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多礼”
郭桓抬手虚扶,分宾主落座后,看着眼前的柳氏,感慨道:“在静乐时候见过你一次,没想到竟然是故人之后,陈抚台瞒的老夫好苦啊”
柳氏笑了笑,忙给陈牧找补道:“当时大人是没信心能平反成功,怕连累侯爷”
郭桓点头,叹道:“嗯,你家能平反,了却老夫一桩憾事,柳大人是个好官呐”
“多谢侯爷”
俩人又尴聊了几句,一时竟陷入沉默之中。
这要是换个男的,郭桓还不至于这样,可是毕竟男女有别,很多话没法说,他也没这方面的经验。
也就是俩人有渊源,柳氏这次正式来拜访说得过去,否则就单独相见这事,都能被御史弹劾个有伤风化。
最后还是柳氏起身万福,主动提起这次拜访的用意。
“侯爷,您是家父故人,晚辈有一事心中着实彷徨,请侯爷指点迷津”
郭桓点头:“有话请讲,老夫来时陈抚台也嘱托过,你在京中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老夫”
柳氏起身微微万福:“多谢侯爷,妾身身这次来,为的便是小妹之事”
“贤嫔?”
郭桓眉头微皱,疑惑道:“此乃皇家后宫之事,为何求教老夫?”
“侯爷有所不知啊”
柳氏面有愁容,长叹一声道:“我与妹妹失散多年,能再次相认本是美事,可其偏偏被陛下看重,以忠良之后为名被选入宫,做了贤嫔”
“若如此也就罢了,可前几日她出宫见我,言道陛下有意再次晋其为妃”
“侯爷,家父一生清正,平反也是理所应当,可其入宫为嫔已经在坊间有些风言风语传出,若仅仅月余便再次晋封,恐世人误家父之平反,全赖女子宠幸而来,如此岂不平白污了家父名声”
柳氏其实话并未说全,也没敢说全部实话。
她这个妹妹,对陈巡抚极其抵触,言语之间甚为轻视,这也让她如坐针毡。
她是官家女,不是普通妇人,有些事因为靠的近,加之樊重在世时,也常和他念叨,因此看的清楚。
陈牧这个巡抚,年纪轻,功劳大,能力强,皇帝信重又与内侍结好,双方更是互有恩惠,牵绊也深,只能为友,怎能为敌!
可那个妹妹,诶。
“侯爷,以您老之见,如今妾身何以自处?”
郭桓现在有点后悔了,可他把话说得太满,此刻想反悔都来不及了。
后宫之事,他一个边将,怎么能掺和!
可不说,好像还真不行,不说俩人的渊源,就说陈牧那方面,他也得想办法提点几句。
而且现在的侯府,所有人都是皇帝赏赐,宫里派的,他敢保证,今天的话不用到后半夜,就能送到皇帝陛下手里。
“京城,真不适合老夫,打彻辰汗都没这么累!”
郭桓心里暗暗吐槽,脑筋可一点没闲着,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安抚。
“令妹能得陛下恩宠,想必也是柳大人在天之灵庇护,乃是柳家的福报啊”
柳氏闻言满眼忧虑道:“可是...”
郭桓笑着摆了摆手:“贤侄女,这些年为柳大人翻案,此事已经成你的执念了,如今好不容易功成,患得患失也在情理之中”
“老夫觉得你想的太严重了,惶惶青史在上,柳大人的名声和气节,不是一些霄小之辈能否定的,放心就是啦”
柳氏的忧虑自不是三言两语能开解的,不过郭桓的话,倒的确让其心中轻松了不少,故此赶紧屈膝致谢,口称伯父云云。
到底是出身官家,顺杆往上爬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
俩人又围绕樊子盖说了会闲话,柳氏便告辞离去。
郭桓的猜想并没有错,在柳氏离开的同时,郭府便有人也出了府,很快谈话内容便一五一十的传到了景运帝的耳中。
“顺宁侯没说别的?”
吴锦笑着摇了摇头:“据报是没有,奴才认为,他还是拎的轻的”
“嗯,如此最好”
景运帝点头,算是认可了吴锦的话语。
他对郭桓有一种特殊感觉,望之便觉得有些亲切,自然不希望这位新晋的侯爷,做出些令他不开心的事。
不过思及柳氏的话,景运帝也有些踌躇。
“吴锦,你觉得朕是否也有些操之过急了”
吴锦微躬着身,笑道:“奴才以为刚刚好”
“你呀,倒是滑头了许多”
景运帝缓行几步,视线落在墙上的一幅画上,神色间渐渐染上一抹愁绪。
画上的女子依旧白衣如雪,可如今却早已化为白骨。
“白姐姐........”
在男人的世界里,都有一个白月光。
但若那白月光一旦得手,天长日久下来,很多都变成了饭粘子。
而有一种白月光,是世间无敌的存在。
那就是死去的白月光。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中越扎越深,任何人都无法取代。
白霜灵,就是这样的存在。
她活着,景运帝不会立她为后,甚至不会让她入宫。
但是她死了,怀着身孕,带着对皇帝的满腔爱意,死在了一摊烂泥之中,娇躯化为森森白骨。
若非机缘巧合,根本不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故而在柳莺儿夜闯西苑被擒拿时,那相似的容貌气质,那几乎相同的眼神,一瞬间便让景运帝沦陷了。
他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甚至可能连进宫报仇刺杀,为父洗冤的过程都是设计好的,毕竟锦衣卫的秘卷里对这位叛逃的白莲教候补圣女,记载的很详细。
但是他不在乎!
只要对他的江山没有影响,他就任性一次又如何!
人只有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他将对白霜灵爱和愧疚,尽数转移到了柳莺儿身上,为了尽快安排其入宫,迅速平反了柳家,追封了柳澄,封了柳氏为三品夫人,连那个小娃娃,都封了个锦衣百户。
一切很顺利,柳莺儿改名柳灵犀,以“忠良之后,品貌出众”的名义,特旨纳入宫中为嫔,一切都合情合理。
想到那位新嫔,景运帝心中火热。
“吴锦,摆驾灵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