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书欣刚转身。
发现姐姐虞卿居然也在换衣裳。
仔细一瞧,居然在穿男装。
看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八成是想扮成公子哥跟许平安夜游状元楼。
虞书欣赶紧上前拦住,凑到姐姐耳边压低声音:
“姐姐,相公好不容易出门放松一回。”
“你要跟着去,许郎还怎么玩得开?”
“今儿个就让他自个儿痛快去吧。”
虞卿这才恍然大悟。
可不是么,今儿许郎是和小侯爷吴签约着去的。
要是自己跟着,两位爷顾及女眷在场,肯定放不开手脚。
虞卿只得噘着嘴把男装换了下来。
要说大晋的权贵圈子里,逛教坊司也算是正经社交。
只要别太过火,家里妻妾通常都睁只眼闭只眼。
大晋可是文治天下,文人墨客要想扬名立万
最快捷径就是让自己写的诗词在烟花巷传唱。
许平安虽然出身军户,但穿越前就爱琢磨诗词。
这些日子闲着没事,常翻虞书欣收藏的大晋诗集。
过在他看来,大晋当下的诗词水平
比起自己前世背过的唐诗宋词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听说今天状元楼有上京第一才子李慕白的诗会
他还真想见识见识,这位首辅高徒到底有几斤几两。
日头西斜时分。
小侯爷的马车准点停在了甘井巷口。
许平安刚钻进车厢,小侯爷就直拍大腿:
“丰林伯您这相貌配上这身行头。”
“往状元楼里一坐,姑娘们倒贴钱都要抢着伺候您呐!”
许平安笑着摆摆手没搭话。
马车轱辘转了几转,转眼就到了绮罗街上。
绮罗街可是上京城里教坊司妓馆扎堆的地方。
许平安坐在马车里,一路上左瞧右看。
街两边红灯笼挂得老高,人挤人热闹得跟赶集似的。
雕花马车来回跑,打招呼声此起彼伏。
小侯爷忽然压低嗓门说:
“伯爷,咱们到了!”
“前头就是状元楼。”
许平安下车一抬头,好家伙!眼前是座金灿灿的五层彩楼。
飞檐翘角,那叫一个气派!
俩人穿过街道往门口走,越走越觉得奇怪。
这状元楼大门竟是个素净的灰墙小院。
门口小厮见着两位锦衣公子,二话不说提灯带路。
绕过月亮门,转过照壁墙。
嚯!里头别有洞天。
满院子青石板小路曲里拐弯,两边竹子沙沙响。
晚风一吹,竹叶哗啦啦,檐角铃铛叮当当。
许平安顿时觉得浑身舒坦。
踩着碎石路往里走,五步换个景,十步变个样。
饶是许平安见过大世面,也忍不住直咂嘴。
穿过竹林眼前一亮——
刚才的彩楼就在跟前!
红绸子挂得满天飞,花枝招展的姑娘们正忙着招呼客人。
带路的小厮扯着嗓子喊:“贵客到!”
话音没落就猫着腰溜了。
眨眼间飘来个穿金戴银的美妇人,人未到声先至:
“哎哟喂!贵客临门也没提前知会,还望二位爷海涵!”
这嗓子甜得能掐出蜜来。
许平安还没瞧清人,先被香风扑了满脸。
定睛一看,是个珠圆玉润的俏娘子。
小侯爷笑嘻嘻迎上去:“秦妈妈,今儿带位贵人来开开眼,您可得把压箱底的招数都使出来。”
这美艳少妇,正是状元楼的老鸨秦妈妈。
虽说被称作妈妈,其实才三十来岁年纪。
身材凹凸有致,模样儿那叫一个俊俏。
眼波流转间尽是成熟女人的风情。
她捏着帕子掩嘴笑:“我当是哪位贵客呢!”
“原来是小侯爷大驾光临,奴家该打该打。”
“既是您带来的贵客,奴家自然要当菩萨供着。”
说着目光往小侯爷身后一溜,落在许平安身上。
这一看可不得了,竟生生看痴了。
要晓得她在上京风月场混迹多年,这般品相的郎君还真是头回见。
剑眉星目自不必说,难得是通身的气派。
既不像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
也不似酸文假醋的穷书生
倒像是话本里走出来的少年将军,英气逼人。
秦妈妈心尖儿直颤,看得脸都发烫了。
直到小侯爷假咳两声
她才惊觉自己失了态,忙不迭福身赔罪:“这位公子生得跟画里人似的,倒叫奴家看迷了眼。”
“您可千万别见怪。”
许平安还能说啥?人家变着法儿夸他俊,只得笑着点点头。
小侯爷敲敲桌角:“劳烦妈妈带个路。”
秦妈妈立时扭着腰肢往前引:“二位爷这边请…………”
彩楼里头别有洞天
雕花窗棂映着烛光,摆设件件透着雅致
倒与许平安想象中的教坊司大不相同
没有俗气的红绸绿纱,反像文人雅士的别院,看得他暗暗称奇。
秦妈妈凑近两人轻声问。
“两位贵客今天来是想喝茶、听曲儿,还是看歌舞表演呀?”
小侯爷乐呵呵地说:
“听说李慕白要在状元楼办诗会?”
“他们现在在哪儿摆场子呢?”
秦妈妈眼珠子滴溜溜转。
她可清楚得很,这小侯爷和李慕白向来不对付。
这俩公子哥儿平时就互相看不顺眼,要是碰了面准得闹出幺蛾子。
但客人问话不能不回,只好硬着头皮答:
“李公子呀…………”
“他们带了好些人来,包下一楼桃花坊办诗会。”
“说是京城最有才的公子哥儿都来了,让我们姑娘们好生伺候着。”
听说李慕白在桃花坊,小侯爷顿时来劲儿了:
“正好,我要隔壁的芙蓉阁!”
“从那儿往下看,正好能瞧见他们装模作样的诗会。”
秦妈妈没法子,只能领着两人往二楼走。
穿过花廊时,一阵热闹声飘了过来。
许平安竖起耳朵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念诗呢:
“眸似秋水映寒星,笑颦如花醉晚晴,纤手轻摇团扇舞,风中犹带环佩声。”
“各位觉得这诗如何?”
“妙啊!李公子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子!”
“这首《秋水情》写给秋水姑娘,当真绝配!”
嬉闹声中,两人进了雅致的芙蓉阁。推开雕花木窗,楼下桃花坊尽收眼底。
要说这状元楼头牌包间就是讲究,小侯爷选的位置正对着中庭。
只见七八个文人围坐在奇石花丛间,香炉青烟袅袅,美人弹着琵琶,倒真像那么回事儿。
中间那个背着手摇头晃脑吟诗的,正是首辅门生是李慕白。
………………