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积雪被晨阳映得发亮,落在青砖上的雪水顺着砖缝蜿蜒,冻成细碎的冰棱,踩上去咯吱作响。
萧浔在御书房坐下,“传钦天监监正觐见。”
“奴才遵旨。”刘永顺躬身退下。
不多时便引着一位身着青色官袍、须发半白的老者进来。
老者行礼道:“臣陈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萧浔指尖轻叩案面,“今日召你前来,是为三皇子与四皇子拟名之事。五日后,朕要看到你筛选出的拟字名录。
“臣遵旨!”陈正应道。
陈正退出御书房,返回钦天监衙门,他推开值房的门,暖炉里的炭火正旺,驱散了满身寒气。
“大人回来了!”值房内,两位钦天监的主事早已等候,见陈正进来,忙起身行礼。
陈正走到暖炉旁坐下,边烤火,边示意两人坐下,道:“陛下刚召我入宫,是为三皇子与四皇子拟名,限五日内交出拟字名录。此事非同小可,咱们得仔细琢磨,绝不能出半分差错。”
李主事沉吟道:“三皇子的生母秦婕妤虽是昌明侯府出身,可侯府如今没什么实权,秦婕妤在后宫,听着也不怎么受宠。三皇子的名字用字,不能选得太过张扬,但也不能太寻常,落了侯府的脸面。依下官看,得选那种看着温润,又藏着安稳寓意的字才好。”
陈正微微颔首,接过话头:“你说得在理,咱们挑那些平和的,又有体面的字?”
另一个主事姓王,他拿来纸笔,“下官倒是想到了一个字,陈大人,您看这个‘烜’字如何?有光明之意,却不似那般炽烈,透着股温和的气派,既配得上皇子身份,又不张扬。”
陈正捻须沉吟,目光凝在“烜”字上,指尖沿字形虚划,缓缓道:“此字甚妥。观天象对应,左旁‘火’字,合荧惑星之象却无其‘荧惑乱政’之凶,反取星辰昭明之意,正合皇子承天受命的身份;论音韵之律,读来声调平缓,无高亢锐急之音,暗契温润内敛之相;再溯字义本源,《说文解字》有云‘烜,火盛貌’,然其‘盛’非‘烈’‘炎’那般灼人,倒藏‘敛锋守拙、安稳立身’之兆。此字,可行,你们再想想,还有哪些字可用?”
“陈大人,‘煖’字,如何?”李主事拿过纸笔,将字写出来,递给陈正。“‘煖’字取‘温煦’之意,合了‘温润’的要求,可细究起来,此字不妥。”陈正分析给两人听,“此字左‘火’为阳,右‘爰’属土,火生土虽合相生之理,然‘爰’字本义有‘援引’‘牵连’之意,于星象对应中,易暗合‘依附旁势’之兆。三皇子母家本就势弱,若名字带此隐义,恐落人口实,反倒不妥。”
王主事见他写的“烜”字定了,李主事写得“煖”字,被否了,翘了翘嘴角,在纸上写了个“炤”字,推到陈正面前:“大人您看这个,‘炤’字可用?”
陈正沉吟片刻,道:“此字音韵清亮,字义也稳,星象上对应启明之象,有‘引途’之吉兆,可算一个。”
李主事也来了头绪,提笔写了“炳”字:“大人,这个‘炳’在《易》里说‘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用在此处既显体面,又不逾矩,您看呢?”
不等陈正说话,王主事又写了“焕”字。
陈正看着纸上的“烜、炤、炳、焜、”四个字,道:“再个‘炆’和‘炩’字吧!”
两人主事笑点头:“这六个字,陛下应当会满意。”
陈正将写有三皇子拟字的纸放置一旁,指尖在暖炉上虚拢片刻,沉声道:“三皇子的字定了,现在该议四皇子的。四皇子的生母是淑妃娘娘,淑妃娘娘无子就晋升了婕妤,生下四皇子后,晋升为淑妃,可见颇得圣宠。她又是夏国来和亲公主,如今夏国国势强盛,在征讨金国时,夏国亦出了力,陛下对夏国也多有赏赐。常言道,母凭子贵,可同理,子亦凭母贵。四皇子的名字,我们得好好想想,再三斟酌才行。”
李主事肃容拱手道:“大人所言甚是!淑妃娘娘位尊且得圣眷,夏国虽为藩属,然国力强盛,四皇子之名断不可轻忽。须配其‘子凭母贵’之尊荣,万不能择凡俗浅陋之字,必当往‘尊贵’‘恢宏’之向遴选方妥!”
王主事颔首,提笔,在纸上写了个“烨”字,“‘烨’有光辉灿烂之意,如‘烨烨震电’,既显华贵气象,既显华贵气象,又暗合淑妃出身夏国的“炎土”之象,其字火光灼灼却不躁进,恰能匹配四皇子身负两国邦交的尊贵身份,更衬出圣宠加身的恢宏气度。“
陈正盯着“烨”字看了半晌,缓缓点头:“此字音韵洪亮,字义也够大气,星象上对应紫微旁的亮星,有‘贵气傍身’之兆,算一个。”
李主事也来了思路,写下“燔”字:“‘燔’虽不常见,既显独特,又不失体面。”
“‘燔’字虽贵,但字里藏着‘炽热灼烈’之态,于星象对应中易犯‘火星过旺’之忌。四皇子虽身份尊贵,却需避‘锋芒过露’之嫌,且‘燔’字日常使用中多与祭祀、火祭相关,用于皇子名中,恐落‘重仪式轻人伦’的话柄,不妥。”陈正不同意用此事,“不如‘炫’字。‘炫’有光明、显赫之意,如‘炫服靓妆’,既显四皇子的尊贵身份,又贴合淑妃受宠的势头。”
三人一番商谈后,定下了:烨、炫、煜、炀、炯、灿,六个字。
字定下了,三人还得根据两位皇子的生辰日来推算一下,看看这字,是否合生辰八字、契五行旺衰,能否补足命格中潜在的缺憾,又不会冲撞本命星宿的吉凶走向。
三皇子与四皇子的拟字推算妥当后,陈正让属官将最终选定的字工整誊抄在奏折上,仔细核对姓名、拟字及简要注解,确认无误后,便捧着奏折快步往皇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