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圆贤二点头道:
“哟西,说得是嘞。”
“不用管这些假消息,说不定鲶鱼准备趁我们松懈前来盗取真正的秘密文件。”
“可得打起精神来。”
“哈依!”
影佐连忙表态,这事不可能让对方得逞。
要知道,他已经在地下管网几个入口附近安排了人员,只要一声令下马上可以把地下管网的出路全部堵住。
到时候甭管他来多少人,都得一锅端。
地面上就更不用说了。
任何时候都有2名狙击手盯着院子内,院子内明面上安排了10人站岗,角落里还有6个射击孔,里面埋伏的都是枪法最好的射手。
这个配置就算对方来100个人也无法攻破这里。
更何况,他们并没有保险柜的秘密,想要现场砸开是不可能的,只能搬走。
而这个保险柜有差不多一吨,不动用点10个人加绳索,根本不可能抬走。
总之,这事那是万无一失。
.......
颜继岚这边的消息很快传递到了刘如光这里。
刘如光看着这个消息陷入了沉思。
离谱!
绝对离谱!
但这个消息弗兰克给他标记的重要程度为最高,说明不可能是假消息,至少对方已经证实过了。
而且弗兰克最后还注明了,这个消息马上会广为传播,也就是说不需要保密。
“确实如此啊,这个消息上说得很明确,这是日本内阁会议的决议,定下了谁也拦不住。”
刘如光想到这里,便收起纸条立刻出门。
这次他要前往公共租界,找这里的行动队把消息带到嘉定,然后用电台发到延安。
毕竟,现在这个情况,上海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发电文太危险。
刘如光来到公共租界后,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柳盼盼。
她在公共租界这段时间刺杀了3名帮日本人输送物资的汉奸,如果再留在公共租界会有暴露的风险。
这次回去顺便把这个消息带回去。
春平太郎也早就回到法租界了,但是他没有和土肥圆贤二一起,而是在据点留守。
下午下班之前,关于日本即将于12月初偷袭珍珠港的情报来到了他的桌上。
按照情报上说,消息来源于内阁秘密决议,如今正在上海的土肥圆贤二手中。
虽然这个情报很离谱,但他收到情报不可能不上报。
可他现在根本联系不到土肥圆贤二,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想了很久,他还是拨通了南京军部参谋本部的电话,把这个情报的情况上报了上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情报很快引起军部参谋本部的重视。
因为对美国珍珠港的作战部署提议军部参谋本部高层是知道的,只是最后的决议他们还没有得到。
当然,还有具体计划的时间他们也不清楚。
他们手里也有一份绝密文件,和土肥圆贤二手里的一模一样,也等着上级传达拆封的命令。
就在春平太郎刚刚报告完,土肥圆贤二来到了据点,进入了春平太郎的办公室。
“春平君,刚刚给谁打电话?”
土肥圆贤二话语中带着警惕。
“军部参谋本部。”
春平太郎把情报递给了土肥圆贤二。
“八嘎!”土肥圆贤二看到情报后,呵斥道:
“为什么不等我就私自联系军部参谋本部?”
“报告将军,小松机关长不在,你也不在,你们还都联系不上,这个情报又这么紧急,我肯定要联系到上级,不然出现任何纰漏没有谁能承担得起。”
春平太郎不卑不亢,因为他这么做本来也没什么错。
小松代洋二忙着赚钱,最近根本无暇搭理这里的事务,而土肥圆贤二去了哪里跟不会跟他报告。
这个情况下,如果自己还真的把这个情报压下来,那可是真的会引起别人怀疑。
“笨蛋!你手里的这个情报现在整个上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看了都当一个笑话,你竟然当真。”
“给我滚出去,立刻马上!”
“哈依!”
春平太郎就这么被赶出了自己的办公室。
土肥圆贤二随后拿起电话拨通了军部参谋本部的电话,可他刚打过去说了第一句话,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派遣军总司令的咆哮声:
“八嘎,土肥圆贤二,你真是出息了,天皇陛下的决议是让你现在拿出来看的?”
“报告总司令!天皇陛下的决议一直存放在保险柜里,还有重兵把守,根本不可能有人查看。
刚才春平君报告的情报是中国特务放的烟雾弹,现在整个上海都充斥着这个假消息。
春平君也是一时情急这才报告到您这里来的。”
土肥圆贤二最后还不忘帮春平太郎说话。
“那就好,我就说对美国动手的决议是那帮海军佬提出的,天皇陛下怎么可能同意。”
“那你就在上海等待我的消息,到时候天皇陛下的决议一起拆封。”
“哈依!”
土肥圆贤二挂断电话后,这才松了口气。
他的想法和派遣军总司令的想法是一致的,眼下军部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进攻长沙,第二重要的目标是寻找新的油料橡胶。
打美国海军有什么用?
打赢了美国又不会送石油过来,打输了就全完了。
刚才派遣军总司令的意思是让他时刻等待对方的消息,那他就没必要回亨利路3号了。
亨利路3号固若金汤,自己在与不在没有任何关系。
他相信影佐知耻而后勇,必然不会再有任何纰漏。
.......
第二天上午,林江刚上班就接到布尔来电话,让他紧急去一趟巡捕房。
林江二话没说让何茂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送到。
到了之后,布尔赶紧把林江叫到办公室,把日本人即将对美国开战的情报递给林江,问道:
“你上次说的是不是就是日本要偷袭珍珠港?”
林江这才反应过来,此前为了阻止布尔离开,林江说年底会有大事发生。
这个时候布尔怼脸问自己,必须得找一个合理的说辞。
林江用手扶住下巴,故作高深道:
“此前推算过,今年12月海上起波涛,如果日本偷袭珍珠港属实,那确实对得上。
如果不是的话,也会有另一件事让海上波涛不止,也不利于远行。”
“林江,你现在能不能再推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