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道口派出所。
所长办公室。
“喂,王主任,是我,交道口派出所马魁......”所长马魁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手握电话,嘴角挂着笑容。
在他对面,一个身高起码有一米八的青年,穿着一身去掉军衔的军装,笔挺的坐着。
青年名叫常威,1926年生人,今年27岁,是一名转业军人。
两年前,常威随军去了北棒战场,因伤回国休养。
怎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个月前,常威的媳妇儿因病去世,留下一子,今年只有8岁,名叫常胜利。
常威的父母在他13岁的时候,因为战乱,先后离世。
媳妇儿那边岳父岳母年纪大了,又在村里住着,最关键的是,人家还有五个孙子,三个孙女,短时间给看下孩子还可以,常年累月肯定是不现实。
为了照顾孩子,常威只能申请转业。
上级领导把他安置到了四九城交道口派出所,成为一名普通民警,行政级别21级,每月工资62元。
依照规定,目前的住房分配主要针对高级干部和做出过特殊贡献的特定人员,普通民警是不符合分房政策的。
常威来派出所工作,派出所只能给常威提供内部宿舍。
可由于孩子没人照顾,父子俩一起住在单位宿舍,肯定不太方便。
所以,常威办完入职手续后,想要在附近租一间房子,方便照顾孩子。
以他的工资,也完全负担的起这笔开支。
巧的是,现任交道口派出所所长马魁,曾经是常威的老营长。
得知常威的个人情况之后,主动给街道办的王主任打了个电话。
把常威的事儿和王主任说了一遍,请王主任帮忙,给常威介绍个合适的房子。
挂断电话之后,马魁看着常威,笑着说道:“王主任那边我已经打好招呼了,你直接去街道办就行。
今儿个你刚入职,不着急上班,给你放一天假,租好房子之后,回村里把孩子接来,安顿好了,明天再来上班。”
常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连忙站起身,向马魁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坚定地说道:
“谢谢马所长,我一定尽快把房子租好,把孩子接过来,明天准时到岗,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和照顾。”
马魁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常威不必如此客气,又嘱咐了几句租房时的注意事项,诸如要选择安全的胡同,确保周边环境对孩子友好等,才让常威离开办公室。
走出派出所,常威骑着自行车直奔街道办。
这辆自行车是他前两天刚买的,当兵这些年,他多少有些积蓄。
其实以他的积蓄,找个大杂院,买间平房也是买得起的。
只是,买房对常威而言,并不划算。
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国家干部,分房是迟早的事儿。
如果运气好,在派出所干几年,行政级别再往上提一提,或许还能分到筒子楼呢?
......
南锣鼓巷街道办。
傻柱闷着头走在前边,身后五十米外。
何建设站在中间,左边拉着二姐何兰兰的小手,右边拉着三姐何菊菊的小手。
姐弟三人,拖着不太稳当的腿,慢慢悠悠的一步一步向前走着。
母亲刘秀华则是走在最后,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的孩子们。
“能不能快点儿?咋这么磨叽?”傻柱站在街道办门口,扭回头看着何建设等人,面色又冷了几分。
听到这话,何建设压根儿就没搭理傻柱,依旧慢慢悠悠的走着。
短短五十米的路程,兄妹三人愣是走了三分钟。
气的傻柱直咬牙,却也无可奈何。
又过了两分钟,一行人才来到了王主任的办公室。
何建设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捂盖子高手,街道办王红梅主任。
他站在门口角落里,仔细打量着王主任。
王主任看上去岁数不大,也就三十岁出头的样子,中等身高,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穿着一身灰色的列宁装。
“刘秀华,何雨柱,你们怎么来了?”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办公室的一行人,王主任一脸疑惑的询问道。
“王主任,是这样的......”傻柱抢先一步,按照事先易中海教给他的话术,面露委屈的开始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大致内容不外乎,何大清为了一个寡妇,连自己的亲生子女都不要了。
何大清离开之后,他们兄妹俩怎么怎么不容易,受了多少委屈之类的。
......
事已至此,不是他们不愿意收养何建设。
主要是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养不起。
为了何建设的未来着想,他们只能忍痛割爱,帮何建设寻求一个更好的归宿!
听完傻柱的陈述之后,王红梅微微点头,看起来好像很认可傻柱的话,实际上她的心里非常不屑。
身为街道办主任,她见得人比傻柱吃的盐还多。
傻柱这点儿小把戏,她看的一清二楚。
说白了,傻柱就是嫌弃何建设是个拖油瓶,不想认这个弟弟。
还冠冕堂皇的说为了何建设的未来,要给他找个好归宿?
刘秀华是好归宿吗?
开什么玩笑?
身为街道办主任,王红梅对南锣鼓巷这些常住居民的情况那是一清二楚。
刘秀华一个寡妇,还带着三个闺女,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
要不是自己好心,帮她安排一些糊火柴盒子之类的零工,每个月能挣个五六块钱贴补家用,她能不能把那三个闺女养活都两说呢?
如果这样的家庭条件都叫好归宿?那整个南锣鼓巷都没穷人了!
不过,有一点,王红梅还是很满意傻柱的。
起码,他没有直接把何建设送到救济站。
因为战乱,这年头,没爹没妈的孤儿实在是太多了,对于这些孤儿的安置,王红梅也很犯愁。
愿意收养孤儿的家庭毕竟是少数的,杯水车薪,这个问题很难彻底解决。
如果刘秀华真的愿意收养何建设,那街道办就能少安置一个孤儿。
可是,刘秀华家里都穷成那样了,她怎么就能同意收养何建设呢?
王红梅绞尽脑汁都没想明白。
“刘秀华,你真的愿意收养这孩子?”王红梅看着刘秀华,指了一下何建设,非常严肃的问道。
“我愿意!”刘秀华毫不犹豫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