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春分夜那缕阴风吹过之后,一切似乎又都归于平静。

村口那方饱经风霜的石墩上,关平每日黄昏摆上的一碗冷饭,再没有出现过被动过的痕迹。

但这并未动摇老人的执念,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村里的半大少年们见了,总在背后窃窃私语,笑话老里正关平是年纪大了,疑心病越发沉重,被一阵风吓破了胆。

关平不理会这些。

他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睛,只留意着另一个人。

那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女孩,话不多,总是安安静静的。

每日天还未亮,她便会抱着一小捆柴禾,来到石墩旁的那个简陋土灶,续上火,不让灶膛里的余温彻底熄灭。

她不像旁人那样好奇,也从不发问,只是在添柴之后,会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捻起一撮新磨的稻米粉,小心翼翼地撒入灶膛的火光之中。

那动作轻柔而虔诚,仿佛不是在烧火,而是在喂养某个栖息于火焰中的、肉眼看不见的魂灵。

关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从未点破。

他知道,这孩子信。

这就够了。

这份诡异的坚持,终究还是惹来了家人的不满。

某个清晨,关平撞见自己的小孙子正端着那碗已经微微发酸的冷饭,准备倒进院里的鸡食槽里。

他顿时勃然大怒,一声厉喝吓得孩子一哆嗦,饭碗险些脱手。

“爷爷!”孩子满脸委屈,眼眶都红了,“这饭都放馊了,谁还会来吃啊?倒了喂鸡,总比浪费了好!”

关平胸中怒气翻涌,但看到孙儿泫然欲泣的模样,心又软了下来。

他长叹一声,走过去,没有再斥责,而是蹲下身,拉着孩子的小手来到石墩旁。

他指着石墩基座一道不起眼的裂缝,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难掩的激动:“你看,它没嫌饭馊。”

孩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坚硬的石缝里,竟顽强地钻出了一株寸许高的嫩苗。

那嫩苗通体碧绿,叶脉之间,却隐隐流动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金色光华,在晨曦的映照下,宛如神迹。

那竟是只在传说中出现过的,金脉稻的嫩芽。

归仁里免赋的消息,像一阵春风,迅速吹遍了周遭百里。

那些在苛政与饥荒中挣扎的流民,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束光,拖家带口,朝着这个传说中由关圣后裔庇护的村庄涌来。

他们不求田地,只为借“归仁里”这个名字,求一条活路。

人潮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潜在的混乱。

官府很快察觉到了这股异常的人口流动,恐流民聚集生乱,更怕归仁里私自吸纳流民,扩充实力,便立刻派遣官吏,打着安抚的名义前来暗中查探。

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关平却异常镇定。

他连夜召集里中九十九户户主,在关氏祠堂中议事。

昏黄的油灯下,老人摊开那本已经泛黄的《乡约十三条》,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第三条,‘饥者可入,劳者可留’。先祖留下规矩,不是让我们守着祖产当富家翁的。归仁,归仁,天下仁心皆可归。但,无规矩不成方圆。”

决断很快做出。

归仁里接收流民,但立下三条铁限:一,所有愿入里者,必须自报籍-贯姓名,由里正亲自登记造册,这木册不入官府存档,却是归仁里的“户籍”;二,入里之后,无论男女老少,皆需按丁轮值,参与修渠清沟、巡夜守更等公共劳役,不劳者无食;三,凡入里者,家中无论男女,但凡是蒙童,夜间必须到祠堂上夜课,诵读关平亲自编撰的《讲理十二章》,学的是做人的道理,识的是耕读的根本。

规矩立下,有人感激涕零,也有人动起了歪心思。

一户从外地流落而来的人家,自称是本分农户,却在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江湖气。

一日夜里,几个负责夜巡的孩童听出那家男主人的口音与他自报的籍-贯南辕北辙,悄悄上报了关平。

关平并未立刻发作,而是暗中观察了数日。

他发现这家人从不参与清晨的出操,轮到修渠时也总是偷奸耍滑。

最终,在一次全里集会上,关平当众指出了那户人家的疑点。

在众目睽睽和孩童们的指认下,那男人终于承认,他们曾是占山为王的盗匪,因山头被官兵剿灭,才伪装成流民想在此处避祸。

合议的结果是:逐出。

有人觉得此举过于严酷,但关平却对众人道:“归仁里是家,不是贼窝。我们立的是信,不是墙。今日容下一个谎言,明日这田里长出的就不是稻谷,而是稗子。人心一松,田土自崩。”

此举之后,再无人敢在归采里弄虚作假。

新来的流民与原住的村民,在严明而公允的规矩下,迅速融为一体。

归仁里的根基,反而因此愈发坚实。

五月,大旱不期而至。

赤地千里,烈日如焚。

邻近的几个县早已是哀鸿遍野,为了争夺一口井水、一捧粮食,械斗甚至暴动时有发生。

唯独归仁里,仿佛被神明庇佑,里中几十口水井竟无一干涸,潺潺的井水虽不如往日丰沛,却也足够全里人畜饮用灌溉。

朝廷派来的巡查使者再次来到归仁里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别处是饿殍遍地,此处却是田畴整齐,妇孺们人手一把竹尺,正一丝不苟地测量着田埂的干湿度;一群半大的孩童,则围着一个巨大的沙盘,激烈地争论着什么“甲井输水三斗,乙井当闭一刻”,那排兵布阵般的认真劲头,竟如军阵调度一般。

使者大为惊奇,拦住一个正在演算的孩童问这精妙的调度之术从何而来。

那孩童正是每日为灶膛添柴的那个小女孩,她抬起头,清澈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畏惧,脆生生地答道:“不是我们聪明,是祖辈们早就把活命的经验,用汗水和心血烧进了规矩里,我们照着做就是了。”

使者不明所以,关平便将他引到村口,指着一张早已看不清字迹的旧图。

原来,归仁里第一代里正,那位追随关羽征战一生的老兵,在解甲归田后,并未安享晚年。

他带着全村人,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勘探了附近山脉的所有地下暗流,并用烧制的陶管将各处水源与村里的水井一一连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水网。

他们又根据二十四节气,制定了严格的轮灌制度,将珍贵的水源藏于地下,用之有度,不显于形,不竭于时。

这套复杂的系统,早已化作一条条简单的口诀和规矩,刻在每个归仁里人的骨子里。

使者望着眼前这幅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景象,再想到外面饿殍满地的惨状,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他在返回京城的奏折中,郑重地写下:“此地治水如治心,疏堵并用,情法相济。其民不因天灾而乱,不因人祸而散,实乃教化之典范。”

秋收在即,金色的稻浪在田野里翻滚。

那株从石墩裂缝里长出的金脉稻,更是结出了沉甸甸的稻穗,每一粒米都饱满得仿佛要炸开。

丰收前夜,关平做了一个悠长的梦。

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云端之上,父亲关羽就立在他身前。

那身熟悉的青色铠甲早已斑驳不堪,上面布满了刀砍斧凿的痕迹,但父亲的目光依旧深邃如海。

他下意识地便要俯身叩首,却被一声轻喝止住。

“不必拜我。”

话音刚落,眼前的景象陡然一变。

云端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烈焰冲天的荆州城。

千军万马如钢铁洪流般踏破城门,鲜血染红了滔滔江水。

他看到无数熟悉的面孔在血泊中倒下,心痛如绞。

就在这尸山血海之中,一道青色的身影,背负着那把名震天下的长刀,逆着血色的江流,决绝地向上走去。

那背影孤傲而沉重,渐渐地,竟与他自己的身影缓缓重合。

关平猛地从梦中惊醒,窗外已是风雨大作,雷声滚滚。

他心中一紧,披上外衣便冲了出去。

晒谷场上,他看到了令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那个沉默的小女孩,正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护着一个稻草堆,任凭狂风暴雨浇打。

在她身后,十几个浑身湿透的学生,正齐心协力地用油布覆盖着更多的稻堆,口中还齐声诵读着《讲理十二章》中的句子:“粒米维艰,寸土含恩!粒米维艰,寸土含恩!”

那一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关平忽然明白了。

父亲梦中所言,以及那逆流而上的背影,并非是要他追随而去,成为另一个威震华夏的“神”。

所谓传承,从来不是要凡人成神,而是要让每一个平凡的举动,都拥有千钧之重。

是守护,是责任,是让这些孩子在风雨中,依然懂得一粒米的艰难,一寸土的恩情。

冬至,祭灶。

这是归仁里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全村老少齐聚在村口的石墩旁,架起大锅,共煮一锅香气四溢的“团圆糜”。

按照惯例,关平亲手盛出第一碗,却不是给人吃的。

他端着那碗还冒着热气的糜,郑重地走上石墩,将它换下了那碗早已干结的冷饭。

烟火缭绕,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在寒冷的空气中升腾。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一只通体雪白的羽鸟,不知从何处飞来,径直穿过人群,在升腾的炊烟之上盘旋了整整三圈。

它的鸣叫清越悠长,仿佛能穿透云霄。

随即,它收拢双翼,精准地落在了旁边那块残破古碑的投影之上。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只见那白羽鸟将口中衔着的一物轻轻放下,又仰头长鸣三声,振翅向着北方天际飞去,转瞬便消失无踪。

人群死寂。

关平缓缓走过去,发现那白鸟留下之物,竟是一片早已褪色、泛着青灰的旧布角。

布角边缘磨损严重,却能依稀辨认出是某种铠甲战袍的衬里。

那颜色,那质地,关平的瞳孔骤然收缩——正是当年父亲关羽所穿战袍的一角!

这神迹般的一幕震慑了所有人,无人敢上前拾取。

当夜,关平将那块布角请入祠堂,供奉在父亲的牌位前。

他独坐堂中,良久,才缓缓翻开那本被无数次摩挲的《乡约》。

他习惯性地看向首页,那本该是空白的扉页,在跳动的烛火下,竟隐隐浮现出几行墨迹。

字迹很淡,淡如晨雾,仿佛是岁月自行在纸上书写而成。

“仁非避世,而在立常;道不显迹,终归无声。”

关平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抚摸着那几行字,仿佛能感受到其间蕴含的千钧之力。

他枯坐良久,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站起身,对着牌位深深一揖。

“爹,”他低声呢喃,声音却无比坚定,“您没走完的路,我们,接着走了。”

祠堂外,新一天的晨曦正缓缓照亮归仁里的每一寸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谷的芬芳,安宁而祥和。

然而,在这份宁静之下,一股来自庙堂之上的巨大变革之风,已在遥远的京城悄然酝酿,即将席卷天下。

这片刚刚找到自己“道”与“常”的土地,又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无人知晓。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