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阿哥的抓周礼后,启祥宫更是成了宫里的香饽饽。
原本,因为费云烟的位份加上六阿哥,启祥宫就是宫里首屈一指的大热门,每日里都有不少低微妃嫔来奉承。
如今六阿哥在抓周礼上大出风头,甚至皇帝对此还乐见其成,连自己的佛珠都赐下去了,启祥宫更是如热火烹油一般达到鼎盛。
从前人们都是冲着费云烟的身份。
如今则是冲着六阿哥。
毕竟就六阿哥的那番表现,加上皇帝纵容的样子,显然十分宠爱。
甚至隐隐有传闻说,皇帝有立六阿哥为太子的念头。
得宠的贵妃和未来的太后,受宠的阿哥和未来的太子,这两者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这一次,一向选择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的费云烟对此却并未过问,甚至还有意放纵了谣言的传播。
原因很简单,六阿哥太小了。
哪怕出了这么大的风头,他也太小了,一个刚刚满周岁的孩子,别说只是谣言要当太子,就算是真的当了太子,也影响不了皇帝的权柄。
皇帝可能会有所不喜,却不会将其当回事。
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六阿哥太小了。
别人不知道,费云烟却很清楚,皇帝勤政,即便是病中都要批改奏折,精力不济就用丹药撑着,身子远不如普通人。
也就是身为皇帝,一整个太医院伺候着,才没出什么问题。
正因如此,他的寿命其实没有几年了,原剧情中,甄嬛和宁嫔只能算加速了他的死亡。
费云烟既然想要六阿哥坐上那个位置,就必须尽可能为他争取筹码。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低调策略虽然不错,但很多时候,低调就代表无人问津,前期发展缓慢。
高调虽然容易陷入木秀于林的境地。
但同样,树大招风,也更容易积蓄力量,先人一步。
在皇帝没几年好活的情况下,想让六阿哥胜过他几个哥哥,高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他和三阿哥之间的差距,争取更多的朝臣利益。
不知是出于对六阿哥的喜爱,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最近一段时间,皇帝除了承乾宫外,来的最多的就是启祥宫了。
这次和往常一样,结束了朝政后,皇帝便来抱着三阿哥认字。
不过小小的三阿哥虽然比一般孩子聪慧的多,但识字什么的也还太早了,几天下来能学会一两个字就不错了,而且还是前脚会后脚忘的那种。
“皇上也太心急了,皇子阿哥六岁启蒙,三岁才开始识字,如今六阿哥才刚满周岁,哪里就急着让他认字了,这般偃苗助长,传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费云烟嗔怪道。
皇帝闻言也不恼,一边继续哄六阿哥认字,一边笑道。
“朕也没想他学会,不过提前教教,都说朕的铁柱聪明,日后是大清的支柱,自然不能跟其他人一样了。”
“说来,最近朕还风闻,说六阿哥有储君之姿,丽贵妃怎么看?”
皇帝似是无意的问道。
闻言,正在绣花的费云烟头都没抬,同样一边绣花,一边神色自然地回答。
“皇上这话可问道臣妾了,都说后宫不得干政,臣妾一个后宫妃子,对朝堂上的事能有什么看法,自有皇上做主就是。”
皇帝笑笑,随口道:“朕也不是在向你问政,不过闲聊几句罢了,算不得干政。”
“这话题朕和菀妃也聊过,她也觉得六阿哥天资聪颖,你是六阿哥的生母,又是贵妃,她能说得,你又有什么说不得的。”
听着皇帝带笑的声音,费云烟却是心中一凛。
果然,甄嬛一次次对政事发表意见,到底还是让皇帝有些不满了。
哎,解语花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一次两次,那是解语花,次数多了,帝王多疑,解语花就变成了后宫干政。
皇帝这话提起来像是闲聊,却已经透露了对甄嬛的不满,今日的询问,不过是因此而来的试探罢了。
好在,费云烟早在放任流言的时候就想过会有这么一天,闻言笑道。
“既然是闲聊,那臣妾就斗胆说两句,臣妾也以为六阿哥有储君之姿。”
这话一出,皇帝唰的一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后涌起一股怒意,紧接着两眼一眯,平静地说:
“哦?丽贵妃这么看好六阿哥?朕还以为你会谦虚两句呢?”
似乎没感觉到皇帝平静语气下隐藏的危险,费云烟昂起头道:“民间不都说了吗?人前教子,人后教妻。”
“若是当着外人,臣妾自然要谦虚两句,但皇上也说了,这也没外人,不过闲聊而已,臣妾还有什么可假模假样的。”
“常言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做父母的,哪有不把孩子当作宝的,别怪六阿哥是好是坏,是聪慧还是愚蠢,在臣妾心里,世上就没有比他更好的孩子。”
“六阿哥也是皇上的儿子,相信皇上也是这么想的吧。”
费云烟反问道。
听到这话,皇帝一怔,没想到费云烟会给出这么个解释。
尤其是那句当父母的,哪有不把孩子当作宝的,更是让他心里一阵发酸。
真的每个当父母的,都会把孩子当作宝吗?
他心中反问。
得知费云烟是因为这个原因,皇帝心中的冷意消退了一丝,但仍旧怀疑道:“你啊,这可算不得公正,朕虽说找你闲聊,但也不能完全由着性子胡说啊。”
“这可说服不了朕。”
闻言,费云烟也不着急,笑道:“谁让臣妾就是个深宫妇人,那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的。不过,臣妾说六阿哥有储君之姿,倒也不光是做母亲的看儿子哪儿哪儿都好的缘故。”
“哦?那是?”皇帝反问。
“因为六阿哥是皇上您的儿子啊。”费云烟斩钉截铁道。
在皇帝诧异的目光下,费云烟道:“所谓储君,不就是从皇上的儿子里挑一个最合适的吗?”
“臣妾不懂那么多大道理,只知道皇上的儿子都是好的,个个都有储君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