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片梧桐叶子打着旋儿落下来,砸在林乔沾满泥点的鞋面上时,她才猛地惊觉,秋天来了。
夏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她有点记不清了。只记得没完没了的烈日、干裂的土地、吱呀作响的井架,还有空气中弥漫着的、红薯秧被沤泡后散发出的独特气味。
但终究是熬过来了。
深井在挖到快三十丈的时候,终于冒出了浑浊却甘洌的水。那口水井救活了下游近百亩最精贵的水田。虽然稻穗大多干瘪,但终究没有绝收。
而那些在绝境中被逼出来的“副业”,竟也歪打正着地闯出了点名堂。
红薯秧织出的布,虽然粗糙,但厚实耐磨,价格又极便宜,被附近州县做苦力活、走镖的人家抢购一空,甚至还有商人找上门来,想谈长期买卖。用瘪谷杂粮酿出的醋、酱,味道居然也别具风味,在本地集市上很受欢迎。
封地账面上赤字的窟窿,就这么被一点点填上了,甚至还略有盈余。
秋收的场面,远不如去年那般热火朝天,粮垛也矮小了不少。但每个人的脸上,却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平静和庆幸。能活着,有饭吃,有衣穿,已经是老天爷最大的恩赐。
林乔站在打谷场边,看着农户们将并不饱满的谷粒归仓。李庄头走过来,递给她一个小布包。
“郡主,这是俺们几家凑的,最好的谷子,单独打出来的,给您留着当口粮。”老庄头脸上带着憨厚的笑,“今年收成不好,委屈郡主了。”
林乔打开布包,里面是金灿灿的谷粒,虽然算不上特别饱满,却颗颗干净。她心里一热,差点掉下泪来。她知道,这肯定是农户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李叔,你们……”她嗓子有点堵。
“郡主,您别推辞。”李庄头摆摆手,“要不是您带着俺们折腾,今年别说交赋税,怕是连粥都喝不上溜。这点心意,您一定得收下。”
林乔默默收下了那包谷子,感觉沉甸甸的。
秋收后,紧接着就是缴纳赋税。林乔亲自盯着,将计算好的粮食、布匹、以及一部分银钱装箱上车。数量刚好够数,不多不少。
看着运粮车吱吱呀呀地驶向县城,林乔长长舒了口气。这一关,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赋税交完,封地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气氛松弛下来。但林乔却没闲着。夏天的旱灾给她敲响了警钟,靠天吃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她带着人,更加细致地勘察封地内的山川河流,规划着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哪里可以修建水库,哪里可以开挖更长的引水渠,哪里适合打更多的深井……她要把水的命脉,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同时,她对作物的种植结构也做了调整。不能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水稻小麦上,要扩大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红薯、土豆、各种豆类杂粮,都要推广开来。她还让007筛选了几种适合本地气候的果树苗,准备在那些贫瘠的坡地上试种。
日子在忙碌的规划和准备中悄然滑过。天气渐渐转凉,田里的活计少了,但学堂里、作坊里却更加热闹。娃娃们的读书声,妇人们的织机声,工匠们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封地冬日里最动听的乐章。
这天,林乔正在灯下(这回是正经的油灯了,节能台灯怕吓着人)画一张水车改造图,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夹杂着喧哗。
穗禾急匆匆跑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郡主!郡主!京城来人了!是天使!带着圣旨来的!”
林乔手一抖,笔尖在图纸上洇开一团墨渍。圣旨?
她心里七上八下地换了身见客的衣裳,走到前厅。只见一位面白无须、身着宦官服色的人,正端坐在上首,赵总管陪在一旁,下面还站着几个官员模样的人。
那宦官见她出来,展开一卷明黄绢帛,尖着嗓子道:“安宁郡主林乔接旨!”
林乔连忙跪下,厅内众人也呼啦啦跪倒一片。
宦官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安宁郡主林乔,抚育封地,克勤克俭,导民以耕,授民以技……去岁北地饥馑,捐粮助饷,活民无数;今岁旱魃为虐,又能因地制宜,抗灾保民,更兼推广农技,惠及乡邻……贞静持躬,柔嘉维则,深慰朕心。特赐食邑三百户,加赐黄金百两,锦缎五十匹,以示嘉奖。钦此!”
圣旨文绉绉的,林乔听得半懂不懂,但“食邑三百户”、“黄金百两”这几个词是听真切了!这是……赏赐?
“郡主,领旨谢恩吧。”赵总管在一旁小声提醒。
林乔这才回过神,连忙叩头:“臣……臣女领旨,谢陛下隆恩!”
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林乔还有点懵。这就……被皇帝表扬了?还给了这么多赏赐?
那天使又说了些勉励的话,便带着人回去复命了。留下满屋子封地的管事和闻讯赶来的里正们,个个喜气洋洋,与有荣焉。
“恭喜郡主!贺喜郡主!”
“陛下圣明!郡主仁德!”
“咱们封地,这下可长脸了!”
林乔捧着圣旨,看着底下一张张真心为她高兴的脸,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暖又涨。
晚上,她一个人坐在屋里,对着那卷明黄色的圣旨和旁边黄澄澄的金锭发愣。
【宿主,获得官方最高认可,封地声望达到顶峰。主线任务‘建设封地’完成度评估为‘卓越’。进度条大幅提升,当前进度:70%。】007的提示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
70%了。离回家,越来越近了。
林乔伸出手,轻轻抚过冰凉的圣旨缎面,又摸了摸那些金锭。
曾经,回家是她唯一的念想。可如今,看着这片在她手下从贫瘠变得富饶、百姓们脸上露出笑容的土地,她心里竟生出一丝不舍。
窗外,传来孩童追逐嬉闹的笑声,还有哪家妇人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吆喝。
烟火人间,寻常日子。
她站起身,推开窗户。清冷的月光洒进来,落在院中那棵她亲手种下的、已经比她还高的小树苗上。
进度条已经走到了70%。
但脚下的路,似乎还有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