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部长,我选这里。”俞宛儿语气平静。
众人都愣住了。连李部长都有些诧异:“宛儿同志,你确定?这个西跨院因为被主宅遮挡,一天只有半日阳光。而且这处房产有些年头了......”
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冯秀芬忍不住说:“宛儿,这房子一天就半日太阳,怕是又潮又暗......”
俞宛儿浅浅一笑:“妈,我喜欢这种古宅。而且这里独门独院,小动物们活动也方便。”
最主要的是,这是一个完整大古宅。
仅仅一个西偏院就这么大了,整座宅院的规模可想而知。
俞宛儿想试试能不能和主院那边的人沟通沟通,将整座宅子买下来。
这样一座古色古香的完整大宅,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更何况,她对这种古宅也十分感兴趣,就算不卖自己住着也舒心。
这时,谢怀安从俞政宇手上拿来小院资料。
建筑面积:90平米
格局:客厅、厨房,两间卧室
备注:1958年新建,砖混结构,水电齐全。
从李部长给的地图上看,他这个小院与西跨院相隔四条胡同,步行约十几分钟。
算是所有房子中距离宛儿最近的房子了。
“我选这里。”谢怀安语气平静,“这栋小院离宛儿的房子也不远,有什么事都能照应。\"
俞政宇恍然大悟,笑着打趣:“原来谢团长是算好了距离啊!”
李部长欣慰地点头:“怀安考虑得周到。这小院可以,而且跟西偏院就隔着四条胡同,确实方便照应。”
一直沉默站在一旁的俞政宁目光也落在了那本地图册上。
“李部长,”俞政宁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简洁,“我选这里。”
众人的目光立刻被他吸引过去。
冯秀芬伸头一看,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栋小楼好!”
地图旁的简要说明写着,这小楼是几年前新建的,带个小院子。
各方面条件都挺好,算是这批房子里最好的一处。
“宛儿喜欢随时跟三哥换。”
俞政宁怕妹妹看到实房后悔,干脆选了一个他觉得不错的,也好给妹妹兜底。
至于他自己,哪都能住。
俞宛儿心头一暖,对上三哥目光,轻轻摇头:“三哥,我喜欢那处老宅子。你选的房子很好,安心住下吧。”
冯秀芬见兄友妹恭的场景很欣慰,但也不是那种无脑宠女的家长。
“你妹妹说的对,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我希望你们兄妹之间互相帮助,而不是让你们哪一方一味付出。”
“是啊,只有一方付出,再好的感情都会变淡。”
俞建平对妻子的话深有感触。
李部长看着这一家子温馨场面,眼中不由流露出赞赏。
他接触过不少家庭,为了分房闹得不可开交的也大有人在,像俞家这样谦让体贴的实在难得。
余谋进推了推老花镜,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笑容:“秀芬说得对,亲人之间贵在相互体谅。你们兄妹几个能这样为彼此着想,我们做长辈很欣慰。”
杨彩霞连连点头,慈爱地看着几个孙辈:“是啊,看到你们兄友妹恭,比住上什么好房子都让人高兴。”
俞政丰拍了拍弟弟肩膀,“老三有心了。”
随即转向俞宛儿,“既然宛儿真心喜欢那老宅,就依她的选择。反正住的都不远,以后互相照应就是。”
俞政宇拍了拍胸脯,爽朗一笑:“宛儿、老三,你们这房子选得好!等二哥我在鹿城闯出名堂,也凭自己的本事弄套院子,到时候请你们来暖房!”
俞政丰点头,“政宇说得对。我们做哥哥的,看着弟妹都有了好住所,心里高兴。接下来就该靠自己的双手,在鹿城闯出一片天地。”
冯秀芬看着两个儿子有志气的模样,眼角笑出了细纹:“好,好,你们兄弟有这个志气,妈就放心了。”
李部长不禁赞叹:“俞同志家的子女个个都有志气,真是难得。”
【哎妈呀,这下热闹了!】
小松鼠不知何时又窜了回来,在俞宛儿肩头蹦跶,
【宛宛,咱是不是能串门串到腿软?】
红隼落在院墙上,闻言忍不住插话:
【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新家了,主人有那个会跑的铁盒子,串门方便得很。】
【啥铁盒子?】小松鼠嫌弃地撇嘴,【那叫汽车!你个土老帽!】
红隼不服气地扇了扇翅膀,正要反驳,却被李部长的笑声打断了。
“既然都选好了,”李部长笑着收起资料,“我这就安排人带各位去看房。有什么需要调整的,随时跟我说。”
接着,像是想起什么,又对俞宛儿说:“对了,组织上给你配了辆车,方便你出行。晚一点就让人开到你院里。你是抽空学个驾照,还是需要配个司机?”
说完,还不忘幽默地补充,“不过以俞顾问现在的工资待遇,这点开销应该不成问题。”
这番调侃让众人都笑了起来。
俞宛儿也笑了:“谢谢李部长,车我先收下。车我会尽快去学,总不能去哪儿都麻烦别人。”
谢怀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李部长办事雷厉风行。
没过多久,一位年轻的干事就拿着几串钥匙来了,准备带俞家兄妹和谢怀安去看他们选定的房子。
“走吧,去看看孩子们在鹿城的新房子!”
俞建平心情颇好地挥手。
【俺也要去看新家!】
小松鼠灵活地跳上俞宛儿肩头,小爪子兴奋地比划着。
【我们也要去!】
小叽小喳扑棱着翅膀紧随其后。
【妈妈,带上我!】
狼崽亲昵地蹭着俞宛儿的腿。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坐上车,决定先去看俞宛儿选的西偏院。
几个年轻人最先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堵高大的青砖墙,墙头探出几枝老树的枝桠。
墙上开着一扇斑驳的黑色木门,门上挂着一把老式的铜锁,透着岁月的痕迹。
这时,余谋进和杨彩霞也到了。
二老下车后,站在门前仔细端详着这座宅院,越看越觉得熟悉。
“这不是老沈家的宅子吗?”
杨彩霞仔细辨认后,惊讶地看向老伴。
沈家宅子?
俞政宇闻言脚步一顿,急忙从怀里掏出师公留下的那张绘制着古宅布局的绢布。
他顾不上多说什么,示意干事赶紧开门。
沉重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俞政宇第一个跨过门槛,迫不及待地展开绢布。
目光急切地在图纸上的西偏院部分和眼前能看到的院落局部结构之间来回比对。
“这个角度……”
他微微侧身,对照着图纸上西偏院与主院连接的廊道位置,又抬头看向实际院落中那条略显斑驳的游廊。
“局部结构确实很像,”他的语气兴奋,但又不完全确定,“宛儿你看,这游廊的走向,还有西偏院墙的弧度,和师公图上画的很接近。不过现在只能看到这一部分,还不能完全确定就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