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到底涉及到了皇嗣,欣常在自然是小心了再小心,从拉拢太医到接生的宫女嬷嬷,除了自己认准的赵嬷嬷,其余都没有知会。
得了冯若昭的信儿,欣常在就准备好了催产药和人手,只等着那个好日子到来了。
富察贵人侍寝三天,晋嫔得了封号淑。华妃倒是想闹,但皇上的冷脸她也记在了心里。
“淑嫔出身富察氏,若不是新人入宫定位份时皇后糊涂,一宫主位本就当得。”
华妃只能咽下苦楚,想着动用自己协理六宫的权力磋磨她一二。
但淑嫔可不是从前那个没有条件的小小贵人了,这是一个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的主儿,华妃那些磋磨她根本不在意。
“华妃娘娘叫臣妾练习汉语臣妾是不理解的,皇上明明是满清的皇上,华妃娘娘可会满语啊!”
华妃哑然,她还真会的不多。
淑嫔一下子就支愣了起来,仰着脑袋表情带着稚嫩的嚣张。
“臣妾好歹出身富察氏,就不劳烦华妃娘娘教导了。”
说着,她极快的行礼告退,一出翊坤宫,那点子强撑的气势就散了出去。
“桐儿桐儿,本宫这气势怎么样?”
桐儿是富察贵人晋位后富察氏送过来的人,聪明伶俐,比桑儿好用的多。
“娘娘真厉害,娘娘这姓氏在这摆着呢,这么做一点都不过。”
富察氏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想着宫里这位淑嫔别堕了家中名号,这才叫了机灵的宫女紧跟着身边伺候着。效果自然是不错的,她胆子就这么大,闹事是决计不敢,能不被欺负就很好了。
淑嫔乐呵呵的回到储秀宫,完全没把华妃放在眼里。
若是阖宫觐见那几日,她确实看见华妃就哆嗦。
但现在不一样了,她得宠了,晋位了,富察氏的主支可送了人进来了。
小小华妃,不惧。
淑嫔侍寝后轮到沈贵人。
可惜,沈贵人刚躺在床上,外头就传来苏培盛的喊声。
“皇上,储秀宫来人说,欣常在要生了。”
一个小小的贵人,自然不能跟自己的孩子比。
皇上甚至都没管沈眉庄被掀开的被角,留下一句你先回去的话,直接就走了。
赶上这么个节骨眼,沈眉庄便是恨也找不到人。
生孩子又不是生病,哪里就能控制着时间了。
她浑浑噩噩的回到延禧宫,看到甄嬛就又落起了泪。
甄嬛也不知道为何,眉姐姐这侍寝的路子怎么就这么艰难。
她叹了口气,自己并不想争宠,可若是眉姐姐也不能得宠,那就定不会有安安稳稳的过。
沈眉庄的遭遇只有华妃嘲笑了两声,其余人都等在储秀宫打着哈欠。
冯若昭看了一眼眸光沉沉的皇后,没有搭理,不过这人到齐的功夫,里头的产房就传来了婴儿的啼哭。
“生了生了,是个小阿哥。”
毕竟是第二胎,欣常在又是在卯时左右喝的药,此刻正正好。
皇后安排的接生嬷嬷根本插不进手,小阿哥就顺利的降生了。
欣常在安排的接生嬷嬷抱着小阿哥出来,里头留着的都是欣常在信任的宫女给她拾掇身子。
强撑着精神看了眼贴身宫女弯芽,这才安稳的睡过去。
“欣常在晋欣贵人,储秀宫上下赏半年月例。”
六阿哥不算瘦小,圆乎乎的小脸看的皇上一整天的烦忧都没了。
至于这个孩子记在谁的名下,他还没想好。
其实欣贵人的家世不算低,其父亲乃是四川顺庆府知府,家中良田旺铺十分可观。只是离京较远,欣贵人的嘴又过于的碎,时常说到皇上不喜欢的话题上,这才让她的位分被卡的很尴尬。
后宫没有儿子的人不少,皇后是一个,华妃是一个,端妃也是一个。
只是华妃和端妃皇上都不考虑,皇后他也没想过。
心里头装着事,皇上便谁的邀宠都没应,自己睡在了养心殿。
隔天下午,顺着甬道来到咸福宫,看着安稳看书的冯若昭,心里头就踏实了很多。
“你坐着,朕就是来和你说说话。”
冯若昭了然的点了点头,然后把刚煮好的茶分了皇上一杯。
“欣贵人位分低,六阿哥,记在谁名下好些,朕到现在也没个头绪。”
其实认真来说,皇上觉得冯若昭是最合适的。
家世不高不低,人和善不拉帮结派,又聪慧有分寸,很适合抚养皇子。
“皇后娘娘没有嫡子,华妃的翊坤宫也安静,皇上怎会没有主意?怕是哪个也不好得罪,便来了臣妾这里。”
皇上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他最欣赏的,就是敬妃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劲儿。
“她们都合适又不太合适,你再想想。”
冯若昭歪了歪头,也不问为什么不合适。
“端妃姐姐病着,丽嫔倒是也合适。”
皇上又摇头,丽嫔是华妃那边的,一个公主还好,皇子不合适。
冯若昭在心里撇了撇嘴,就记在主位淑嫔名下呗,他又不乐意,真事多。
“储秀宫主位淑嫔也是出身大家,皇上也觉得不合适吗?”
冯若昭自己有孩子,才不会抚养别人的孩子。原主就是因为得了一个白眼狼伤透了心,虽然这个不一定是白眼狼,但她有亲生的,何必养别人的。
“淑嫔年纪轻。”
皇上就是个纯种大事逼。
冯若昭在心里吐槽完,也看出了皇上的意思。
“六阿哥年柱癸卯的天干癸属水,地支卯属木;月柱壬戌的天干壬属水,地支戌属土;日柱乙巳的天干乙属木,地支巳属火;时柱丁亥的天干丁属火,地支亥属水。八字中五行有水、木、土、火,且水较旺,缺金。
这么看,倒是和欣贵人母子紧密,皇上觉得呢?”
皇上眉头松开,点了点头。
“你说的也有道理。罢了,不为难你了。”
盘腿坐起,皇上又随手拿起一旁的【律历渊源】和冯若昭讨论了起来。
上次探讨到了哥白尼和第谷的天文理论,这次两个人就日心说和地心说又起了争执。
其实冯若昭是个比较随和的人,但架不住这种争论上头的时候,是真的很难以自己失败收场的。
从地心说又到了【青囊经】,不知道到底是谁急了眼,两个人的话题又偏去了【甘珠尔】的般若部。
御书房的【甘珠尔】有两个版本,一本是蒙古文,一本是藏文。
冯若昭看的是蒙古文,因为她对藏文不太精通。
皇上得知后,仿佛在这方面取了什么了不起的胜利,洋洋得意的用藏文版来显摆自己的本事。
冯若昭虽然嘴上夸赞‘皇上学识渊博’,但其实背地里牙根都咬出了血。
学,必须学,她决不能在这个地方落人之后!
至于最开始的话题六阿哥,早就被皇上忘在了脑后。
满心都是自己胜利的喜悦,更别提那个在延禧宫还巴巴等着侍寝的沈眉庄了。
只是可惜晨安时被华妃和齐妃嘲笑,没侍寝的沈眉庄不能亲耳听见,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