,花了我三天三夜,没合过眼。”

林福贵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了一段模糊的记忆影像——那是1990年的矿场,到处都是白雪,救援人员穿着厚厚的防寒服,正在用钻机打孔。“这事交给我,明天我跟他通个话,就提1990年的矿难,他肯定记得,”林福贵的语气很笃定,“优先采购权应该能拿到,大不了我用月球省的食品加工厂产能跟他换——现在的人也爱吃咱们1998年的老味道,正好让他尝尝。”

他说着,又看了眼屏幕上的“云月号”图纸——图纸上的能源核心旁标着密密麻麻的参数,每个参数后面都跟着一串数字,像密码一样。林福贵想起自己年轻时画的“食品厂扩建草图”,也是这样,一笔一笔都是心血,哪里要加个窗户,哪里要装个机器,都要反复琢磨,画错了就用橡皮擦了重画,一张图要画半个月。“你们这图纸,比我当年的草图精细多了,”林福贵笑着说,“不过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想把事情做好。”

“那太好了!”叶云天拍了下手,袖口的显示屏立刻弹出“矿场联络计划”的字样,“能源核心是‘云月号’改造的关键,有了液态星际金属,我们就能把穿梭的稳定性从60%提升到90%,到时候就能精准定位1998年的时间点,不会再像上次那样,差点把你们送到1970年了。”

说话间,一辆悬浮接驳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面前。车身是透明的球形,像一个巨大的玻璃球,没有车门,只有一个圆形的入口缓缓打开,入口边缘有一圈淡蓝色的光,能驱散周围的寒气。叶启站在车门口,脚像灌了铅一样,挪不动步——他怕这“没轮子的球”会掉下来,也怕自己一进去,球就会飞上天,把他甩出去。

叶云天看出了他的顾虑,拉着他的胳膊轻轻一拽:“爸,放心,它的磁悬浮系统很稳,底部有三个隐形的能量锚点,能牢牢吸在地面上,比咱们1998年的拖拉机稳多了——你坐上去就知道了,比拖拉机舒服,没有颠簸。”

叶启半信半疑地走进接驳车,脚刚踩上去,就感觉到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住了他,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他赶紧抓住身边的扶手,扶手是软的,能自动贴合他的手掌形状。接驳车的内壁是淡白色的,能自动调节亮度,叶启坐下后,内壁立刻暗了几分,像拉上了一层薄窗帘。

坐进接驳车后,叶启紧紧贴着车窗,看着外面飞速掠过的景象:路边的路灯是一个个悬浮的光球,光球的颜色会随时间变化——白天是淡白色,晚上会变成暖黄色,还能自动调节亮度,不会晃眼;路过“智能农场”时,他看到成片的稻田里没有一个农民,只有银色的无人机在低空盘旋,无人机的大小和他家里的鸡差不多,翅膀上装着细小的喷头,每隔几米就会喷出一道淡绿色的营养液,营养液落在稻叶上,立刻被吸收,没有一点浪费。

田埂上的土壤传感器是白色的,像一个个小蘑菇,闪烁着红色的光,每闪一次,旁边的全息屏幕就会跳出一行字:“3号田土壤湿度:65%,氮含量:1.2%,适宜水稻生长。”叶启看着那些传感器,觉得它们像一个个尽职的哨兵,日夜不停地“监视”着每一株稻子的生长。

“这地……不用人管?”叶启指着稻田,声音里满是疑惑。他这辈子种了二十多年地,从来没想过,地里没有农民,稻子也能长。

“也需要人,但不用像以前那样下地。”叶云天调出农场的全息监控,屏幕上显示着每一株稻子的生长数据——株高、叶片数、结实率,甚至连土壤里的氮磷钾含量都看得清清楚楚,数据每秒钟更新一次,像跳动的脉搏。“农场的研究员在控制室里就能监控所有稻田,发现问题了,比如有虫害,无人机直接去喷洒农药,比人工快多了——以前人工喷一亩地要一个小时,现在无人机五分钟就能搞定,还能精准到每一株稻子。”

叶启没说话,只是盯着屏幕上的稻子——那稻穗比1998年的大了一圈,颗粒也更饱满,每一粒稻子都泛着淡淡的光泽,像吸足了阳光。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天不亮就下地,弯腰插秧插得腰都直不起来,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掉,滴在泥土里,瞬间就没了踪影;遇到虫害还要背着药桶在田里走,药桶重得能压垮人,走一步都要喘口气,一天下来浑身是汗,衣服能拧出水来。可现在,坐在空调房里就能种好地,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接驳车很快到了E区生活区。生活区是一栋三层小楼,外墙是淡绿色的,像长满了青苔,实际上是某种能吸收阳光的复合材料,白天吸收阳光,晚上能发出淡淡的光。两人的房间在二楼,门是感应式的,叶云天的手环靠近门,门就自动滑开,没有任何声响。

房间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墙壁是可变色的,按一下手环就能调成稻穗的金色,也能调成天空的淡蓝色,叶启试着按了一下,墙壁立刻从白色变成了金色,像晒满了刚收割的稻子,暖得让人心里发慌;床是自动调节硬度的,叶启躺上去时,床板自动陷下去一块,刚好托住他的腰,比家里的硬板床舒服多了,却又不会软得让人腰疼;窗边有一个小小的“食物制造机”,只有微波炉大小,表面印着“猴头省菜系”“火球区菜系”“外星裔菜系”三个选项。

叶启试着按了“猴头省炒饭”,机器里立刻传来“食材合成中”的提示,声音很小,像蚊子叫。三十秒后,机器的门自动弹开,一碗热气腾腾的炒饭递了出来——米饭是白色的,颗粒分明,里面混着鸡蛋、火腿和葱花,还有一点他熟悉的辣椒,香味扑鼻而来,和叶启老伴做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机器……能做出稻花香?”叶启捧着饭碗,眼眶有点发热。他想起1998年的家里,每次做炒饭都要先在大铁锅里炒香稻花,火要烧得旺,锅要烧得热,稻花炒到金黄才能放米饭,炒出来的饭才有香味;现在不用生火,不用刷锅,就能吃到一样的味道,心里既新奇又有点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什么,少了点烟火气,少了点一家人围着灶台等饭熟的热闹。

接下来的几天,林福贵忙着联系矿场和监管局,每天都在房间里用全息手环开会。他开会时,会把全息屏幕调到最大,坐在椅子上,像在办公室里一样,跟张启山讨论液态星际金属的采购细节。张启山一开始还不信他在2025年,直到林福贵调出1990年矿难的照片,张启山才相信,笑着说:“老林,你可真能折腾,都折腾到未来去了。”

林福贵偶尔会去叶云天的实验室看看图纸,实验室里有一个巨大的全息沙盘,上面是“云月号”的立体模型,能看到能源核心的内部结构——淡蓝色的液态星际金属在核心里流动,像一条小蛇。林福贵会指着沙盘上的能源核心,跟叶云天说:“这里的线路太密了,要是金属流动不畅,容易堵,得改改,像我当年设计食品厂的流水线一样,要留够缓冲的空间。”叶云天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真的修改了线路设计。

他凭着多年的经商经验,提出了“用月球省的食品加工厂产能换矿场配额”的想法——月球省的食品加工厂能生产1998年的老味道,比如猴头省的炒饭、火球区的烤肉,这些都是2025年的人喜欢的,却又很难自己做出来。张启山一听就动心了,很快就答应了,给了他每月500公斤的液态星际金属供应权,还承诺优先送货。

叶启则每天都去F区智能农场。他跟着农场的研究员学用全息监控,学看土壤数据,学操控无人机喷洒营养液。研究员教他怎么在屏幕上划动手指调整喷头角度,怎么根据数据判断稻子需要多少水,叶启学得很认真,笔记记了满满一本——他用的是叶云天给他找的笔记本,不是全息的,而是纸做的,他说“写在纸上才记得牢”。

可每次看到无人机在稻田里飞,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有踩在田埂上的踏实感,田埂是用复合材料做的,走上去软软的,没有泥土的硬度;没有弯腰触摸稻穗的温度,隔着屏幕看数据,永远不知道稻穗的手感是软是硬;没有风吹过稻田时“沙沙”的声音,智能农场的穹顶挡住了风,只有空调的冷风在吹,没有自然风的温柔。

有一天,他趁研究员去控制室拿资料,偷偷摘了一个土壤传感器——那传感器小小的,握在手里像个鸡蛋,他想拆开看看,这小小的东西到底是怎么“看懂”土壤的,是不是里面藏着什么“土专家”。可刚把传感器揣进兜里,手腕上的手环就响了,传来农场的警报声,还是熟悉的猴头省方言:“检测到F区3号田土壤传感器异常,已触发定位警报,管理人员将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

叶启吓得赶紧把传感器从兜里掏出来,跑回3号田,蹲在地上把传感器插回原来的位置——他记不清传感器原来的角度了,插了三次才插对,红色的灯光亮起来时,他才松了口气,转身就往农场外跑。他不敢走磁悬浮轨道,怕被管理人员发现,专门挑小路走,小路两旁是人工种植的灌木,叶子上也有银色的芯片,会跟着他的脚步转动,像在“盯”着他。

他沿着小路走了半个多小时,鞋底都沾了草屑,终于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稻田——那是基地外的一片传统农田,没有穹顶,没有无人机,没有传感器,只有一个老农在弯腰插秧,老农戴着草帽,穿着蓝色的布衫,和叶启1998年穿的一样。田埂上放着一个老式的水桶,桶是铁皮做的,上面印着“农业合作社”的字样,桶里装着用来浇灌的水,水面上漂着几片稻叶。

叶启像看到了救星,快步走过去,脚步踩在泥土上,发出“咯吱”的声响——这声音他太熟悉了,1998年的田埂上,每天都能听到。他走到老农身边,没说话,拿起老农身边的秧苗,熟练地插进田里——手指捏住秧苗的根部,轻轻往下按,深度刚好没过根部,既不会太深让秧苗烂根,也不会太浅让秧苗倒。

泥土裹住指尖的那一刻,他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这才是种地该有的样子,有泥土的味道,带着一点腥气,却让人安心;有汗水的温度,顺着额头往下流,滴在泥土里,能听到“嗒”的一声;有亲手培育的期待,插完一株秧,就盼着它能生根、发芽、抽穗,这种期待,是看屏幕数据永远得不到的。

老农看着他熟练的动作,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问:“你也是农民?看你穿的衣服,像是1998年那时候的样式。”

“嗯,猴头省来的。”叶启也笑了,擦了擦额头的汗,汗水流进眼睛里,有点疼,却很舒服,“你们这儿怎么不用那些机器种地?我在基地里看到,机器种的稻子又大又饱满。”

“机器好是好,可总觉得少了点魂。”老农捶了捶后背,发出“咯吱”的声响,“我种了一辈子地,从1970年种到现在,就喜欢亲手把秧苗插进土里的感觉,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早上来看看,晚上来看看,心里才踏实。机器种的稻子,再好也是机器种的,没有人气儿。”

叶启点点头,心里的想法更坚定了——他想在2025年,种一片属于自己的“传统稻田”,不用机器,不用传感器,就用1998年的方法,耕地用牛,插秧用手,浇水用桶,看看能不能种出一样好的稻子,看看这2025年的土,是不是还认1998年的种地方法。

可他刚插完一行秧,直起腰想活动活动,就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爸,你怎么在这儿?手环显示你在这儿,我还以为看错了。”

叶云天站在田埂上,穿着一身休闲装,不是平时的科技制服,手里拿着一个定位器,定位器的屏幕上显示着“叶启:F区外传统农田”的字样,还有一个小小的红点,就是叶启的位置。他刚才在实验室里检查“云月号”的线路,顺便看了眼父亲的定位,发现父亲不在智能农场,也不在生活区,反而在基地外,又想起早上农场的警报记录,猜到父亲可能来了这里,赶紧换了衣服跑过来。

叶启站起身,手里还沾着泥土,指甲缝里都是黑的,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就是想试试这儿的土,能不能种出咱们1998年猴头省的稻子,看看跟机器种的有啥不一样。”

叶云天走下田埂,田埂上的泥土沾了他的鞋底,他却没在意——平时在基地里,他的鞋永远是干净的,从来没沾过泥土。他也拿起一把秧苗,学着父亲的样子插进土里——可他的手指没力气,捏不住秧苗的根部,插下去的秧苗歪歪扭扭的,还溅了一身泥,泥点落在他的白色t恤上,特别显眼。

叶启忍不住笑了:“你这孩子,没干过农活就是不行,看我的。”他走过去,从叶云天手里拿过秧苗,握住儿子的手,教他怎么捏:“手指要这样,捏住秧苗的根部,别太用力,会捏断的,也别太轻,会掉的。”他带着叶云天的手,把秧苗插进土里,“你看,这样插进去,秧苗是直的,能站稳,以后才能长得好。”

父子俩并排站在田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暖的,像1998年猴头省的夏天。泥土的气息混着稻苗的清香,飘进鼻子里,叶启觉得,比基地里的薄荷风好闻多了。叶云天插了几株,就觉得腰开始酸了,他忍不住直起腰,捶了捶,才明白父亲为什么喜欢传统种地——这不仅仅是习惯,更是一种对土地的敬畏,对生活的踏实感,是坐在实验室里永远体会不到的。

“爸,我知道你不习惯机器种地。”叶云天直起腰,擦了擦汗,汗水把他的刘海都打湿了,“可你看,智能农场的产量是1998年的3倍,咱们猴头省现在也用上了这种技术,以前种10亩地才能养活一家人,现在种3亩就够了,剩下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用再像你1998年那样,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回家。”

“可种地不就是要亲手种吗?”叶启看着自己手里的泥土,泥土在阳光下泛着黑亮的光,“要是都用机器,以后的人会不会忘了怎么插秧,忘了泥土是什么味道,忘了稻子是怎么长出来的?”

“不会的。”叶云天指着远处的智能农场,农场的穹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机器是工具,不是替代品。我们用机器提高产量,是为了让更多人不用再像你1998年那样,在暴雨天里泡在田里救秧苗,在大夏天里背着药桶中暑;是为了让大家有时间去学习怎么更好地种地——你看农场的研究员,他们在研究更抗旱的稻种,在研究怎么让土壤更肥沃,这些都是在为土地好,为农民好,不是在代替农民。”

叶启没说话,只是看着儿子插得歪歪扭扭的秧苗,又看了看自己插得整整齐齐的秧苗,突然笑了:“你这秧苗插得不行,明天我来教你,咱们在智能农场旁边,种一小块‘试验田’,一半用机器,一半用咱们1998年的老方法,看看哪个长得好,看看是机器厉害,还是咱们老农民的手厉害。”

叶云天眼睛一亮,腰也不酸了,赶紧点头:“好啊!我明天就去跟农场申请一块地,咱们一起种,我负责机器那半,你负责手工那半,到时候咱们比一比,看谁的稻子长得好。”

那天晚上,叶启在房间里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他没有用全息手环的语音输入,也没有用全息屏幕打字,而是用手写,写在叶云天给他找的稿纸上,笔是钢笔,不是1998年的圆珠笔,却也写得很顺手。他写了2025年的智能农场,写了能自动做饭的机器,写了他和儿子要一起种“试验田”的事,最后写道:“云天说,科技是为了让日子更好过,我1998年的时候不懂,觉得种地就该用手,现在有点懂了。等咱们回去了,也给猴头省的田里装几个传感器,让大家不用再那么辛苦,也能种出好稻子。”

写完信,他把信叠好,放进一个信封里,信封上写着“给老伴”,他想等“云月号”能跨时空送信了,就把这封信寄回去,让老伴也看看2025年的样子。

而在叶云天的实验室里,林福贵刚挂完和张启山的全息通话,手里拿着一份电子的“液态星际金属采购合同”,合同上有张启山的电子签名,闪着淡淡的蓝光。他笑着对叶云天说:“第一批金属下周就能到,张启山说会用最快的运输舱送过来,咱们的‘云月号’改造,能提前半个月启动了。”

叶云天看着合同上的签名,又看了眼窗外——叶启房间的灯还亮着,灯光是稻穗的金色,他知道父亲肯定在想怎么种好那块“试验田”,说不定还在琢磨明天要带什么工具去。他拿起笔,在“云月号”改造计划的备注栏里加了一行字:“增加‘农业技术存储模块’,带2025年的稻种和种植技术回1998年,帮助猴头省提升粮食产量。”

林月瞳走过来,端着两杯热饮,一杯递给林福贵,一杯递给叶云天,热饮的杯子是用可降解材料做的,上面印着“云月号”的图案。她看到备注栏里的字,笑着说:“你还真要帮叶叔改善猴头省的农业啊?不怕带回去的技术太先进,1998年的人用不了?”

“不会的。”叶云天接过热饮,喝了一口,暖暖的,像1998年家里的热茶,“我爸说,种地要懂土地,也要懂技术。咱们带回去的不是最先进的机器,是最实用的技术,比如怎么改良土壤,怎么选好稻种,这些1998年的农民能用上,也能让他们少受点苦。咱们既然能穿越时空,就该做件有意义的事,不能白来一趟2025年。”

实验室的全息屏幕上,“云月号”的能源核心图纸缓缓转动,淡蓝色的能量流在图纸上循环,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改造积蓄力量。窗外的2025年夜色渐浓,悬浮舱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叶启房间的灯也亮着,金色的灯光和实验室的蓝色灯光遥相呼应——一个在为“回到1998年”努力,一个在为“适应2025年”尝试,而这两条线,都在朝着“让日子更好过”的方向,慢慢靠近。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末世咸鱼行事只用言出法随墨染尖塔之路假千金被退婚后,闪婚首富大佬我本肥宅,奈何丧尸围城全球神只时代重生者:末世生存战我就一路人甲,你们喊我神明干嘛劫天运(鬼姐姐)快穿:男神大人,宠上天!未来混乱直播末世,我有枪有碉堡,惹我都得死踏星开局带AI流浪宇宙忏悔之都无妄轮回志开局忽悠全球移民,我偷走了蓝星人在罗浮搬视频,开局创死景元元星球大战之第四天灾卡牌:老婆有点呆,但统率万龙快穿之养老攻略我家农场有条龙妖魔战神银魂:星球守卫大矿主末日战队系统,我苟在幕后当老大我在诸天当奶爸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综穿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宿主不娇不软,却把偏执男神撩疯神奇宝贝:圆梦从关都开始丧尸女王不吃人,她是祖国守护神我化身诡异,以恐惧掌控天灾七步之内又准又快我家宿主敲萌哒神奇宝贝之小小的冒险极度深寒:我在末世建基地微型宇宙全民进化时代黎神你辅助又超神了我,黑暗迪迦,开局沉睡三千万年庆云仙壮士出川,我穿越到了抗战第一线我真不想成为天灾啊血肉铸神:我全身长满怪物末世游戏,提前八小时氪金刷道具狂尸血狱,失忆后只记得妻儿我的书中世界降临全球空间通末世:我囤亿万物资养兵王末世:洗劫岛国物资米国零元购星武大秦
爱读书屋搜藏榜:我先抽个卡全球冰封:躲在安全屋里收女神萌学园:我可是散仙论在神营二三事灵器复苏无限刀神让你重生,没让你成人工智能现实边缘灵异复苏:我只是个写书的末世之开局就无敌诸天最强金身从吞噬开始的完美人生诸天万界证道行维度创世神南天门计划之天龙王超级机器人分身快穿之白月光她成了绿茶虚空体力爆满的刀主硅体星穹铁道:我家开拓者被拐走了异秘事件调查局无限末世:每次签到超级外挂!快穿小撩精:病娇大佬他又黑化了诡域天图无限真武新月之咒快穿:男主大人求放过人间乐土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星际大佬又在疯狂打脸鬼妻来了开局获得出租车系统快穿之反派他是偏执狂说好手工直播,你造机甲?末世,我有一座天空之城兵书世界未来,梦与现实从废土开始的星际执政官天醒战纪:开局献祭吾命战域时代:开局觉醒神级天赋直播间通兽世,五个兽夫争榜一位面兑换系统娱乐之传奇天王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鲜血神座最强寰宇主神重回末日:娇气包的团宠生涯别吃那个鬼从这瓜保熟开始机战无限内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欧皇海上求生?反派他妹只想苟命谁让她误闯废土的!在末日游戏里当农场主惊悚:国家把我F级天赋玩出花!恶毒男配都在我的修罗场末世恶毒女配?我靠十倍返还躺赢穿越后我靠蘑菇干翻虫子只想安静种个田,全员逼我当大佬天灾囤货,我靠毛茸茸在末日躺赢末日降临:从修仙界回来后无敌了末世灾变:我靠收割反派暴富穿成乱世寡嫂,靠空间南迁搞基建穿进男频文,我在末世捡垃圾!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牺牲的他与保护的她星河苍芒幻厅恶毒向导不装了,全员火葬场吧末世:我捡的废物都成了神明大佬海洋求生:我靠无限抽卡带飞祖国末世列车,我靠预言读档成为榜一梦里穿越十二宫植物成珍稀?而她一天能种一千亩渣女摆烂后,五个前男友扯头花星际:被迫继承疗养院的餐厅星际娇软雌性,被六S大佬强绑定我在末世被营销成神无限副本:告白后我被邪神盯上了快穿:绿茶大佬今天又被钓了渣雌死遁五年回归,黑化父子爱惨病弱美人在诡异世界封神克系末日摆摊,邪神被我喂成萌宠穿成残次品?全星际大佬嗜我成瘾天才俱乐部雄多雌少,我靠木系异能风生水起星际写小说,雄兽们跪求我更新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兵家镇万界末世种田求生:捡个崽崽开农场我在末日盖房子快穿:硬核宿主玩转三千世界穿成稀有向导,误入哨兵修罗场末世海上求生,在灯塔建造度假村生育值0?兽世大佬们全是我榜一荒野求生:毛茸茸同居手册乙游对象非人类,各个为我修罗场恶雌娇又欲,五个兽夫缠欢上瘾抽卡逆袭后,五个未婚夫悔哭了恶女快穿:一不小心就成了万人迷在诡异整容app里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