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市,市委。
书记办公室里。
看着脸色铁青的市委书记年家华,陈正清虽然同样面色凝重,但是也没有主动开口说什么。
而是侧脸瞥了眼身侧一脸局促的常务副市长郑禹军。
在陈正清看来。
这个郑副市长此去容城市的确是严重拖了后腿。
原来开年后省里第一时间就召开了重大项目投资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鸿雁集团这一次的投资提要求、下任务。
淮阳市这一次拿的项目其实不算多。
在一众地市里面,三个项目也是中规中矩,惹眼的地方就在于松和县。
正如此前年家华的推断。
这次鸿雁集团给松和县扔了这么大一块肥肉,既有两边下注的意思,恐怕也有为难松和县,或者说黎卫彬那小子的意思。
毕竟松和县的这个项目是怎么来的,社会上肯定不知道确切的消息,但是这么大的项目,官场上肯定有不少人清楚内情。
即使不清楚,恐怕也会有人煽风点火把这个问题捅出来。
事实的确如此。
这次会议上,围绕松和县的话题很热门,不少人都在揣测松和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怎么可能会拿到这么大的项目。
其中就有人开始推波助澜,话题的焦点也很快就聚焦到了黎卫彬身上。
至今保持着整个江南省最年轻的副镇长、常务副县长记录!
被省委洪书记亲自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主导和推动了丰水县绿色产业!
这一桩桩一件件原本仅仅在淮阳市有所传播的信息,几乎是瞬间就传遍了整个江南官场。
郑禹军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不仅仅没有第一时间跟市里取得联系,反而稀里糊涂地被人带进了坑里。
居然跟兄弟地市吹起了牛逼,认为松和县拿下这两个项目跟黎卫彬没有关系。
当然了。
郑禹军出于淮阳市领导的角度,这么处理并没有错误。
但是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
他这么一表态,恰好就落入了某些人想看到的境地之中。
紧接着果然。
省里安排的投资调查第一站就选在了松和县,甚至完全没有给淮阳和松和任何准备的时间。
会议刚刚结束,调查组第一时间就直奔松和县。
“年书记,我看现在也没有其他的法子了,既然调查组已经到了松和县,就看松和那边怎么处理了。”
然而陈正清的话刚说完,向来和颜悦色的年家华突然就冷冷地发了一通脾气。
“处理?”
“怎么处理你老陈不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我讲的很明白吗?”
“他们这就是明摆着红了眼,想把松和县的这两个项目给搅黄了!”
说完年家华立马就扭头看向郑禹军。
“你郑禹军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可以担保松和县一定能拿下这两个项目?”
被年家华当面训斥。
郑禹军的脸色也是极为难看。
好赖他也是个常务副市长,年家华如此不给面子张口就骂,他心里能舒坦就有鬼了。
但是此时郑禹军也是有苦说不出。
事后他想过这个问题,这一次他的确是着了人家的道,把自己给逼进了死胡同里面。
“算了,追究责任也没有必要。”
“老陈说的对,就看松和县怎么应付了。”
“但是我们淮阳也不能不明不白地吃这个亏,这样,老陈你等会联系孟祥国,让他给我把人盯紧了。”
“他孙继红要是胡来,我倒要跟省里讨个说法试试。”
说着年家华砰砰砰地敲了敲桌子,陈正清也是听得暗自皱眉。
毕竟不管怎么说,孙继红也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副秘书长,年家华这么说是有些不妥当的。
然而一想到年家华跟省里那两位的关系,他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年家华属于江南本地干部中的后起之秀,这一任淮阳书记到任,进省里的概率非常大。
这次在鸿雁集团的投资问题上连续两次吃瘪,火大也是必然的结果。
黎卫彬那小子的运气也不知道该说好还是不好。
这一次他可算是在江南官场出名了。
然而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
这个事情肯定是有利有弊,而且就眼下来看,明显是弊大于利。
年家华说的对,就看松和县怎么应付这次调研。
……
而另一侧。
松和县委,书记办公室里。
葛宏伟说完,林清泉也是乐呵呵地笑了笑。
“我看声势大一点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让谢维良组织一次群众代表表示欢迎嘛,这次省里给我们松和县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事情干得不好要接受群众的批评,但是事情做得好,群众的表扬也是要接受的。”
闻言黎卫彬嘴角都忍不住抽了抽。
本来他确实是存了这个想法。
结果葛宏伟跟林清泉一个比一个狠。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标准去准备,到时候调查组去了柳南镇的话,恐怕局面就不是他们能掌控得了的了。
但是葛宏伟说的对,调查组这个时候来松和搞投资调研,他最不怕的就是弄得人尽皆知。
按照他的推断。
所谓的调查组来松和县无外乎一个目的。
说的客气一点是来他们的麻烦。
说的直白一些,那就是从松和县手里争取重新调整项目落地的可能。
有人会认为既然已经正式公布了名单,那结果就不会改变。
实则不然。
要知道,这一次公布的仅仅只是投资意向名单。
什么叫意向名单?
那就是还没有正式签约,仅仅只是一个投资意向。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达成投资意向,最后项目却没有落地的情况不敢说比比皆是,但是也不可能是什么鲜有的事情。
调查组来松和无外乎两个结果。
一是松和县的基础条件太差,难以承接项目落地。
二是松和县粉饰太平。
第一条倒也罢,毕竟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客观的情况摆在这里,他们松和能不能拿下项目,关键就在产业布局的方案以及这次调研之后鸿雁集团和省里的态度上面。
但是第二条就有些诛心了。
松和县班子如果真的脑袋一热做出这种决定。
那到时候恐怕不仅仅是拿不到项目的问题,还有可能弄得一地鸡毛,里外都不是人。
所以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开限制让他们调研,不仅仅如此,还要高调起来。
粉饰太平很难。
但是哭穷却很简单。
要说下三滥确实下三滥了一点,这么做基本上就是拿松和县几十万群众来倒逼调查组。
但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真这么做了,到时候调查组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进去。
至于名声。
他黎卫彬也好,葛宏伟或者林清泉也好,如果能拿到这两个项目,难道还怕名声受损?
要知道,官场官场,官声这个东西可不是一个调查组就能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