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薛悦在医院又生了一个儿子。
何母高兴的念叨着“先开花后结果。”薛悦也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儿子是何父取的名,叫何子骞。
因为是十月一号生的,小名就叫十一了,薛悦觉得叫着也挺顺口。
比起软软,十一实在是太爱哭了,饿了哭,尿了哭,醒了哭,瞌睡了也要哭。
自从生了这小淘气,薛悦就再也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每天晚上总要哭上那么一两次,把别人都给吵醒,何朗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白天要上班,半夜还要起来给孩子换尿布。
软软也跟他们睡在一个屋里,薛悦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最后决定让何朗带着软软去隔壁房间睡。
考虑到闺女,何朗也就同意了。
而软软直接叫他小哭包,“娘,弟弟好讨厌,他怎么这么喜欢哭?哭的嘴都大了,我就不喜欢哭。”
薛悦轻笑,“对,十一比不上姐姐,我们软软小时候可乖了,不过弟弟还小,等他长大一点就好了。”
软软看了一眼十一,“好吧,那我原谅他了。”
好在出了月子之后,这小家伙倒是没有之前那么爱哭了。
薛悦月子里熬出来的黑眼圈也慢慢的散了下去。
刚出月子,张倩就拎着大包小包的来了。
“我看看,哎呦,好可爱,长的好像你男人,嗯——,嘴巴有点像你。”
张倩围在十一跟前,仔细的端详,还捏了捏十一的小手。
薛悦嘴角扬起,“张倩姐,我看你也挺喜欢孩子啊。”
张倩摇头,“不,我只喜欢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生的就算了,我可受不了,我对小孩子有阴影。”
随后,张倩跟薛悦说起了她侄子,“你是不知道,我上高中那会儿,我侄子还小,家里就他一个小孩,也都惯着,他简直就是一个小霸王,四五岁就闹的家里一团乱,还偷偷撕我的书,往我书包里塞虫子,有一次直接跑来我房间在我的被子里尿了一泡,还不承认,我也没少揍他,不过就因为这样,我嫂子老和我吵,闹得我俩关系到现在都僵硬,所以说,我对孩子有阴影,不过,我喜欢你家软软这样的,不哭不闹,长的好看还懂事的小姑娘。”
薛悦看她,“那你以后不打算自己生一个?”
张倩想了想,“嗯——,要是你哥想要的话,我就生一个吧,到时候就生个像软软一样软软糯糯的小姑娘就好。”
薛悦想着,这可不是你说了算的,可别到时候没如你的意,果然这话被薛悦一语中的,后来的后来,张倩在月子里就差点抑郁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张倩从包里不停的往外掏东西,“我跟着我们社长去省城参加会议,昨天刚回来,之前我听你哥说,你奶水不太好,上一胎就是母乳奶粉搭着来的,所以我特意去百货大楼给宝宝买的儿童奶粉,他们说这奶粉比之前卖的好,是从沪市发过来的,还有这奶瓶,奶嘴可软了,用的时候热水烫一烫,那个售货员说的,还有宝宝的衣服,我也不知道大小,都是按新生儿大小买的……”
薛悦看着这一大堆东西抿嘴,“张倩姐,让你破费了。”
张倩嘴角一勾,挑挑眉,“咱们谁跟谁,客气什么?再说我还要给你当嫂子呢,到时候咱们就是一家人。”
薛悦笑出了声,随后问她:“你和我哥是什么情况?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
提起这个,张倩嘟了嘟嘴,有些郁闷的说:“我都跟你哥提过了,可他就是说让我再等两年,还说什么要是两年后,我还愿意,到时候我们就结婚。”
薛悦不解,“为什么要等两年?”
张倩摇头,“谁知道呢?反正不管是现在还是两年后,我都愿意嫁给他的。”
薛悦笑了,“好吧,那我还得等两年才能叫你嫂子了。”
张倩扁着嘴,“嗯嗯。”
薛悦出了月子没几天,顾雨薇那边也传来了喜讯,说是怀上了。
何泽高兴的不得了,还跑去老宅报喜。
只是在他说完之后,其他人连个眼神都没给他。
他怯怯的对何母说:“娘,你们怎么都不说话,我有孩子了,你们不高兴吗?”
何母冷哼一声,“你都三个孩子了,我有什么稀奇的,哪个女人不生孩子,难道还要我们敲锣打鼓给你庆祝不成?”
何泽心虚的摇头,“娘,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这不是又要当爹了吗?特意过来跟你们说一声。”
“嗯,我们知道了,你回去吧。”何母直接赶人了。
何泽看了一眼炕头上扫都不扫他的爹,耷拉着脑袋离开了。
出门就碰上了站在院子里的高翠云,高翠云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他表情一僵,眼神闪动,不知怎么突然心虚的厉害,也没跟高翠云说话,快步出了大门。
何泽走后,高翠云瞬间站都站不稳了,跌坐在了地上。
眼泪哗哗的往下掉,她紧紧的抠着自己的大腿。
那个贱人怀孕了,他又要当爹了,听他声音中带着喜悦,她好久都没见他这样了。
高翠云这段时间一直过的恍恍惚惚,有时候出去听见别人说何泽和那个女人如何如何,她半天才能缓过来,有些记忆不停的从脑海里冒出来。
原来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变了味,他已经抛弃他们母子了。
小辰背着柴火,从门口进来,看见坐在地上的高翠云,赶紧扔下柴火跑了过来。
“娘,你怎么坐在地上?”
高翠云抹了抹眼泪,慢慢站了起来,朝他摆手,“没事,就是不小心摔了,你回来了,小阳他们呢?”
小辰也没有察觉他娘的不对劲,只是说着:“还在山上呢,我们砍了很多,一下子背不回来,小阳和三崽在看着呢,我放下这些还要再去。”
高翠云点头,“那你们小心点。”
“知道了娘。”
小辰小阳在村里读完小学就没上了,现在兄弟俩几乎背起了这个家,有时候高翠云看着她的儿子们,觉得自己应该振作起来,不该把这么重的包袱都给到孩子们手中。
只是孩子们懂事的让她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