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皇家大剧院附属宴会厅,国际未来科技与治理论坛官方晚宴现场。
灯火通明,酒香四溢,各国科技界、资本界、政策界代表云集。圆桌宴席围绕水晶吊灯铺陈展开,礼服、晚装与名牌交错成一道浮华又深不可测的权力场。
李雪菲准时抵达现场。
她穿着一袭深藏青斜肩礼裙,剪裁贴身,肩部线条利落简约,整个人气场干练中带着疏冷。
她一出场,便引起数道目光汇聚。
主持人引领她步入核心席位——主宾台右侧,这是整场宴会最高规格的嘉宾区域。
而她,是唯一的独立女性创业者。
席间,多国代表与她寒暄致意。
“李女士,贵司的云分布式方案在我们法国高教科研院已获推荐资格,您有兴趣设立欧洲数据子中心吗?”
“李总,如果你打算设立国际总部,我们基金可以开出三年免税期和技术免审。”
她回应得体,却没有正面承诺。
酒过三巡,宴会进入自由交流时段。
这时,来自北美数字资本集团的一位高层合伙人举杯走到她桌前,带着惯常的礼貌微笑:
“miss Li,我的确等了很久。”
“我们集团已经在伦敦、纽约与新加坡设立AI核心产业区。”
“如果你愿意将雪菲科技总部迁往任一地点,我们可以为你开出——初始三亿美元、三十人专家团、五年政策豁免。”
现场瞬间一静。
这是典型的“高位挖人”。
而且是当着各国代表的面,直言不讳。
李雪菲举杯、微笑、目光不慌不忙。
她轻轻举杯回应:“感谢。”
然后放下酒杯,缓缓道:
“但很遗憾。”
“我的根,在东方。”
短短一句,字字铿锵,场面顿时翻涌出几声掌声。
最先鼓掌的是马来半岛数据政策顾问,随后是印度智慧城执行团、再后来连日本理工院副代表都轻轻点头。
她的这句“不动”,比任何签约都来得稳重。
而那位合伙人则淡笑,举杯:“我懂了,miss Li。”
“你不是拒绝资本。”
“你是在坚持立场。”
她回以一笑:
“正确的资本,会自己找到适合的土地。”
台下不远处,一个身影站在二楼观景平台。
沈君泽。
他着一身黑色礼服,立于边缘,居高临下望着她被簇拥于中央、目光交汇皆尊重的场面。
他没有走近。
只是站在暗影中,望着她与人交谈、举杯,眉眼间一派自信从容。
他忽然觉得陌生。
又忽然心酸。
“她已经不需要我‘护’在身后了。”
“她现在被所有人围绕。”
他记得她第一次陪他出席沈家宴会时,紧张得几乎拿不住香槟杯。
现在,她站在世界级的资本漩涡中心,舌战群雄,从容作答。
而他连上前寒暄的资格都没有。
他低头饮尽杯中酒,喉咙微紧,手背青筋凸起。
就在这时,旁边服务员低声提醒:
“沈先生,有客人找您。”
他抬头,不见人影。
但却看见远处李雪菲与那位北美代表交谈完毕,转身望向另一桌。
目光没有掠过他所在的方向。
就像——她早已不再将他纳入视线范围。
他忽然觉得整场宴会喧嚣到无法呼吸。
而她,竟能游刃其中。
她曾经在沈宅后花园小声对他说:“我不习惯很多人看我。”
而现在,她站在世界目光下,一步都没退。
他缓缓闭眼,再睁开时,喃喃一句:
“李雪菲。”
“你现在不只是比我强了。”
“你,是我永远都靠不近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