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护国公府门外张灯结彩,丫鬟仆人们也都换上了新衣服。
辰时刚过,内务府副总管王贺超就率属官20员、护军40名,抬着八抬大轿来到了宁府门前。刘轩没有来,按照这里的规矩,皇子结婚是不需要亲自去接亲的。此时他刚从皇宫里出来,按大汉惯例,他今天早早的就进了宫,分别给文帝和皇后行礼,接受他们的祝福。
宁夫人早已率同三个儿媳和孙女在门口等候。
“老夫人 ,下官给你道喜了。”王贺超躬身对沈夫人行礼道。他是个四十多岁的胖子,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看起来有些滑稽。
宁夫人还了礼,客气的说道:“同喜同喜,有劳王大人了。”
“哪里哪里,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王贺超嘴上寒暄着,在宁夫人的陪同下走进了厅堂。
喝了一杯喜茶,王贺超带着他那标志性的微笑,说道:“宁夫人,吉时快到了,请王妃上轿吧。”
“嗯”宁夫人点点头。
片刻之后,宁欣月身穿着皇后御赐的王妃喜袍,头上盖着红盖头,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出来。花轿已经抬到了屋子中央,八名精神抖擞的轿夫分站在两侧。
“起轿!”丫鬟冬宁把小姐扶上轿子,放下轿帘后,随着领头的轿夫一声吆喝,八抬大轿在40名护卫的保护下,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宁家。
只带走一名陪嫁丫鬟,八名女护卫,宁家大小姐就这样嫁人了。宁夫人以家里都是寡妇为由,没让儿媳们去晋王府参加女儿的婚礼。大家可没有心情喝什么喜酒,从花轿抬出屋子的一刹那,众人脸上的表情,就和喜庆不沾边了。
晋王府里,刘轩在一众家人的簇拥下站在门前。是的,簇拥,前天宗人府给刘轩送来了整整一百名下人,说是护院、家丁、轿夫、厨师、账房先生,丫鬟什么的,甚至还有4个小太监,反正以后他们是晋王府的人了。
刘轩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深感上天对自己格外垂怜。刚下定决心要在此地安身立命,做一个逍遥自在、衣食无忧的王爷,命运便为他铺设了一条更加美好的道路——皇上亲自赐婚,新娘的容貌竟与他前世深爱的那位女子惊人地相似。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刘轩的前世情缘得到了圆满的延续,他心中暗自思量:早知今日,又何必执着于回到过去呢?
婉儿站在一群丫鬟之中,看着刘轩身着崭新蟒袍的刘轩,飘逸俊朗,不由得看痴了,才发觉,殿下生的是这般好看。
“王妃到了,快放爆竹。”刘安兴奋的喊了一声。随即,王府内外响起来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这是真的爆竹声,家丁们把一段段细竹子投入火堆中发出的响声,这个世界,没有火药。
在喜庆的爆竹声中,花轿稳稳的落在院子里,婉儿走上去,掀开了轿帘。
这里的习俗,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贫民百姓,娶第一个妻子的时候,都要把她从轿子里抱到屋里去,因为正妻脚不沾地预示着婚后不用做家务。当然,以后做不做家务是另一回事,平民百姓的妻子肯定是要干活的,达官贵人的小妾,下娇后脚沾地,也照样不用干活。
刘轩弯下腰,一手伸到宁欣月的腋下,一手伸到她的腿弯处,把她从轿子里横抱出来。这是内务府的女官昨天教过他的,几位女官还一直称赞晋王殿下聪慧,教八次就知道怎么抱了。
宁欣月心里十分抗拒,可她又不能拒绝,而且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她还得双手环住刘轩的脖子,把头靠在刘轩的胸膛上。第一次和男子这么近距离接触,让她脸开始发烧,头脑都有些不灵活了,直到刘轩把她放下,双脚沾地后,宁欣月才清醒过来。
接下来,一拜天地,夫妻对拜,答谢亲朋。皇子大婚 ,是没有二拜高堂的,皇帝在宫里,女方的父母也不会来,拜双方的父母,是以后的事情。
和刘轩穿越前的世界一样,这里婚礼的重头戏也是“吃席”
不过,晋王大婚的喜宴和其他皇子比起来可寒碜多了。不是饭菜问题,今天掌勺的可是文帝给派来的皇宫御厨,是前来贺喜的人太少了,朝廷大臣只有礼部左侍郎丁坤到场,估计也和他将要和刘轩去金陵签文书有关系。他和负责操办皇子大婚的内务府官员正好凑了三桌。
皇室这边 ,来了两个人,鲁王刘玉和公主刘玥。这也是刘轩唯二认识的自己的“兄弟姐妹”。鲁王是四皇子,宫里正得宠的赵贵妃所生,之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看望一下刘轩,丝毫没因为刘轩变傻了而失去礼数。刘轩大婚,也是他第一个送来的贺礼,亲自来的。
刘玥也是赵贵妃所生,因为不到十五岁,还没有正式的公主称号,也许是受亲哥哥的影响,对刘轩比较尊敬,和刘玉一同看望过刘轩。
至于王妃宁欣月的亲属,则是一个没来,这可是皇子婚礼上的一大创举。还好,宁欣月带来了八名女护卫,正好坐一桌。
“门外留八个护卫,剩下府里人除了负责添酒的全部上桌吃饭。”刘轩对站在身旁的管家刘义忠说道:“对了,给留几桌饭菜,一会让人替他们。”
“啊!”刘义忠大吃一惊,任何王爷大婚,饭菜肯定要多准备,按照惯例,多余的会都倒掉,不允许下人们吃的。
刘轩见老管家站着不动,说道:“去吧,这么多好酒好菜浪费了多可惜呀,让弟兄们也尝尝宫里御厨的手艺。”
“三哥,三哥,还有事儿吗?我哥想和你喝酒。”这时,刘玥跑过来说道。
刘轩是真喜欢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拉着刘玥的手说道:“走,现在就去。”
“王兄,恭喜你!”刘玉举起酒杯,俊朗的脸上满是笑意。
“多谢四弟。”刘轩和刘玉碰了一下酒杯,一饮而尽。
“你下去吧,这里不用你们。”刘玉对着正准备给倒酒的下人说了句,拿起酒坛给刘轩和自己又倒满了酒。
那名下人很知趣的退了出去,带上了房门。
“王兄,其实你封王、大婚都不算什么,真正让小弟高兴的是,你的病好了。”刘玉开心的说着,再次举起了酒杯。
“就是,谁以后再说三哥傻,被我知道了,我让人打断他的腿。”刘玥插话道:“哥,你也别王兄王兄的了,文绉绉的听着别扭,象我一样直接叫三哥多好。”
刘轩和刘玉哈哈大笑。
“其实我也没全好,时常的会头痛,头痛起来,就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了。”刘轩又喝了一口酒说道,他并非不相信二人,只是不得不这么说。
当今圣上虽已立二皇子为太子,却迟迟未正式册封,加之二皇子膝下犹虚,尚未有子嗣相承,这其中的意味便显得颇为深长。依循祖制,若储君无后,皇上有废黜另立之责,也因此,朝野内外不乏揣测之声,认为当前的太子之位,不过是皇上权宜之策。
正因如此,数位年岁较长的皇子依旧在明争暗斗不休。刘轩身为前皇后所出,乃是皇上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昔日曾深得圣心,如此一来,他的一举一动皆需分外谨慎,以免过早卷入凶险莫测的夺嫡漩涡之中。
“多久头痛一次?”刘玉脸色凝重的问道。
“不确定,有时候一天两三次,有时候两三天一次。”刘轩摇着头,慢慢喝了一口酒。
“哦”刘玉点点头,诚恳的说道:“三哥吉人天相,病情会逐渐转好直至完全康复的。”
“但愿如此。”刘轩苦笑着说。
“三哥”刘玉看看四周,把头凑到刘轩跟前,低声说道:“内务府送来的下人里面,有五弟的人,你留意些,这里是我查到的名单,不全。”边说边悄悄的把一张小纸条塞到刘轩手里。
见刘轩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刘玉继续小声说道:“你病情好转,可不是谁都高兴。”
刘玥撅起小嘴,嚷嚷道:“你们俩说什么呢?干嘛背着我?”
“三哥说你长大了,该让父皇给物色个英俊的驸马了。”刘玉笑呵呵地说道:“我们俩,正在探讨哪家大臣的公子最合适。”
“我才不要嫁呢。”刘玥小脸一红,赶紧转移话题道:“三哥,嫂子漂亮吗?”
“我也没见过啊。”刘轩笨拙地将纸条藏在怀里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