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孙一直以老祖宗您的勤政为榜样,”
“十七年来坚持丑时末起床,准时上朝,鲜少休息,”
“还设立午朝,一次两次接受百官面陈国事,”
“以至于身体积劳,有些老态。”
“今日来太庙也是觉得身体有些不适,”
“特别是脑子有些混乱,对过往的朝政等事项,产生了许多偏差记忆,”
“想着来告祭祖宗,祈求福泽。。。”
朱佑樘见朱元璋一脸不可置信地瞪着自己,只得拱手解释自己的状况。
如果是朱载垕、朱常洛这等一眼看去是被美色掏空的孙子,说自己勤政,
朱元璋是绝对不信的,
甚至连朱高炽,他都要怀疑一下,
但朱佑樘这般说,
他是相信的,
这种疲态和衰老,不是沉溺美色引起的,
而是操劳过度的结果,
“难为你了,你先平身吧。”
“你那些对过往的偏差记忆,并不是脑子混乱,或者身体劳累产生的,”
“而是咱出手改变历史所致。”
朱佑樘眨巴着眼睛,站起身,“难道是老祖宗获知后世的结果,出手改变过去?!”
朱元璋点点头,“聪慧!一点就通。”
朱佑樘谦道,“太祖爷谬赞,臣孙只是关注到了偏差记忆,多留心关注了相关的记载,”
“比如,凉国公蓝玉没被处死,洪武朝推行教育革新直至天顺朝,太祖爷您农术木艺双绝,太宗皇帝善辩等等,”
“还有很多偏差的事,臣孙都让人记录下来作了比较,”
“督促自己要勤于反思,”
“就是变化有点多,臣孙一时有些难以分辨。”
朱元璋眯笑着眼,“果然是做过事的,这些事,都是咱在这里通过后世子孙的反馈,改变历史的结果。”
“他们还没来,咱亲自和你说一下这里的情况,”
“咱的朝代,这会是洪武二十六年冬月。。。”
朱元璋对朱佑樘是越看越满意,
印象甚至要好过朱厚照,
所以很耐心地给朱佑樘介绍偏殿里的情况,
宛如一个老者在向一个自己中意的孙辈,诉说自己的光辉过往。
花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
朱元璋详尽地介绍完情况,如已经到来的一众后世皇帝,后世社稷的情况等等,他都一一讲述到位。
朱佑樘又提出了许多细节疑问,
他也做出了解答。
经过在祖孙二人多轮的一问一答之后,
朱佑樘已经彻底不怀疑天赐机缘和朱元璋身份的真实性了,
因为很多新与旧的过往历史细节,
完全都能对得上。
见朱佑樘已经完全弄清楚情况,
朱元璋又开始说起林豪的事,
“...咱能顺利出手改变历史,多亏了咱底下有一个叫林豪的大才,”
“没有他的谏言,很多事情都办不成。”
朱佑樘眉头微蹙,接话道,“可是左春坊大学生林豪?”
“你知道这个名字?”朱元璋微微一愣,旋即面露喜色,
好多天没有林豪的新记录,
看来这情况,要在朱佑樘这里改变了。
朱佑樘点了点头,“臣孙在查证过往混乱的记忆时,翻阅旧档看到过这个名字,”
“因为此子履历混乱,所有有点印象。”
话音刚落,
偏殿门被推开,
一身明黄龙袍的朱由检走了进来,
他看到朱元璋端坐主位,顿时一愣,
老祖宗怎么叕来这么早?
他老人家是要查岗吗?
旋即硬挤出欣喜之色,“拜见太祖爷,臣孙有好消。。。”
话没说完,
朱由检发现侍立一旁的明黄身影是一个新面孔,再度怔了怔,
“这位是???弘治爷?!”
“臣孙朱由检拜见大明孝宗皇帝。”
虽然已经从朱元璋那儿,了解到会有其他的大明皇帝来此集会,
但又一个活生生的皇帝,实实在在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还是令朱佑樘感到有些惊诧,
“孝宗?这是朕。。。咱的庙号?”
“厚载翊常由。。。由字辈的?”
“你是咱的五世孙?”
朱佑樘很懂礼法,
知道有太祖皇帝在,没有他称朕的份,
所以很主动地换上和太祖爷同款的自称。
一旁的朱元璋也是对朱佑樘投以赞许的目光,
也更加坚定了对朱佑樘“懂进退知分寸”的判断。
朱由检瞥了一眼朱元璋,咽了咽喉咙,“是!”
“只不过,臣孙是睿宗。。。啊,是兴藩一脉的后嗣。”
有太祖爷在侧,还是不要扯慌为妙。
朱佑樘凝眉,“兴藩?是佑杬的后嗣?怎。。。怎么回事?”
朱元璋叹息一声,
老四一脉难得有两父子,能同时得咱的心,
怎么就绝嗣了呢,
厚照实在是太不争气了,
长痛不如短痛,
还是直接告诉他实情为好,
“你就一个儿子,厚照他没有留下子嗣。”
“什么?可照儿他一向康健。。。”朱佑樘瞪大眼睛,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自己就守着唯一挚爱的女人皇后张氏过日子,子嗣稀缺说得过去,
可对自己的儿子,
他并没有做出妻妾数量的约束,
为此,他和自己的皇后已经计划,在来年帮太子选秀女。
没等朱元璋再说一些宽慰话语,
连续的推门声响起,
约定的集会时辰到了,
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慈烺等一道道明黄色的身影步入殿内,
他们看到朱元璋端坐主位,脸上皆是露出惶恐之色,旋即兴参拜大礼,
而后便发现了有“新人”到来。
这些兴藩一脉的皇帝,看到是弘治爷到来,虽恭敬地行大礼,没有半分的失礼之处,
但心底皆是复杂异常,
他们都是旁系入继大宗,
而且自己一脉的嘉靖爷,
为了抬高自己的合法性,搞了“大礼议”,追封自己的生父兴王朱佑杬为帝,
对孝宗、武宗的女眷们,也没有做到应有的厚待,
对孝宗的张皇后,也就是他的伯母,更是极为不礼遇,
若是两位皇帝以后知道了法统旁落的恶劣影响之后,
会努力去改变现状,可就大事不妙了。
他们的心虚表现,自然是瞒不过朱元璋,
除了由校,
这帮兔崽子,
才能一个比一个浅薄,心思却是一个比一个重,
老四一脉并不全是歪瓜裂枣,
就是传承的时候,传歪了,
要是在佑樘、厚照一脉有子嗣,
或者由校有子嗣,
情况可能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