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挑了一枝金簪,帮谢知意将已经擦干的秀发松松的挽起。
谢知意继续漫不经心地点评:“至于齐乐瑶的刺绣……”
话音一顿,她回首,看着寒露,眼中闪过一丝促狭,“太后喜爱的是《百鸟朝凤图》的祥瑞寓意,又不是她的绣工。若哪天绣只‘寒鸦栖枝’试试?”
寒露先是一怔,而后噗哧一笑,“主子!”
谢知意起身,笑着拍拍寒露的肩,“不必如临大敌,你且记着,恃才傲物者易折,以色事人者难久。这宫里聪明人多,可能得宠的,靠得从不是才学、绣工、茶道,而是人心。”
“奴婢懂了。”寒露受教地道。
谢知意喝完了牛乳,将杯子放下,“秀女进宫后,人多事非多,你得帮着谷雨她们盯着院里的人,不要惹事。”
“陈姐姐和谷雨都叮嘱过我们了,还定下,不许单独出门的规矩。”寒露笑道。
“这就好,时辰不早,洗漱睡觉吧。”谢知意掩嘴打了个呵欠。
寒露出门,让小宫女送温水进来,伺候谢知意漱口净面,上床歇息。
就在谢知意沉沉睡去之时,平国公府被御林军围住了,大门被撞开。
平国公徐镇枯坐在太师椅上,青筋暴起的手死死攥着扶手,指节泛白。
院外御林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如催命符般步步紧逼,他浑浊的眼中满是悔恨与不甘,却又深知这一切皆是徐家咎由自取。
“父亲!”徐骁撞开书房门,脚步踉跄。
平素张扬的国公府二公子,此刻面色惨白如纸,“父亲,御林军已冲进来,要怎么办?”
徐镇扶着椅背缓缓起身,苍老的笑声里满是绝望:“还能如何?且不说以卵击石,就算杀出重围,谋逆之罪......”
话音戛然而止,唯有喉间溢出的叹息在死寂的书房回荡。
在御林军的抄检下,平国公府连主子带下人,一千余人被带到了正院的宽旷处。
身穿官服的刑部尚书万平,展开圣旨,念道:“平国公徐镇接旨。”
“臣接旨。”徐镇跪下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平国公徐镇纵容子弟,私运官盐,贪赃枉法,证据确凿。着即抄没家产,徐家众人押解入狱,听候发落!钦此!”
话音落下,国公府内一片死寂,唯有此起彼伏的啜泣声。
曾经显赫一时的平国公府,在这一刻,彻底走向了覆灭。
一夜过去,晨光斜斜漫过朱红宫墙,给琉璃瓦镀上一层温润的光泽,檐角的铜铃在微风中轻响,惊醒了廊下的鹦鹉。
谢知意简单地吃了几块糕点,便乘轿辇去启元宫。
在启元宫外,遇到了王掌珠,谢知意含笑颔首,“绰嫔安好。”
王掌珠下巴微抬,翻了个白眼,踩着金丝绣鞋往启元宫里走去,连个回应都没有。
谢知意看着王掌珠的背影,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莲步轻移,不紧不慢地跟了上去。
进到正殿,已来了好几个嫔妃了,谢知意笑着跟她们打了招呼,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过几日就要复选,不知道皇后娘娘,会留下多少个天仙似的新人。”周婕妤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却又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
“陛下正值盛年,多纳些新人充实后宫也是应当的。”汪惜巧怯怯地道。
王掌珠嗤笑出声,“婉贵仪这话倒说得轻巧,难不成你想把陛下的恩宠拱手让人?”
汪惜巧苍白的指尖攥紧了绣帕,轻声道:“我不过是就事论事,选秀本就是为皇家绵延子嗣……”
话未说完,王掌珠出声打断:“婉贵仪这话说得好听,莫不是自知药石罔效的身子难承雨露,就巴巴盼着新人来替皇家开枝散叶?”
汪惜巧苍白的脸颊浮起病态的潮红,目带锋芒地盯着王掌珠,:“绰嫔有本事,就去请旨叫停选秀,不要在这里酸言酸语。”
说着,唇角一勾,嘲讽冷笑,“只是不知,陛下若知晓绰嫔如此容不下新人,又会作何决断?”
“一个小小的贵仪,装什么贤良淑德?你有这份闲心,不如多喝几碗药,省得哪天被新人踩进泥里了,没人给你收尸。”王掌珠恶毒地道。
“绰嫔,你不要太过份了!”汪惜巧气得眼眶泛红。
眼见两人就要话不投机吵起来,康嫔突然轻咳一声,“说起来,贵妃离宫也有些时日了,不知道她那病,好了没有?能否回宫了?”
郑金梅也跟着附和道:“贵妃娘娘离宫养病这么久,也不知在庄子上可还习惯。这庄子上不比宫里,一应吃穿用度、伺候的人手,怕是都不及宫里精细。若缺了什么,也不知底下的人会不会尽心操办,可别委屈了娘娘。”
说着,她垂下眼睛,眉间微蹙,一副忧心模样。
周婕妤轻摇团扇,阴阳怪气地道:“都说远香近臭,郑美人这会儿倒是念起贵妃娘娘的好了?先前贵妃娘娘在宫里时,可没见你晨昏定省这般殷勤,如今倒成了一副关心备至的模样。”
郑金梅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指尖紧紧攥着帕子,正要开口反驳,忽听得殿外传来清脆的环佩声。一抹茜色身影踏着细碎的步子,自殿外轻盈转进,正是贤妃沈落霞。
“还没进门,就听你们聊得这般热闹,在说些什么有趣的事儿?”沈落霞款步走到座位旁,优雅落座,腕间翡翠镯子相碰,发出悦耳的声响。
在座嫔妃纷纷起身行礼,待沈落霞坐定,周婕妤斜了眼郑金梅,道:“是有人假惺惺关心贵妃娘娘,好显得我们薄情寡意。”
沈落霞唇边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浅笑,目光清冷地看向郑金梅:“郑美人的心意,贵妃娘娘若知道了,想必会感到欣慰。”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皇后娘娘驾到!”
众嫔妃急忙起身行礼,齐声说道:“参见皇后娘娘。”
皇后余少云缓步走到宝座前,优雅坐下,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停在郑金梅身上:“贵妃在庄子上一切安好,不日便要回宫。若是真关心贵妃,等她回宫,再好好叙旧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