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师叔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锐利如初,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扫视着这片人间地狱,语气沉重:“需行‘灵宝度人,净秽安镇’之大科仪,超度亡魂,净化地脉,永绝后患!”
花喜鹊闻言,立刻收起猎枪,神色肃然。他虽非道门中人,但深知此事的严肃性和危险性。
他迅速检查了一下弹药,将最后几枚开光子弹压入枪膛,沉声道:“道长,长生,你们安心做法!外围警戒交给我!宋丫头,你策应,有不对劲立刻喊我!”
他扛起枪,如同最忠诚的哨兵,大步走向祭坛外围几个关键的矿道出入口,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黑暗,全身肌肉紧绷,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他的存在,为即将开始的宏大科仪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宋璐则迅速从背包中取出预先备好的科仪用品:成捆的上好黄裱纸、研磨精细的辰州朱砂、品质纯净的云烟墨、数扎线香、一叠叠绘制好的基础符箓、以及几个小巧的铜铃和一面八卦镜。
她动作麻利地在祭坛废墟旁清理出一片相对干净的空地,铺设好一块杏黄色的科仪布。
我和微尘师叔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与决心。
微尘师叔从腰间符袋中珍而重之地取出一方古朴的紫檀木盒,打开后,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非金非玉、色如青玉、刻满云雷天书、散发着温润道韵的令牌——龙虎山正一盟威法箓!此乃天师府传承信物,蕴含无上道威,是行此大科仪的核心与依凭!
同时,他取出了一柄长约二尺四寸、色如沉檀、刻满北斗七星与二十八宿星图的天蓬尺,此乃行法召将、量度幽冥之重器!
我则将桃木剑插于身前,取出一面边缘镶嵌北斗七星的青铜法镜悬于腰间,又拿出一个内刻八卦、外镶雷纹的铜质法印握于左手。这些都是行科仪必备的法器。
微尘师叔立于临时铺设的科案前,手持天蓬尺,脚踏北斗罡步,步法沉稳而玄奥,每一步都暗合星斗方位。他口中朗声诵念《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
乾罗答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度人万千…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病延年…
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道炁长存!急急如律令!”
咒音响彻幽暗的矿洞,带着涤荡乾坤的浩然正气!随着咒文,他左手掐“玉清诀”,右手天蓬尺凌空虚画!一道凝练的清光自尺端射出,如同无形的巨笔,在虚空中勾勒出巨大的“净天地”符箓!符箓成型瞬间,轰然落下,融入脚下大地!
嗡!
整个祭坛区域猛地一震!弥漫的污秽气息仿佛被一只无形大手强行排开,空气瞬间清新了许多,连那刺鼻的尸臭都淡化了!
紧接着,微尘师叔取过宋璐备好的净水盂,以天蓬尺在水中虚画“三光讳”(日、月、星三光真形符),口诵《敕水咒》: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六即合,五行乃基…
吾今取水,洁净坛仪。洒荡厌秽,去浊留清…
北斗玄泉,甘露流通。洒落尘境,法界清净!急急如律令!”
咒毕,他含一口法水,朝着东南西北中五方,以及祭坛上下,猛地喷出!
噗——!
水雾弥漫,带着清圣的光辉。水珠落处,那些残留的污血、粘稠的尸液仿佛遇到了克星,发出“滋滋”轻响,迅速蒸腾起淡淡的黑气消散,地面显露出原本的岩石色泽。此为“五方洒净”,净化坛场空间。
净坛完毕,气氛陡然变得无比庄严肃穆。微尘师叔整肃衣冠(虽只是短褂道袍,但神情无比恭敬),手持正一盟威法箓,置于科案中央。我与宋璐分立两侧,手持线香,躬身侍立。
微尘师叔点燃三柱上好的线香,香烟袅袅,笔直上升。他对着法箓,行三拜九叩大礼,口中朗声启白:
“龙虎玄坛,正一法脉。嗣法弟子微尘,谨焚真香,虔诚上启:
玉清圣境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灵宝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
三界十方,万灵真宰!
祖师张道陵天师,历代得道仙真!
值年太岁,本境城隍,山川社令,护法神王!
今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蜀南省落魂坡葬尸涧,因古蜀血瘟遗祸,倭寇南洋妖邪作祟,致黄泉动荡,怨煞盈天,生灵罹难。弟子微尘,偕同道陈长生、宋璐,及义士花喜鹊,仗祖师威光,行太上法旨,于此启建‘灵宝度人净秽安镇大斋’,超度亡魂,涤荡瘟煞,封印地户,安镇山川!伏望祖师圣真,垂慈洞鉴,降临法坛,敕令神将,护持经法,广度沉沦!弟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百拜上启!”
启白完毕,他将线香恭敬插入香炉。香烟缭绕,仿佛沟通了冥冥中的存在。整个矿洞似乎都安静了下来,连那若有若无的怨魂低语都暂时平息。花喜鹊在外围感受到这股肃穆庄严的气息,也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握枪的手更紧了几分。
启师请圣毕,科仪进入核心环节。微尘师叔端坐于科案后,手捧一本古朴的《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抄本。我与宋璐分立两旁护法。
微尘师叔深吸一口气,调整内息,以龙虎山秘传的“玉音”法门,朗声诵念: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
《度人经》的经文如同清泉流淌,又似黄钟大吕,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度亡解厄的无上道力。经文声在空旷的矿洞中回荡,与残留的怨煞之气激烈碰撞!
经文所及之处,那些依附在骸骨上、潜藏在地脉中的怨魂残念,仿佛受到了感召与安抚,发出低低的呜咽,丝丝缕缕的黑气、灰气从骸骨堆、洞壁缝隙中升腾而起,在经文的金光中挣扎、扭曲,又渐渐变得平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