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竞并没有难为徐云,自己这个嫂子,现在的妃子,对自己该是很好的。而且徐家也是维护自己统治的重要支撑。想到这,杨竞笑着说,“这边的海景很好,夏天很凉快,你在这住几天当避暑了”
“陛下,不行的话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锦儿还有淑妃、贤妃也叫来吧。”徐云笑着说,“妾身看着这翠微宫也足够打,人多也热闹”
杨竞明白,徐云这么建议,也是有自己的目的的,她想让杨竞通过这个方式,把冷落内阁的行为变成皇族集体避暑的行为,这样一来,既保留了杨竞的面子,又给内阁一个台阶。
“你就不想和朕单独呆一段时间?”杨竞笑道,手也开始不老实起来。
说实话,徐云真是杨竞的理想型,长的漂亮、端正识大体,对政务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是国公之女。要不然,先帝也不可能把徐云许配给燕王杨棣作为正妃。
只是后来阴差阳错,杨竞通过种种手段,把强上了自己的四嫂,又把徐云夺到了自己的手中(第一部的内容)。
“哎呀,嫂子好害怕,九叔来呀”徐云露出了一副害怕的表情。
你还别说,杨竞最受不了徐云自称嫂子,喊他小叔子。就像杨竞最受不了徐锦喊他姐夫一样。
听到徐云这么说,杨竞一下子就受不了了,翻身把徐云压在身下,“你废了”
要不说中年女人还是经得住折腾的,杨竞折腾了徐云一上午,终于败下阵来,徐云倒是也疲惫,但是却神采奕奕,也是,久旱逢甘霖嘛。
“你休息休息,下午朕带着你去海边逛逛”杨竞拍了拍徐云说道。
“陛下要去哪里?”徐云慵懒又娇媚的问道。
“朕去翠微殿看折子”杨竞笑道。杨竞到底也没有同意把皇后等人接来,这表明杨竞根本不想给内阁台阶下。
军情司关于李奇大破蒙力哈和金山端了林丹汗老巢的折子是一起送到翠微宫的,杨竞拿起来折子,认真的看上了起来。
李奇那份情报,还是挺出乎杨竞的预料的。5万长城边军补充到位后,李奇亲自带着3万天雄军就奔袭蒙力哈去了,让南安侯朱真带着剩下的7万骑兵继续清剿其他草原部落。
也该着李奇的命好,蒙力哈已经无心恋战了,其实在林丹汗找蒙力哈调兵的时候,蒙力哈就已经准备西迁了。他之所以放走林丹汗,只是希望林丹汗可以吸引大梁军队的注意力。如果蒙力哈真想当突厥大汗的话,他怎么会放林丹汗走。
蒙力哈现在手下有15万突厥百姓,还有比较齐备的3万兵,在手下谋臣的建议下,蒙力哈准备西迁到天山一带,自己这些兵力未尝不可以在天山一带扎下根。
所以当李奇带着天雄军来袭的时候,蒙力哈根本没有准备,他还在组织百姓做西迁的准备。
这一仗,李奇直接把蒙力哈打懵了,斩首了4万余,连蒙力哈都被李奇生擒了,蒙力哈的部众是四下逃散,李奇则是安排人继续追杀,自己则是带着俘虏和大军汇合。
李奇出征的这三个月,是大梁几十年和突厥战争中最大的胜利,不过李奇依然没有班师的意思,继续带着10万骑兵在草原上大杀四方。明眼人都知道,仗打到这个份上,突厥人已经无力回天了。
金山的捷报,走的是另外一条线过来的,这个捷报很简单,就是说俘虏了林丹汗的阏氏和十几个后妃,还有5个儿子,另外还俘虏了20多个突厥高层,另外林丹汗的“天可汗之印”也被缴获。
杨竞对金山的战果非常满意,其实他不是在乎林丹汗的阏氏,更不是在乎那枚“天可汗之印”,而是金山的行动,可以有效的堵一些大臣的嘴。
军情司关于李奇获胜的奏报,依照惯例通报了内阁,但是不知道这情报怎么就传开了,大辽的官员们议论纷纷。
有的官员说,“原来大梁也能打胜仗啊”;还有的官员说,“大梁才是抗击突厥的主力,辽军只是游而不击、保存实力”,这些官员对杨竞除夕夜亲自出征消灭20万突厥人视而不见,要知道突厥总共才100万人,杨竞一次就干掉了五分之一。
至于杨竞早期收复赤峰县,那时候杨竞还是辽王,赤峰之战是大梁和突厥之间几十年战争中,第一次完全的打胜仗,打碎了突厥人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鼓舞了大梁军民的士气。这些都没人在乎,那些文官竟然开始赞美起大梁了。
那些文官领着杨竞的俸禄,竟然开始赞美起杨竞的对手大梁来了。
至于大梁打着对突厥作战的名义横征暴敛了多少赋税,至于大梁武备松弛让突厥人屠杀了好多座城池,至于大梁的宰相一级的人物都里通突厥,这么多情况,那些文官是一个字也不提。
甚至有些大辽官员竟然说,“永安帝才是嫡长子嘛”,其中隐藏的含义不言而喻。
政保署详细的记录了这些官员言论,然后汇总,报到杨竞这里,杨竞看罢一笑,顺手放在一边,“无妨,继续监视即可”
“陛下,这些官员太过分了,您看臣要不要杀几个以正人心”于冰杀气腾腾的说。她是动了真火了,毕竟杨竞怎么折腾突厥的她是看在眼里的。
“先不用,让他们再闹腾一阵”杨竞冷笑道,“你以为他们是在乎突厥是被谁消灭的啊?他们想做的推翻朕么。”
如果说于冰想要杀几个大臣,本质上还是把事态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之内。但是杨竞这话,于冰听了都一打哆嗦,这明显是要掀起大案的节奏。
“把金山的捷报也公布出去,对冲一下舆论”杨竞对于冰说道,“具体怎么做,你可以和余成商议一下”
“臣领旨”于冰接过金山的捷报,退了出去。
于冰往殿外走的时候,又听见杨竞的声音远远传来,“把他们都看住,不要漏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