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天,郑市的人口锐减。
官方统计显示——
第一天,全市常住人口还剩下八百万。
两天后,这个数字变成了五百万。
到了第三天,只剩下不到三百万原住民,大部分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以及一些选择不回家过年的打工群体。
市区主干道上,原本拥堵的人流和车流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
高铁站、机场、长途汽车站彻夜灯火通明,广播里循环播放着“请大家有序返乡”的通知。
这座昔日的中原枢纽城市,开始变得空空荡荡。
——
凌晨时分,市委大院,应急指挥会议室里。
会议桌上堆满了各类文件,疏散名单、交通预案、物资调度、安置点分布,一片忙乱。
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郑市各区的人员流动数据。
任星云站在大屏地图前,和市委书记常遇存做着最后的任务布置。
“常书记,现在郑市的居民离开的情况怎么样了?”
常遇存盯着屏幕上的数字,回答道:
“统计到凌晨两点,全市还剩下二百七十万人。”
“东部区域只剩七十万,大部分是老人、孩子和行动不便的人,疏散最难。”
任星云点了点头,沉声下令:
“三小时后,立即启动封城。所有进出郑市通道全部关闭。”
“二十四小时之内,务必把东部剩下的七十万人全部转移到西部临时避难所。”
“部队明天一早就会进驻,负责最后的安全保障。”
会议桌前,气氛一时凝重。
常遇存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出了大家心里最大的疑惑:
“任巡视员……国家真的确定,会有特大暴雨吗?”
他的内心此时还抱有一丝的侥幸。
三天前中央紧急下发消息时,常遇存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了。
一场能淹没整座城市的特大暴雨,这种事,太过骇人听闻了。
会议室里,所有人也都抬起头望向任星云。希望从他口中听到“也许不会那么严重”、“小概率”,“不一定”之类的话。
任星云环视了一圈会议室,声音异常坚定:
“国家不会拿上千万人的命开玩笑。这场雨,一定会来,而且会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说完,走到常遇存身边,轻轻拍了他的肩膀:
“常书记,不能再有任何侥幸和犹豫了。”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让郑市倒在我们手里。”
常遇存听到这句话,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头。
就在这一刻,全城疏散的命令被正式下达,郑市全城进入了与时间赛跑。
——
清晨七点,天刚蒙蒙亮。
郑市东部某个老旧小区门口,数辆大巴停靠在巷口。
小区广播里已经循环播放疏散通知:
“请大家立即收拾贵重物品,有序下楼,配合警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撤离,前往指定安置点……”
几名穿着反光背心的民警和物业挨家挨户敲门。
“王大爷,外面冷,穿好衣服再出来。”
“刘阿姨,身份证和手机带好,花盆别拿啦,先上车。”
有老人还在犹豫不决:“真有这么严重吗?我们这儿几十年都没发过大水啊……”
物业经理耐心的劝解:
“咱们相信国家,如果没事的话,我们再回来就好。”
小区里。
小区楼道里,年轻人一边拖着行李箱,一边焦急地叫家里人快点下楼。
“妈,快点下来!爸,别磨蹭了!”
一些孩子们还没睡醒,就被父母抱着、背着走出单元门。
小区门口,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正在分发矿泉水、面包。
一位志愿者站在人群前举着喇叭引导:“请大家排队上车,不要慌乱,带宠物的请上后面的二号车。”
......
晚上十点,距离全市疏散最后期限只剩不到四个小时。
东部城区的街道上空空荡荡,只剩零星几户人家还死死守在自家院落,不愿意离开。
某栋昏暗的民房前,年近五旬的老警察正低声叮嘱身旁的年轻同事:
“小赵,最后一户,就在东边那间。”
“老人家死活不肯走,你无论如何也要把人安全带走,十二点之前一定要完成任务,明白吗?”
小赵神情严肃,用力点头:“明白,王队!”
说完,小赵抬头看了看四周黑沉沉的街道,深吸一口气,提着手电朝那户人家快步走去。
“咚咚咚——”
屋里没有任何回应。
他又敲了几下,声音大了些:“刘大妈,我是小赵啊!”
“前几天我帮你找丢的三轮车,你还记得吗?”
门里还是一片寂静。
小赵不死心,继续在门口喊:“刘大妈,真的不能再等了。您要是不信,可以打开门看看,真的是我!”
一分钟后,门锁发出轻轻的咔哒声。
门缝慢慢被拉开,露出半张苍老的脸。
看到小赵,刘大妈脸上的警惕终于放下了一些,但语气里满是倔强:
“小赵,你走吧,别管我了。”
“我不会走的。”
小赵急了,立刻询问原因。
刘大妈见他不罢休的样子,叹了口气,说道:
“孩子,实话告诉你吧,我在这住了大半辈子了。”
“我老头子十年前走了,儿子五年前出国了,现在这个院子就是我活着唯一的念想。”
“墙上的照片,院子里他亲手种的槐树……哪一样我都舍不得。”
小赵听到这里,终于明白刘大妈为什么坚持不愿意离开。
她是害怕,害怕自己这一走,以后什么都没了。
“我这把老骨头,自己活到今天够久了。”
“要是真碰上大水,我也认了。正好下去找我那口子……小赵你是好孩子,不用劝我了。”
刘大妈说完,就要关门。
小赵眼疾手快,一把卡住门缝。
“刘大妈,您要是真不想走,回头骂我也行!可今天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把您一个人留在这儿。”
说完,他索性弯腰一把将刘大妈背了起来。
“哎!小赵你快放我下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我都说了认命了!”
刘大妈在小赵背上又打又拍,两个人就这样一阵拉扯。
小赵脚下一个没站稳,两人一起跌倒在院子的青石板上。
正巧这时,院子里那棵老槐树被夜风吹得沙沙作响,枝叶晃动。就在两人愣神的功夫,树上几片枯黄的槐叶悠悠飘下。
不知是不是巧合,刘大妈低头一看,发现掌心里正好躺着两片干枯的槐叶。
她愣住了。
那棵树,是她和老头子年轻时一起种下的。老伴在世时最喜欢说:“槐叶落了,人也该往前走了。”
“老头子,是你吗?”
刘大妈看着叶子,半晌,终于哽咽着点了点头。
“小赵,扶我起来吧……我把老头子的照片带上,咱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