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沈氏集团高层战略例会。
董事席满员,气压凝重。
议题表面是下季度市场整合策略,实则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今天的真正焦点——不是商业,而是人。
准确说,是李雪菲。
就在上周,她与沈君泽“地下车库争执照”被炒上热搜,虽然两人迅速回应,但董事会中老一派仍旧不满。
“她干涉太多。”
“沈家太太怎么能做出头鸟?”
“她是高管没错,但她同时也是配偶,这种角色冲突太危险。”
“从品牌角度看,不利。”
会议进行到一半,沈家三伯、投资方代表,以及几位核心老董事轮番发言,语气隐晦却指向明确。
——“希望董事长注意家属与公司边界。”
——“项目负责人应低调处理公众形象。”
——“集团不能被舆论牵着走。”
会议桌另一侧,李雪菲安静听着,眉眼如常,只是偶尔翻笔记时,指尖略显用力。
没有人站出来替她说话。
直到沈君泽,放下手中的笔,语气不疾不徐地开口:
“你们说完了吗?”
空气骤然一静。
他目光从会议桌左侧扫到右侧,语气平静,语速极慢:
“李雪菲,是我太太。”
“这件事,不需要你们提醒。”
“但她不仅是我太太,她还是集团正式聘任的能源战略合伙人,所有项目均有董事会备案与财报记录。”
“你们指责她,不能用‘情绪影响集团’。”
“那我问你们——她拿过集团一分钱不合规奖金了吗?”
“她有没有插手董事会非权限事务?”
“她签下的那份奥文合同,为集团带来的项目融资是多少?”
全场沉默。
沈家三伯咳了一声:“君泽,大家不是针对她——只是希望她能注意身份。”
“她的身份我最清楚。”沈君泽不再隐忍,声音带了锋,“你们质疑她的唯一理由,是她是我老婆。”
“如果今天她不姓李,单单只是个项目高管,你们谁会开口让她‘低调’?”
“你们说企业需要稳重。”
“可稳重不是靠压女人,靠压一个你们控制不了的女人。”
他顿了顿,望向全体董事:
“今天我把话放在这儿——”
“她,是沈氏项目战略执行人。”
“更是我唯一认可的合伙人。”
“她做得对时,你们要认可。”
“她做错时,也只允许我说。”
“她,不准欺负。”
全场哗然。
这不是解释、不是公关、不是让步。
是一次正面宣告:她,是我的人;你们——别动。
会议桌另一侧,有董事低声道:“君泽,这样高调不利于家族内部的和谐……”
沈君泽回得毫不犹豫:
“如果一个家族的和谐,要靠一个女人闭嘴换来,那这个家族,迟早散。”
他目光一转,看向李雪菲,语气转缓:
“雪菲,这场会你不用再听了。”
“你不是被审判者。”
“你是合作者。”
她安静起身,收好笔记本,平静地说了句:
“谢谢董事长。”
然后,大步离场。
她的背影笔挺,没有一丝狼狈,只有压不下的锋锐。
她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她不再是“他默许的存在”。
她是——他公开拥护的同盟。
**
会议结束后,沈君泽独自站在会议室窗前。
陈启明走进来,犹豫地问:“董事长,今天那句话……不撤?”
他看向窗外的城市天际线,轻声说:
“我守住了她。”
“也守住了我还剩下的锋芒。”
“不撤。”
**
当天傍晚,李雪菲的账号悄然上线一条简短微博:
“这一次,他挡在我前面。”
“下一次,我们并肩。”
评论炸裂。
全网热议:
——“沈总太刚了,我现在对他们夫妻改观了。”
——“这才是新时代关系范本。”
——“别动我老婆,听到了吗!!!”
财经头部博主发文:
“那句‘她不准欺负’,不只是情话,是一句话砸碎了家族系统性驯化的旧规则。”
那一刻,不只是李雪菲得到了支持。
是所有在婚姻与职场双重身份中挣扎的女性,看见了希望。
有人可以站出来说:
“她不只是我的太太。”
“她,是我信得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